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真是假?数字见证杨正云脱贫历程

 新用户6525yWoI 2020-08-30


是真是假?数字见证杨正云脱贫历程

仰庆民

贫困户杨正云基本信息

  2015年,安陆市档案馆精准扶贫工作队队员薛靖进驻棠棣镇十里村。他在帮助杨正云脱贫过程中,按“户八有”、“村九有”和“贫困户家中六有”的要求,建立了村级扶贫档案和贫困户档案;发挥档案专业特长,指导十里村建起了规范的村级档案。这些档案见证了杨正云的脱贫之路,记载了一个档案工作者的帮扶历程。

安陆市档案馆精准扶贫工作队队员薛靖进驻棠棣镇十里村入户调查

一、数字说话,档案还原杨正云脱贫全过程

  杨正云1947年生,十里村五组务农;其妻潘少芳1954年生,智力稍弱;儿子杨保1983年生,智力稍弱。全家承包耕地10.38亩、水面2亩,住砖混结构楼房110平方米,饮用井水。

杨正云和老伴潘少芳在自家门前  摄影:水易居

  档案记载:2017年8月杨正云申报贫困户,工作队员薛靖核算杨家2016年种植收入为4500元,务工收入1630元,政策性收入2500元(养老保险金1680元,粮食直补820元)。年人均纯收入2875元,低于2016年安陆市贫困线3255元/年的标准。经村民代表大会评议、村内公示后报棠棣镇进行核实、再公示,安陆市扶贫开发办进行大数据比对、公示后,将杨正云一家纳入了贫困户管理。工作队员薛靖将贫困户申请书、基本情况登记表、入户测算表、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表、三方签字认定表、贫困户名单公示情况、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承诺书、贫困户脱贫帮扶计划及扶贫手册整理成贫困户档案。这些档案材料记载了杨正云纳入贫困户管理的过程,消除了“边缘户”攀比的念头。

杨正云贫困户申请书

  杨正云家2019年10月脱贫。扶贫工作队员核算杨家2019年种养业收入为9200元,务工收入4500元,公益岗位收入9000元,政策性收入10879.28元(其中养老保险金2594.28元,低保金5670元,残疾人补贴1650元,种粮补贴965元)。年人均纯收入11193元,高于3873元/年的标准。另国家2019年给予杨家产业奖补2850元,发放脱贫光荣证并奖励1000元。扶贫工作队员算账后初步拟定杨正云家为脱贫对象,并得到其认可;提交党员群众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并经杨正云签字认可后在村内公示了10天,公示无异议由棠棣镇报市扶贫办,市扶贫办复核并在市级媒体公示后,报孝感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中脱贫销号。

  在自身努力和扶贫工作队员的帮扶下,杨正云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从贫困到初步小康的蜕变。

贫困户杨正云基本信息表

二、政策到位,档案见证党和政府爱民情怀

  杨正云家纳入贫困户管理后,薛靖积极对接国家扶贫政策,使之应享尽享。翻看《精准扶贫户享受政策明白卡》和《扶贫手册》,杨正云享受的各项政策跃然纸上:从2018年6月开始,杨正云家3人享受低保金每月共630元,2019年增加到每月660元。薛靖将杨保带到市残联鉴定为精神类二级残疾,杨保每月可享受150元生活补贴和护理费。杨正云为儿子交了养老保险,政府为杨保每年补贴养老保险费200元。2017年减免合作医疗保费3人共540元,2018年减免合作医疗保费3人共660元,2019年减免合作医疗保费3人共450元。政府为贫困人口投入大病保险资金200元/人,并为其全家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农房保险。2018年潘少芳住院医疗费减免1268.39元,自己只出了百把块钱就把病治好了。为杨正云、潘少芳申请办理了慢性病证,两人以前每年吃药需1500元,现在一年只需300元。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每年免费健康体检。开展评级授信活动,2018年7月银行给其办理了三年5万元免息贷款助其发展产业。国家每月补贴10度电费,年约66元。薛靖在网上发布贫困户需求并动员单位同事开展对接工作,杨正云获捐赠1005元。工作队每年春节前送去慰问金500元。这些惠民政策的落实,保障了杨家的基本生活,解除了其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2019年6月,杨正云家庭收入超过农村低保保障线,全家不再享受低保待遇。

杨正云一家三口  摄影:程超

三、产业扶持,档案凸显扶贫力度和温度

  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只能保障杨家的基本生活。要脱贫奔小康,还得发展产业来增加收入。杨正云夫妻年事较高,杨保智力残疾,均不可能外出务工或经商,只能围绕承包地做文章。薛靖根据杨家实际情况,动员其充分利用国家的产业奖补政策,发展产业增收。

