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惠州和海丰叶氏家族渊源

 叶氏农耕文化 2020-08-30

《文化惠州》第二期文章选刊:明清时期惠州与海丰叶氏家族渊源刍探南阳世泽 惠海源长
——明清时期惠州与海丰叶氏家族渊源刍探

□ 叶良方 

明清时期,惠州府城及海丰叶氏家族声名赫赫,不仅历代人才辈出,文韬武略,官位显贵;而且富甲一方,枝繁叶茂,瓜瓞联绵。这两大家族,均出自叶梅实及其胞兄叶梅友传下的后裔,其共同的发祥地均在海丰县吉康都螺溪约,分别于明初、明末先后迁居惠州府城。族内诗人学者,交游甚广,斐声四方。在明代就出了两位代表性人物,一位是守边戌土屡建奇功的总督叶梦熊,另一位是经国理政敢于谏诤的大臣叶高标。 

一、惠州和海丰叶氏家族渊源

(一)家族源流
入粤始祖叶大经,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县)人,南宋宝佑四年(1256)丙辰岁登进士,咸淳二年升为福建制置使。宋亡后不仕,定居程乡县(今梅县),建浪口大宗祠南阳堂。传下八世祖叶世蕴,妣黄太生子梅明(梅县、五华始祖)、梅友(海丰始祖)、梅实(海丰及惠州始祖)、梅林(龙川始祖)四兄弟。明洪武初年,九世孙梅友首先从梅州迁到海丰县吉康都螺溪乡开基;弟梅实及十五世孙叶德戚随后接踵迁入,成为“螺溪”叶氏三祠开基始祖。清雍正七年(1729),武举人叶维录和进士叶洁齐撰修的《螺溪南阳叶氏宗谱序》对此记曰:“其迁居海丰为螺溪创业,肇基之始祖者,梅友公也。公生于元代,当明初携弟梅实公及德戚公发祥螺溪。虽历年久远,可遥溯其时事也。”、“二世材成公,披荆棘,开草莱,以宅斯土。田园庐舍之利……十数传,生齿自繁,冠盖相望。或居梓里,或迁他州,或散处于郡邑村市,盖有乘车、戴笠,相逢而不相识者”。族谱记载惠州府叶氏家族的历史渊源、发详地和迁徙路线。

至今,主要聚居地陆河县约有叶姓人口6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0%;其中发祥地螺溪镇约3万多人,占全镇总人口的90%。外地后嗣经历代迁徙散布在今惠州、汕尾等地人口总计十几万人。

(二 )家族主要祠堂
螺溪五星宗祠。明万历年间,九代孙叶怀梧在正大村创建叶氏宗祠。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已迁居惠州府城兼园别业安居的叶维阳,捐银两百两复建被山贼焚毁的螺溪叶氏宗祠。至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十三代孙壬午科举人叶季忻扩建沙坝祖祠。叶氏宗谱云:祠居田垄如砥,庄然中处。北枕葵头嶂,南朝火山嶂,东拥竹篱嶂,西倚黄茅嶂,正中生土。其天然之物体形成,五行之星象朝环,故谓五星归垣也。因此沙坝祠又称五星宗祠,简称上祠。大门对联曰:“五岳朝中地;星河拱北天”。上厅挂“功及三郡”、“谏议名卿” 横匾,下厅悬挂明崇祯皇帝御赐的 “职任最为清要” 题匾。祠内有叶高标题撰的《五星归垣》诗云:“荷蒙我祖建闾阎,金水行龙木火炎。水出昆仑生帝北,火明许嶂发天南。东山乔木家声远,西域黄金汉室端。着锦千秋承圣主,谁鸣土鼓尽中湛。”五星宗祠以梅友为螺溪始祖,传下名贤有:十世敕封明吏科右给事中叶珠,江西贑州府同知逢春;十一世礼科都给事敕赠太常寺少卿高标,敕授兵部职方司主事英标;十二世崇祯年间举人维菱、正荃(字炫澍),清广西桂林府同知维阳;十三世广西左州知州本穗,康熙举人祈鞉、本培;十四世顺治举人琪树,雍正三年甲辰科进士、山西太原府岚县知县洁齐等。祠堂所置的36个牌位功名均在贡生以上。

螺溪田心祠。明洪武年间,叶梅实携带万芳、秀芳二子迁居惠州府城,遂为螺溪、万石坊两地创业肇基始祖。长房明芳(字惟珍)留居五华原籍,传两子移居海丰赤石、孔子门、南汾等地;次房贵芳(字惟嶂)与其母李氏留居螺溪;三房华芳(字惟琏)移居罗浮等外地。清雍正元年(1723),次房贵芳后代在螺溪西畔良洞龙岗下建田心祠,简称中祠。祠倚龙岗,南朝许峰,临螺河而傍茶山,景色秀丽。祠宇呈上三下三结构,古朴典雅。祠内供奉叶梅实及其后裔共56个灵位,并仿刻惠州万石坊叶氏宗祠的牌匾,于大门正面悬挂“三世一品”,左右悬挂“太保第”、“尚书第”等匾额。上厅龛面悬挂明万历二十年御赐“葵心体国”匾,下厅悬挂“九世大夫”匾,厅内墙壁挂叶梦熊之大幅彩像,并悬挂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状元黄士俊的题赞:“将相一门三太保,公卿九代十乡贤”。镌有叶梦熊《史传诗》云:“凌江一派自何年,水木悠悠遍谷川。曾有冠裳通上国,更多耒耜列腴田。成周业起豳风咏,万石贤声史氏编。不计亲疏千百万,但求无忝是家传。”

