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美叶氏宗祠

 叶氏农耕文化 2020-08-30

  叶氏在国内按“新百家姓”人口排行第42位。在晋江算不上大姓,主要分布东石西尾、潘山、沟头、深沪、安海,现有人口 3700余人。 

  据文献,叶氏源出于芈姓。周武王得天下,封同母弟聃季为司空,成王继位,又封聃季食邑于沈亭,其后裔以沈为氏。沈氏十八世尹戌为楚国左司马,其子沈诸梁,字子高,任令尹司马。楚惠王二年讨平白公胜之乱,因功封南阳叶邑(今河南叶县)为食采之地。其后代遂以叶为姓,以“南阳”为叶氏郡望。 

  历史上叶氏颇见名士显宦,如叶法善(616—720),字道元,唐代括州人,自曾祖三代为道士,传习摄养、阴阳、卜筮、符咒之术。得高宗、则天、中宗尊宠。拜鸿胪卿,封越国公。 

  宋代叶廷珪,字嗣志,瓯宁人。政和间进士,绍兴十八年以兵部郎中出任泉州知州。为政清静简易,礼贤下士,著有《海录杂事碎事》传世。 

  叶适,字正刚,永嘉人。宋淳熙五年进士,庆元三年知泉州。累官至宝文阁学士,通议大夫。平生喜读书,善考论古今,品评人物,名垂当世。学者称“水心先生”。 

  叶颙,字子昂,宋代仙游人。绍兴年间进士,为人清介,处大事毅然不可夺,自初仕至任宰相,服食僮妾,不改其旧,人称其节。 

  叶祖洽,字敦礼,宋代邵武人,熙宁三年进士第一,时邵武府学有石榴树未到时令先结二实,人谓吉祥,榜发,果然叶祖洽居第一,同郡上官均位第二,遂应石榴结实之兆。 

  叶涛,字致远,宋代赵州龙泉人。熙宁年间进士。后以龙图阁待制提举崇禧观。王安石曾赠以诗,有“冠盖累叶”之句。 

  明代福清人叶向高,字进卿,万历十一年癸未进士。选庶吉士、翰林院编修,以礼部尚书调入东阁,与山阴朱赓、晋江李廷机同朝为相。其后独相八年之久。时朝中朋党交讦,各立门户。独向高坦直夷易,以调停国是、挽持朝纲为己任。任仕三朝,官至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崇祯初,赠太师,谥文忠。 

  古人有联以表叶氏名人:“介节如山(叶颙),显冠裳于累叶 (叶涛);清平似水(叶适),兆科甲于榴花(叶祖洽)。”至如叶向高这样的名相,则各地叶氏人皆引以为荣。 

  晋江叶氏迁自同安佛岭。其始祖名洙,一名关,河南光州固始县人。曾任唐朝散郎,后升学士。唐末中原战乱,乃奉父母挈家南迁,先徙居江西泰安县射坪乡,复于唐龙纪元年(889)随王审知人闽,择居同安佛子岗岭下,子孙蕃衍,分居各地,共奉叶洙为人闽始祖,以“佛岭传芳”作为堂号。 

  佛岭八世叶益(1230—1313),字深叟,结缡宋魏王赵从政之妹,是为宋朝郡马。叶益生五子:子发、子茂、子成、子秀、子荣。后代悉以“郡马堂”作为荣称。 

  叶益次子子茂,字育天,号夏卿。夏卿生二子:以寅、以卯。 

 

  叶以寅(1314—1398),字恭甫,号敬台,谥懿德,因元末世乱,徙居晋江,先居仁和后湖(今东石后湖村),后徙西尾(雅称日 “世美”)。娶公卿堡(今青阳蔡厝一带)黄氏为妻。生子景良、景贤、景凤、景寿(无传),传长、二、三房,又称福、禄、寿三房,尊叶以寅为东石世美叶氏一世祖。 

  相传叶氏一世祖以寅善堪舆,自择葬地于十二都周坑山长岭山顶,坐乙向辛,穴深一丈三尺,号为“灯檠穴”,又称“狮形”。地师谓之“百子千孙之地”。以寅又构居室于西尾海滨,坐南向北(艮坤寅申),门临池塘,堂拱大石,圆净如珠。人谓之“宝珠人室”。 

  明万历年间,东石叶氏一族已甚蕃衍,福、禄、寿三房子孙共议,就一世祖居室构建祠堂,以奉祀始祖及列祖列宗。其时并修有族谱,订世美叶氏昭穆自一世起为:“懿、景、广、兴、登、宜、本、日、郁、舒、长、及、乔、允、仕、学、晋、礼、乐、恢、宏、光、祖、德、诗、书、济、美、振、家、声”。现已传至二十四世“德”字辈。 

  东石是滨海之区,而西尾在东石又最靠近海港,世美叶氏历来多以航船、讨海作为生计。清代闽台两岸商贸交通密切。叶氏一族曾置船至数十艘,川走山东、大连、福州、台湾。嗣后台湾被日本霸占,航船则转而远行南洋经商,并多有侨居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者。据近年统计,东石世美叶氏现住人口 1800名,而住居海外的族裔比在乡族人多达3倍。 

  东石世美叶氏自明代创建宗祠,“左昭右穆有序,俎豆馨香不问”。又经过清道光甲辰(1844)、光绪庚辰(1880)重修,油漆、添置祭器,愈臻完备。至上世纪50年代初祠堂被征用作粮仓,到80年代改革开放时始归还。1999年,由海内外叶氏宗亲协力按原址原貌重修。 