村里安排杨正云一些活路,可以多挣一份收入 摄影:程超

  2017年9月薛靖动员杨正云买母牛饲养,这样可以用牛耕地,还可繁殖小牛并能获得国家奖励。当时小额贷款尚未办下来,杨正云看中的母牛价格为14000元,而他东拼西凑只有11000元。薛靖主动借给他3000元钱,使杨正云买回了那头怀着身孕的母牛,当年获产业奖励500元。2018年母牛产小牛1头,小牛8000元卖出,获产业奖励1300元。2019年获奖励800元。2020年春节前售卖小牛1头,然后花13000元又购买了一头母牛,目前两头母牛均怀孕,预计今年养牛可获奖补2800元。薛靖联系镇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上门给牛注射疫苗、讲授养殖技术要点。杨正云使用牛耕地,每亩可节省机耕费120元。

杨正云喂养耕牛两头,图为杨正云和儿子杨保牵着自家的耕牛 摄影:水易居

  2018年杨家养鸡50只,获奖励500元;2019年薛靖帮助其利用老屋地基及周边荒山圈起了鸡场,盖了鸡舍,养鸡增加到100只,获奖励1000元。薛靖每年将防鸡瘟药送到杨正云手中,并发动亲戚、朋友、同事以市场价购买贫困户的土鸡、鸡蛋。2020年杨正云捉回360只鸡苗,按成活并出售300只计算,可获奖励4500元。

杨正云家的养鸡场 摄影:水易居

  杨正云承包水面2亩,由于漏水不能养鱼,他就种莲藕,每年卖藕获利3000元,国家还按每亩300元奖励。2019年冬,工作队员与正在该村进行道路施工的某单位协商,花800元帮杨家挖了一口面积1亩的小鱼池,已投放鲢鳙、草鱼、武昌鱼苗,杨正云用青草、牛粪喂养,长势喜人。年可获奖励300元。

杨正云站在自家的鱼池前 摄影:水易居

  2020年,杨家种油菜2亩,花生1亩,芝麻1亩,除正常收益外,国家还将奖励1200元。杨正云自豪地说:国家对贫困户的奖励上限为每户8000元,今年我家有可能获得8000元的奖励!

档案馆副馆长王安林鼓励杨保好好干  摄影:水易居

  杨保因智力缺陷,不能从事复杂劳动。村里选送他到镇里举办的种植技术培训班学习一周,政府每天补助20元生活费。给杨保安排了公益岗位,每年有9000元的工资报酬。村里临时用工如防疫消毒、抗旱护水等都安排杨保去做,给予相应的报酬。2018年杨保将一枚螺母套在手指上无法取下来,薛靖开车送他到市消防大队破拆开来。农闲时杨保在建筑工地打工,每天100元,年收入约4500元。

杨正云家的藕墉 摄影:水易居

四、点面结合,档案彰显扶贫功绩

  档案馆工作队不仅注意抓好贫困户的脱贫工作,也注意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从根子上解决面上的问题。他们协助棠棣镇党委培养、选拔了返乡成功人士潘继东任支部书记,引导村民选举了新的村委会成员,村“两委”班子年轻化、战斗力增强,成为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引路人。引进鸿兴达包装厂,牵头成立祥信米业合作社,使村民能在家门口就业。开挖塘堰50亩,利用小农水资金修建溢洪道1处、泵站1座,缓解抗旱用水困难。协助该村开展土地确权登记、桔杆禁烧工作。与八里水厂协商,将自来水引入村民家中。组织村民在府河二桥连接线十里段兴建绿化带2000米,种植桂花树6000株,红叶石楠400株,圆球树500株。绿化村民活动场所700平方米,方便村民办事、就医、健身和娱乐。与村干部一起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参加保洁劳动,改善居住环境。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活动,引导村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慰问困难党员、军烈属、贫困户、“三留守”人员,给特殊群体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破旧俗倡新风,2018年春节组织村民团拜活动,村民交流各自生产、经营、生活情况,工作队员向全村户主报告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宣传产业奖补政策,将在外务工经商事业有成者介绍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鼓励在外的十里籍成功人士心系故土、回乡创业,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奔小康。

安陆档案馆副馆长王安林(右二)、信息股股长薛靖(右一)入户调查与贫困户合影 图片龙峥提供

  笔者到杨家采访时,杨正云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自己的产业、获得的奖励及全家享受的扶贫政策,多次表达出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扶贫工作队员、感谢村两委的朴实情感。他送给工作队“帮扶暖我心,感恩一片情”的锦旗(后由文化和旅游局驻该村)仍挂在村委会办公室里。

杨正云家送给扶贫工作队的锦旗 摄影:水易居

  扶贫工作队帮助杨正云脱贫奔小康的故事,不仅保存在一卷卷白纸黑字的扶贫档案内,也流传在村民茶余饭后的赞美声中,这些纸短情长必将留在十里村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记忆深处,从一个侧面印证和歌颂着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的历史功绩!

杨正云家的荷塘  摄影:水易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