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陆丰民系迁徙探究

 叶氏农耕文化 2020-08-30

汕尾民系广泛,来源多元化。据史料统计显示,汕尾人口主要来自古代中原大量汉人的南迁,这些南迁的汉人按源地、入居时间早晚、分布地区和语言不同,形成了福佬和客家两大民系,并成为汕尾人口的主体。 

   福佬人,按字面理解就是福建人的意思,是对来自福建南部汉人的称呼,这些汉人是由中原地区迁徙而来。而客家人按照字面理解是外地客居之人的意思,历史上也是对中原南迁汉人的称呼。这两个民系都是从中原地带迁徙过来的,区别他们的标志之一就是他们所使用的语言。福佬人的方言是福佬话,客家人的方言是客家话。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市人口中讲福佬话的占80%,讲客家话的占15%。那么,是什么让他们离开了家园而长途跋涉南迁呢?这两支民系是如何在海陆丰这片土地上扎根、发展的呢?这不仅是我市史志人员想知道的,也是每一个寻根问祖的福佬人和客家人心中的问号。 

   然而答案并不容易寻找!历史上汉人南迁超过两千年,要想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捕获南迁汉人抵达海陆丰的信息无疑于大海捞针。然而,在我国民间却有一种方法记述了家族的足迹,这就是家谱。同时,在家族繁衍的地方,又有大量宗祠的存在,这种传统,最远可追溯到秦汉时期。从汕尾各姓氏的家谱和宗祠入手能不能发现他们迁徙的相关信息呢? 

   为此,我们找到了家住海丰县城从事民风民俗研究的叶良方,他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就一直对各家族源流有所研究。而他对自己“叶”家的来龙去脉更为情有独钟。叶良方本为客家人后裔,讲的却是福佬话,已完全听不懂客家话。其实,这就是家族和民系迁徙中被其他民族、民系同化的结果。

 转载:海陆丰民系迁徙探究 - Jeff Yeh - Jeff Yeh 的博客   

     与福佬人的迁徙相似,客家人的迁徙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同样展现了中华民族勇于开拓的精神和顽强、旺盛的生命力。 

   海丰县梅陇镇孔子门也是一个“叶”姓人家聚居的村落,据村里老人介绍,据说原来村子里有“刘”姓和“王”姓人家,由于叶姓的祖先买下了整个村庄,其他姓氏的人都陆续搬走了,不过那都是明朝年间的事了。如今这个村庄的叶姓后裔也像叶良方一样讲福佬话而听不懂客家话。这是一支与道山叶不同的叶氏宗派,这就是螺溪叶。在叶瑞田后世的家中,叶良方发现了一本清代的“叶氏族谱”,上面记载到:明嘉靖二十六年即公元1547年,梅实九世裔孙叶祖权携眷从赤石平港迁至此地。梅实即是螺溪叶的始祖之一,同为螺溪叶始祖的还有梅实的哥哥梅友以及他们的同宗后世德戚。据螺溪叶氏族谱记载:明朝初洪武年间,梅友从梅州迁到海丰县吉康都螺溪,即现在的陆河县螺溪镇。因此,螺溪叶也叫吉康叶,其中,梅友公纪念庙祠叫做五星祠,是螺溪叶的上祠。 

   梅实公的纪念庙祠叫田心祠,也叫圳下祠,是螺溪叶的中祠。而德戚公的纪念庙祠即是螺溪叶的下祠。祖祠总称“南阳堂”。在明清两代,螺溪叶氏科举声名显赫,其中梅友公派十一世孙叶高标于明崇祯元年考中戊辰科进士。 

   明崇祯九年(1636年),叶高标奏建汕尾坎下城,派兵300名戍守海防。为丰富海陆丰文化艺术生活,他还引进创办“西秦”、“正字”等剧种团体。而中祠八世孙叶梦熊是叶氏另一位功名显赫之人,他出生于明朝嘉靖十年即1521年,考中进士后,曾在福州府、云南、山西、陕西等地任职,最高官至兵工二部尚书。  

    据载叶梦熊能制造一种轻车神炮,用于战场上所向无敌。叶梦熊任官达25年,因政绩卓著,获赐尚方宝剑。明万历二十年,神宗御赐叶梦熊“葵心体国”牌匾。 

   三派子孙经过450多年的繁衍生息,已遍布陆河各地、海丰县的孔子门、大液、溪头、尚墩、黄羌及陆丰大安、博美、汕尾市城区及红海湾等地,人口总计十几万人。

转载:海陆丰民系迁徙探究 - Jeff Yeh - Jeff Yeh 的博客 

     在螺溪叶的始祖中,我们知道梅友、梅实是两兄弟,那么德戚与他们两个又有很么渊源呢?他们三个人又来自何方呢?  

    通过叶氏族谱,叶良方发现,其实,叶梅友、叶梅实以及叶德戚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就是叶大经。叶大经为中原人,于南宋理宗宝祜四年即1256年考中进士,曾任福建制置使。同年考中进士第一名的就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将领文天祥。他们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南宋末年,外有元兵侵略,内有奸佞当政,就在这个时候,叶大经知道“势如破竹,胡天不佑,宋运将倾,独力难持,狂澜莫挽。”“忿恨成疾,因而乞休致得辞职”,当他走到梅州程乡即今天的梅县的时候,感到“时局纷纭,南北道梗,遂家于梅”。1279年南宋灭亡,“公每言国事,感慨流涕。自称宋室遗民,宋亡不仕”,叶大经成为程乡南阳堂叶氏始祖,而梅友、梅实为大经9世孙,德戚为大经15世孙。叶大经举家迁往梅州,除了躲避战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梅州已经成为大量中原人士的聚集地和中转站。叶大经所处的时代也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时代。客家人的迁徙和福佬人迁徙的历史背景、方式大致相同,最远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起初这些汉人位于中原地带讲的是河洛话,也是古代中原的官话。所不同的是,从语言形成和迁徙经过的地区来看,福佬人形成的为:中原人迁到福建地区与当地闽越土族人经过文化互动逐渐形成闽方言,这些说闽方言的福建人又迁徙到海陆丰地区与当地畲族等南越少数民族长期融合而形成福佬人。客家方言的形成为:西晋以后,客家先民渐次南迁,为避免新迁来的中原汉人跟当地户籍发生混淆,新来者的户籍便被称为“客”。晋元帝大兴四年即公元312年特别下诏,正式肯定了这种附设客籍的做法,称之为“给客制度”,客家先民先是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这里,他们在与当地土著居民共同生活的几百年间,既保留了自己的中原官话,又吸收了当地的吴楚方言,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方言“江淮官话”——这就是今日客家话的源头。唐代末年,客家先民再次南迁,进入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居住。他们在南迁过程和定居之后,与操赣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的人们交往中,又吸收了这些方言,不断丰富自己。到了宋末、明初,他们在闽、粤、赣边区定居以后,随着这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汉族新民系客家人形成了。同时,作为这个民系的共同交际工具客家话,也在这时基本形成。因此,叶大经可能说的是河洛话,但他的后代尤其是到明初洪武年间的梅友、梅实的时候,交流工具已成为客家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