万石坊叶氏宗祠。明洪武年间,叶梅实携二夫人邱氏所生的万芳、秀芳两子,从海丰迁居现深圳市沙头角盐田,继迁惠州府城万石坊。四房万芳(字惟高)携两子再迁往博罗、东莞等地;仅剩五房秀芳(字惟从)与子仲杰留居府城,传下数代经营米业为生。因买卖公道,顾客自主取米,按所取斤两交钱,被当地群众称为“叶不量”或“不量公”。因经营米业致富,遂培养子孙读书参加科举考试,至第七代裔孙春及参加乡试中式解元,官至户部郎中等职,第八代孙梦熊赐进士及第,官至总督,太保兵、工两部尚书,万石坊叶氏家族从此开始成为仕宦世家。明万历年间,叶梦熊在下鹅湖东畔兴建叶氏宗祠。石门楼额镌 “叶氏宗祠”四字。祠内正厅悬挂明万历三十五年当朝名宦的题匾,其中有:“三世一品”(钦差兵部尚书总制戴耀),“九世大夫”(钦差刑部主事黄介、御史王申),“世受国恩”、“七世流芳”(兵部尚书张印佳),“七代流芳”(大学士程文德),“文武忠孝”(镇守使何伟、邑侯邓镳), “忠贞节烈”(状元黄士俊),“名卿世宦”(兵部尚书湛若水、兵部侍郎陈大科),“天下廉能第一理学名宦”(礼部尚书何维柏、韩日缵、韩如琰、韩如璜)。祠堂祖龛共置立始祖叶梅实至九世裔孙的56个牌位。宗祠造型宏伟,雕梁画栋,颇为壮观。至清末叶氏子孙寥落,宗祠破败不堪。以致清光绪进士江逢辰过其门喟然叹曰:明少保叶公梦熊、太常叶公高标…皆郡中巨族,冠盖相望,今后微矣,过其祠宇感吊以诗云:“金带街前旧门第,百官池上古祠堂。颓垣雨暗缘青藓,坏屋烟寒长绿篁。手泽鼎彝谁郑重,头衔碑版亦荒凉。层楼工尽无穷意,此是鸣珂冠玉乡。” 

万石坊叶氏宗祠及海丰螺溪田心祠均以叶梅实为始祖。其中传下五房秀芳一派名贤有:五世钦赐文林郎例赠大夫叶峦,例赠朝议大夫叶奕;六世诰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南京工部尚书叶标、例赠朝议大夫天佑,湖广参政叶熙;七世诰赠太子太保春芳,明解元户部郎中、著名方志学者春及;明万历严州教谕、经学家叶萼;八世太子太保三边总制梦熊,岁贡生赣州如皋主簿梦麟,九边军务加军功议叙知州梦桂,钦赐七品顶戴梦祥;九世朝议大夫太保锦衣卫钦差巡查御史世仍,诰赠文林郎南京太常寺典簿世岱、世佐、世仪,中宪大夫云南司主事世俟;十世太常寺主簿绍履,邑庠生承袭少保锦衣卫维城,邑庠生授袭东宫侍卫维垣;十一世清康熙十四年乙卯举人授内阁中书自发,阳江教谕自茂;十二世清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科经魁举人海阳教谕叶适;十四世广东督粮道升万、兵部主事英发、连州阳山训导鸿仪、惠州永安训导秉春等。

(三)编修家族谱牒
清康熙五十七年惠州梅实公十二代孙叶适以及清雍正七年梅友公十二代孙清康熙武举人维录、十四代孙清雍正元年进士山西岚县知县洁齐编修的《叶氏家谱》(手抄本)。2003年广旋和2007年剑锋主编的《叶氏家谱》(印刷本)等;记述惠州与海丰螺溪上中祠叶姓先祖源流、世系,历代谱序、名家文章、族内名人事迹等。还有抄录自古籍的《叶梦熊勒石贺兰山》、叶春及《新建碣石元武山记》、叶石泉《奏剿山寇疏》、黄士俊《特赠太常寺少卿叶高标公传》等。并录有叶梦熊《叶氏源流诗》云:“欲识仙翁出处时,宁郡文献中江西。官居潮邑三千教,工部梅州万古稀。孟仲季卿源共脉,贞清兄弟始分枝。后人若问宗与祖,莫把源流作不知。” 

惠州和海丰(陆河)叶氏家族通过上述修族谱、究渊源、排辈序、修祠堂、会宗亲等敦睦宗亲的办法,以此加强家族之间的活动交流,促进和加深两地之间的族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