  东石世美叶氏宗祠 叶氏宗祠坐南朝北,大门偏西,门路独立建为一间,石构门墙,硬山式顶,上铺琉璃瓦,屋脊间装饰剪瓷双龙戏珠。门首青石匾镌刻“叶氏之踪”四个鎏金大字,是前广东省委书记叶选平题写的。大门镌联:“龙江来潮开祖地;佛岭发脉奠狮尾。”门傍诗匾镌律诗二首:“诸梁宰叶奠宗基,问政孔邦仁政施。大治农田兴水利,举兵定楚抚西期。居功不傲家邦振,遗德长存世代持。苹藻应馐奉二祭,羹墙若晤永追维。”“奕奕雄狮立海疆,庭前龙凤舞朝阳。悬帆高挂鳌江清,跃马凌波鳍浪扬。天水灵壶藏秀气,山庄古檗蕴书香。先贤择此钟英地,万代千秋永发祥。” 以叙其祖德宗功,表其祠堂地灵人杰。进人大门是一处筑有围墙的石埕,朝东开一个圆门,走过圆门方是祠堂前埕和祠堂主体。祠堂三开间两落,大门不做塌寿,顶上特建一个装饰飞檐卷草的门亭作为遮护。门匾镌“叶氏宗祠”,是台湾原国民党海军中将叶公超题写。大门内匾镌“源远流长”,则为台湾知名人士林洋港题写。宗祠大厅朱漆彩绘鎏金,一派堂皇气象,里面有专人管理,环境甚是净洁。神龛前梁枋正中悬挂着鎏金盘龙立匾,上题“郡马之裔”,旁挂题为“东阁大学士(叶向高)”、“进士(叶伯珩)”、“进士(叶雁题)”等匾额,以及新加坡仁和联谊社和林氏、萧氏庆贺叶氏宗祠落成赠送的贺匾。因为闽南一地素有“萧、章、叶、林”同祖的说法,以故林氏、萧氏与叶氏之间多有往来。大厅两壁间大书“忠、孝、廉、节”,廊柱分别镌“有宋郡马府,大明学士家。”“南阳世泽长,承先启后,无忘孝悌初心;佛岭家声远,尊祖敬宗,不外纲常大礼。”等楹联。祠堂下厅东西两庑各有碑记,一为《叶氏宗祠史志》,记其建祠经过,且叙:“……翌年庚辰桂月越朔六日,举行落成洎衬祧庆典。喜金案香烟袅袅篆平安二字,欣合族裔孙济济,繁荣一堂,盛况空前。从此春秋祀尝,歌于斯,祭于斯,不复断焉。”另一为族人捐建宗祠芳名碑,其中多为旅菲、马、新侨胞及台胞。 叶氏宗老在祠堂中展示其《世美叶氏公谱》以及《世美叶氏福房平资公派下家谱》、《叶氏寿房支派族谱》,其中多有族人往台贸易及迁台的纪录。如: 

  十二世“世成,生康熙四二年……卒雍正五年……子一;乔吟,住台。” 

  十三世“乔琨,生雍正元年……卒乾隆叁七年,公殁葬在台” 乔枢,生雍正六年……卒嘉庆二年……公殁在台树仔脚。” 

  乔轸,生乾隆八年……卒乾隆五九年甲寅五月初八日,公往台到澎湖后溺海殁。” 乔娥,名鳌,号乔煌。生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卒乾隆廿八年癸未。妣颜氏。考渡台船遭风溺洋殁。” 

  十四世“秋佳,生乾隆二十年……卒道光元年辛巳八月念一日。子三,三子仕瞻住台。” 

  “允语,住台”。 

  “允强,住台”。 

  “允裁,生乾隆廿五年……卒葬在台。” 

  “允意,公殁葬台。” 

  “允柳,住台。” 

  十五世“仕爻,秋桂子……公殁葬台。” 

  十六世“仕选公长子学舵、次子学定、三子学惧皆往台。” 

  “仕初公长子学遂,生嘉庆十六年……殁葬在台。” 

  “仕初次子学彭,生嘉庆念四年……考葬台鹿港管甫山地。” 

  “学梗公,谥学圃,生道光癸巳十三年……卒同治壬戌元年二月十二日……考同金益发船殁在澎湖后溺水身亡。” 

  “学楠公,谥学囿,生道光己亥十九年三月,卒同治壬戌元年二月十二日吉时,享年二十四岁,考是年同兄学梗与金益发船殁在澎湖后,遭风溺水身亡。” 

  “仕潘公长子学靴公,生道光卒丑二十乙年,妣蔡氏……,考殁在台湾布袋嘴而亡。妣系台湾女,布袋嘴井头房。是年同夫学靴回家送终老姑潘婶,遭天运而殁,葬在本山地。” 

  “仁潘公三子学顽。先室蔡氏,台湾女,名兜娘,其年归宁往台,卒在台湾。神主招魂在台湾。” 

  十七世“学靴之子晋石,住居台湾布袋嘴。” 

  据族谱资料可知,东石叶氏族人自清乾隆年间即有人渡台谋生,持续至数代,有兄弟、父子共往台湾者,有娶台湾女归家者。当时虽日两岸交通便捷,顺风一昼夜可达彼岸,但海上风波莫测,时有渡台之人或往台贸易之船只沉溺于海的灾难发生。先民开发台湾之艰辛,于此可见一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