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上广文学】No.70454期A版||第五期微采访作家蔡正良先生

 北上广文学 2020-08-30
北上广文学
欢迎您的阅读


《广州文苑》、《上海文苑》、《北京诗词》、《广州诗刊》、《上海诗刊》《祖国文学》《北上广文学》属于共同平台!
【上纸刊《北上广文学》,敬请联系主编微信xiaobai2314d】


《第五期微采访作家蔡正良先生》

 

作者:编委会


白梦篍尊敬的蔡正良老师,您好!欢迎您作为第5期特邀嘉宾来到我们北上广文学微采访室!


蔡正良大家好!



白梦篍您的古体诗写作的真好,欢迎您给大家谈一谈您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蔡正良俗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我曾疯狂地抄写、背诵过唐诗宋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至今不忘。近年来由于国家的重视,我对古体诗词的兴趣更浓。加上有了检测的软件。可以随时知道对错,这就更增加了我学习写古体诗词的劲头。因为读背过很多古体诗词,也曾尝试写过古体诗词。为今天学习古体诗词写作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所以搞起来得心应手。古诗词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容易背诵记忆,容易流传。它是国之瑰宝,需弘扬光大。因此,我更加热爱古诗词。




白梦篍欢迎您给大家谈一谈您写作古体诗的经验?


蔡正良 原以为格律诗很束缚人,所以过去只在一定的场合,亲朋聚会,搞点这个东西。但渐入佳境以后,在意识中却与原来的感觉大不相同了。如调平仄,押韵这些似乎很刻板的要求,看起来是有点束缚手脚,但实际运用起来,也能促进写诗的兴趣,逼出好的句子。我想:若不是有这些严格的要求,就不会发生贾岛“推敲”的故事,就不会出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名句。调平仄,调平仄,就是防止一蹴而就。同时,调来调去,也会调动你写诗的灵感与激情,说不定真的会调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样的千古绝唱来。



白梦篍第三个采访您的问题:给大家谈一谈您对古诗词未来发展的看法? 



蔡正良展望前途,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明晰的目标,这就是要有一定数量和素质的参与者,从而产生一定质量的作品,形成一定的气候,发挥一定的社会功能,最终达到最大限度服务社会的目的。



白梦篍: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的热情参与!大家再见!


蔡正良再见!



感谢一路有您……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


作者:编委会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也必将为文学事业而做出草根的奉献!热爱,志趣,是生命最光彩的部分!感谢有您感恩有您!


编委会集体奉上

《北上广文学》投稿微信


主编微信xiaobai2314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