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诗刊】No.90403期[纸刊遴选]C版||辍学 文/涛博哥哥

 北上广文学 2020-08-30
上海诗刊
欢迎您的阅读


《广州文苑》、《上海文苑》、《北京诗词》、《广州诗刊》、《上海诗刊》属于共同平台!
【上纸刊《北上广文学》,请联系主编微信xiaobai2314d


辍学
文/涛博哥哥


它是一条活泼的小鱼
被无情的海浪冲到了沙滩上
被太阳炙烤的身子
在不断地呻吟着挣扎着
近在咫尺的大海
充满诱惑的气息
那可是知识的海洋哦
希冀的眼神露着几分无奈


我亲眼与它对视过
那无奈的眼神
我多想把它放回大海啊
可是我发现根本就无能为力
我只能看到它在我眼前
眼睁睁地离去



辍学
文/涛博哥哥


         参加工作那年,我在家乡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当老师。与我搭档的班主任叫段润武,是一位刚从省城大学退下来的老教授。为了支援家乡的教育事业,老教授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又毅然决然回绝了省城民办大学的高薪聘请,独自一人来到了家乡的小城。老教授满腹才华,为人和霭,身体却不太好,学校就安排我和他同住一间宿舍,同管一个班。他当班主任,我兼生活辅导老师。那时候学校的生源主要是针对本市或周边一些县市的初中毕业生,大都是文化成绩不太理想、而其它方面又非常突出的孩子。不过也有例外,有一些孩子成绩非常好,只是因为太穷,即使高中三年后能考上大学,也无钱供读。所以这样家庭的孩子,也选择职专,目的是想早学一门技术,早赚钱。那时候人才缺乏,经过职业学校培养的孩子无疑很得老板们的喜欢!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甚至比一些大学生还优秀,而且又非常听话,好管理,所以很多企业的老板宁可要个职专生,也不要大学生,反正都是一样的活,谁好用谁。那时候,职专生的就业根本就不用愁。
         我和段老师管理的班级一共有54位学生,出勤率一向很齐,我们因此也经常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
      一个周末的早晨,我起床后,忽然发现我们住的宿舍里塞进了一封信,字迹工整,隽秀。信是写给我和段老师的,我打开一看,信不长,只有几句话,只见信中写着:
       尊敬的段老师、邹老师:
              我可能要辜负你们的期望了,我家太穷了,这几天奶奶又生了病,父亲每天打零工赚的一些钱都给奶奶治病了,家里根本就无钱供我读书,我家还有个小弟在读初中,我要出去打工赚钱供弟弟读书,以减轻父母的负担!
                  一一一你们的学生:唐小娟
            一看到这个名字,我的心猛地抽搐了一下。这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中考时以630的分数考上了市一中,市一中的领导在了解了她家的情况后,答应减免学费录取她,但她家实在太穷,怕高中三年后即使考上了大学也没钱读,还不如直接学门技术,找份好工。她的个子不高,却非常俊秀,衣服虽旧却很干净,同学老师都很喜欢她!
         段老师看了信之后,当即决定,要我和他一起去她家。
          那一天风和日丽,天空晴朗。我们按照学籍表上登记的地址七拐八拐地找到了她的家。天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啊,两间低矮的小房屋,前面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吃饭的桌子外,还搁置了一张床,奶奶就躺在床上,头发像枯枝残叶,乱蓬蓬的。整个房间里迷漫着一种奇怪的味道,大概是由霉臭味、尿酸味和中草药味混合而成的。我们没有见到她的父母和弟弟,只有她在奶奶身边忙碌。她到见我们,先是有点惊愕,然后轻轻地叫声:“段老师、邹老师”就默不作声了。
她奶奶见了我们,吃力地在床上挪了挪,我们见状,赶忙示意,制止,然后说明了我们的来意,要小孩回学校读书。她奶奶和她当时都答应了。临别时,段老师拿了一些钱给她,要她买点水果和其它营养品给奶奶吃。
回家的路上,我从她躲躲藏藏的眼神里隐隐感到了一丝不安!我清晰地记得,我们离她家很远了,我回头看时,还看见她站在自家矮屋门前的土坪上,向我们挥手……
          转眼就到了星期一,她没有来,教室里的那个空座位,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我的心上。两天后,我又去了她家,奶奶说,她已经去浙江打工了!
        现在多少年过去了,我也早就离开了学校,偶尔想来,心里还是隐隐作痛……


感谢一路有您……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


作者:编委会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也必将为文学事业而做出草根的奉献!热爱,志趣,是生命最光彩的部分!感谢有您感恩有您!


编委会集体奉上

《上海诗刊》投稿


主编微信xiaobai2314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