分享

梅花香自苦寒来

 新用户6525yWoI 2020-08-30

梅花香自苦寒来

李胜春绘画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在安陆赏石盆景领域,提到李胜春,没有人不竖大拇指;而他的国画,尤其是牡丹,亦为安陆一绝;更难能可贵的是,李胜春的人品,绝对让那些从不知感恩的人无地自容(当然这些人基本不反思,貌似也很坦然)。

李胜春在自己家。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李胜春1967年出生在安陆城关北门河街一个普通的市民家。父亲是位老师,喜欢书法。写字之余,就教胜春涂鸦,有时还布置一些作业。胜春受父亲的影响,慢慢地喜欢上了写字,用毛笔写大字,用浓黑的墨水龙飞凤舞。后来写着写着,他不满足于只写些文字,又对国画产生了兴趣。书画同源,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李胜春绘画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李胜春画画,完全是自学,没有拜师。他的技法也好,笔墨也好,构图也好,都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他没事就跑书店,没钱买书的时候,就站在那里看,一看几个小时。看完回家就开始按照刚看的书上画。一笔一画、一枝一叶、一草一木,只能凭记忆,记不起来时,他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自由自在,这样反而不受束缚,最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胜春绘画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李胜春仅仅念完高中。高中毕业那年暑假,他想当兵,结果视力不好,没验上。想画画,又没钱买书。他的一个同学喊他去做小工,在建筑工地打杂、提水泥桶、搬砖,都是重体力活。干了一个星期,他吃不消,就没干了。不过,他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工钱,十七块五毛钱。他有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书店花两块五毛钱买了一本《介子园画谱》。这本《介子园画谱》就是胜春的启蒙老师。

李胜春绘画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胜春的老屋进深较深,前后两重院子,自南向北坡度渐高,起伏变化。他父亲喜欢栽花养草,满院柳绿桃红,诗意盎然。胜春小时候耳濡目染,渐被熏陶,他也学着侍花弄草、怜香惜玉、把玩盆景,依景描画。

李胜春绘画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1986年,他考到安陆市粮机厂上班。白天满手油污,晚上泼墨画画,周末进山挖树桩、寻奇石、做盆景,陶醉在艺术的天地。

李胜春绘画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没有人能理解,一个如此贫穷的工人,会对画画如此沉醉。没有纸,他就到姐姐家拿回一些旧报纸。一张报纸画了正面画反面,画了小画画大画,画了淡的画浓的,最后画得漆黑一团方才罢手。宣纸对于画画的人来说,是必备之物。但胜春买不起宣纸,又想过那种瘾,他就用白磅纸打框子,画成画子,挂在家里。感觉就象用宣纸画的一样。胜春的家里从来不买画子和对联,每年过年,都是他自己设计几套吊屏、中堂,他自己写、自己画,挂在家里,跟买的一模一样。

李胜春绘画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许多时候,胜春都是一个人关起门来搞创作,水平提高很慢。而且也不知道自己在何种档次上,所以常常迷惘,画画停停。为了提高水平,1992年,胜春报了天津美术学院的一个业余函授班学习美术,绘画技艺得到一些提高。  

李胜春绘画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后来,安陆文艺界搞得红火起来,写字的、画画的、摄影的、搞文学创作的经常在一起交流切磋,也常常举办展览和召开研讨会,这让胜春大开眼界。王顺华的指墨、张文斌的国画、徐庆雄的小品、周毅的人物、卓朝赋的山水、许光彩的漫画、李曦的花鸟、金建刚的墨竹、聂武的隶书、刘子安的草书、周明华的行书等等等等,让胜春学有方向,赶有目标。

李胜春赏石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2008年,安陆市水墨漫画院院长王顺华在安陆文化馆办起了国画研习班,胜春慕名参加。他独自一人在黑暗中摸索太久了,一旦透进一丝阳光,便照亮了整个世界。李胜春创作激情空前高涨,一度近乎疯狂。他白天上班,晚上每晚画到两点多钟。这样坚持了大半年。

李胜春(左)与王顺华(右)。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在王老师的指点和众画友的互相启发下,技艺突飞猛进,突破了长期以来创作上的瓶颈,他的作品也频频登上报刊杂志。国画《紫絮飘香》获得湖北省第二十一届工人画廊书画优秀奖;《好模好样》、《传家之宝》、《三思而行》等多幅作品入选了《安陆水墨画集》和湖北省第十一届美术展览;《不是自己的莫伸手》入选第三届中国铜乡廉政漫画大赛;《黄鹤一去不复返》、《不破不立》入选三地水墨漫画联展;《墨牡丹》入选孝感市建市25周年美术作品展;2013年,《湖北工友》杂志用两个版面报道和发表了李胜春的作品。胜春被安陆市水墨漫画院聘任为画师,成为孝感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李胜春盆景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绘画之余,胜春也喜欢玩石头。他是安陆最早玩石头的人之一。同道朋友都戏称他是安陆玩石年轻的“鼻祖”。安陆的碧山石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李胜春在二十多年前就一个人背着羊镐,挑上扁担,一瓶水,几个馒头,先搭车,然后徒步在山里转。找到了石头用扁担挑下山再搭车回城。有时发现了好石头,因为太大拿不回来,胜春不知如何是好。最后他就邀了几个有共同兴趣的人,成立了采石队,现在安陆热爱采石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有好几十人了。胜春的作品《太白遗靴》获第五届中国赏石暨国际赏石展银奖,第五届湖北省盆景赏石展金奖。

李胜春赏石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李胜春盆景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笔者到胜春家采访时,好象进入了艺术的迷宫,外表朴实憨厚的胜春,却创造了一个琳琅满目的艺术世界,他的画、盆景、赏石,把一个普通的屋子装点得典雅高贵,让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当他捧出一摞获奖证书给我看的时候,我内心有一种莫名的震撼,在这样一个普通工人面前,我感到了与他的差距——精神追求上的差距、艺术造诣上的差距、对生活美的发现与创造的差距。

李胜春盆景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生活是公平的,不因你多么富有就能轻易进入艺术的天地;也不因你多么贫寒,就会被拒于艺术之门。艺术的因子是一粒美妙的种子,何时播下,也许是一种机缘。

李胜春盆景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人可以贫穷,但不可以没有艺术追求;人可以安贫若素,但不可以没有梦想。当一个人进入艺术世界探索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安陆市普通工人李胜春对艺术的挚爱和执着追求再一次诠释了这一艺术真谛,他创造了富有的人生。   

李胜春盆景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记得少年骑竹马,转眼便是白头翁。人生是短暂的,若把短暂的人生融入艺术之林,我们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李胜春画室。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李胜春赏石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李胜春赏石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李胜春赏石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李胜春赏石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李胜春赏石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李胜春赏石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李胜春赏石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李胜春赏石作品。图片为李胜春提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