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慈溪鸣鹤叶氏宗谱摘录

 叶氏农耕文化 2020-08-30

  东大桥西,旧是鸣鹤叶氏家族的总祠堂。祠堂前后三进,坐北朝南,五间两厢,不过在建国后被改为大会堂了,现在只留下街河上南河沿还有一长10多米半圆型的青石照壁残迹。叶氏是鸣鹤的骄傲,为慈溪望族,《慈溪鸣鹤叶氏宗谱》载云:“皇祖梦祥公为始迁鸣鹤之祖。公之先本永嘉郡括苍松阳人,曾祖道传公于宋仁宗庆历时由太学抡元仕明州教授,后摄慈溪县令。清誉上闻,诏擢扬州同知,因觇慈溪山水之胜,遂卜居于金川之石步。而梦祥公亦领乡荐第一,成进士,遂由石步迁鸣鹤,就山之阴为住宅……”可见鸣鹤叶氏是北宋仁宗时从永嘉郡括苍松阳迁明州,后卜居于金川之石步,后又由石步迁鸣鹤。自宋代迁居以来,人才辈出,特别在清代,犹以药业和诗文闻名于江浙。就是当代,也有不少名人。如曾任浙江省副省长的叶荣宝,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叶宝珊等。

运河桥

  东大桥西再200米,是运河桥。运河桥位于鸣鹤古镇的中心,始建当在唐宋,现桥系清康熙八年(1669)进士叶昌修捐建,咸丰九年(1859)叶氏重修,运河桥是原街河上的第三条拱桥,桥长11.9米,跨径6米,桥面宽2.96米,有栏板和望柱,望柱呈方形,头部雕饰莲花,台阶北12级,南13级,桥西南侧立清咸丰九年仲秋月捐资重修碑一方。

  从世德桥再往西,约200米,即是东大桥,光绪《慈溪县志》载:“东大桥,光绪年间叶云珂重建”。东大桥以前也是鸣鹤街河上的四座拱桥之一,建国后桥南曾为公社驻地,为图一时方便,把拱桥改为钢栏水泥平桥。桥旁还存当年的三块桥栏,泛紫的梅园石透出悠悠古意。从东大桥起,鸣鹤老街变成了单面街。

  叶鸿年是清未民国初鸣鹤名人,晚清时曾由监生捐官同知。民国建立时,省政府曾委他代理鸣鹤场盐事长,以后担任过商会董事,水利局总理。当年,深得吴锦堂先生器重,在疏浚杜、白两湖时委以重任。他在杭州经营叶种德堂国药店,在苏州观前街创办叶受和南货店,他仗义疏财,热心社会公益,先后捐资万余金,将金仙寺山门从东移向朝南,民间有“盐仓挖空,叶鸿年督工”之说。叶鸿年重视教化,创设敬乐两等小学堂一所。1914年,又创办柔强女学校,故曾获孙中山先生题额的“年高德劭”匾。 当年关于叶鸿年创苏州叶受和店,还有一段故事。清光绪年间人,叶鸿年有一天游历至苏州,素闻稻香村的甜食极为美味,于是在稻香村购买十几个茶食充饥,但是稻香村的生意实在太好了,伙计又狗眼看人低,先为购买多的客户服务,叶鸿年在旁边等了大半天之后,忍不住骂了店员,店员应了他一句“要快,自己去开一家店啊”。

  叶鸿年为赌这一口气,就在热闹的观前街上开了一家茶食店,取名“叶受和”,因为叶鸿年是受气开店,所以一定要让顾客感受到和气的服务。叶受和的茶食也是以苏式茶食为主,后来才又加入了宁波家乡的口味。叶受和店招牌点心有松子枣泥麻饼、小方糕、云片糕、四色片糕(玫瑰、杏仁、松花、苔菜)、婴儿代乳糕等,后来的产品如豆酥糖、芙蓉酥等也很闻名。

  据苏州市档案馆资料载:“该店创始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资金为五千两纹银,创始人叶鸿年,字蕉生,浙江慈溪人。另聘请一位教书出身的同乡叶老先生任该店经理。”

隆兴桥北约二里,原有浙东第一石牌坊--双河牌坊。

  据光绪十六年《慈溪鸣鹤叶氏宗谱》记载,鸣鹤场叶锡畴,出生富商世家,十六岁谢世,诰赠奉直大夫。妻李氏,年十九守节,寿七十二岁,诰封太宜夫人。李氏丈夫亡故后,吃素念佛,深居闺楼,足不出户,守节五十四载,直至病故。由当地官员禀奏皇上,乾隆年间,高宗皇帝钦旌节孝。据此,当地官府精制黑底金字“节孝”匾,上刻“圣旨”印玺颁赐叶族。金匾额曾悬挂在鸣鹤叶氏四房中一座衙门式建筑院落的第二进门厅上方。后由当地官府为李氏立坊,以示褒扬。牌坊工艺精美,庄重古朴,气势壮观,是三北三绝之首。可惜此牌坊在文革时被毁,现存照片,村内多人翻拍拥有。在隆兴桥二端,路上还横嵌有多块当年拆下的牌坊石料,确实工料精美,令人叹息。

狮子桥

  在掌起镇叶家老街上塘路上,有一座单孔石拱桥东西横跨叶家江。该桥长12米,跨径4米,桥面宽2.5米,南北两旁各有石栏板七块,南边题额曰:“古吉利桥”,北曰:“古新河桥”,系民国时书法家戎复初所书。桥栏中间有六只石望柱错落其间,望柱头为狮子、白象装饰,雕刻精细,顽皮可爱,乡人因此称它为“狮子桥”。桥洞两侧刻有对联,南曰“吉吉吉有终吉,利利利无不利”,联以“吉利”二字对应“古吉利桥”桥名。北曰“锁西北来龙之旺气,镇东南秀水之长源”。读之使人豪气顿生。全桥拱若圆月,古朴典雅,工艺精湛,桥质良好。

  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道光二十九年(1849)里人叶凤重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9月,再次重建。

  狮子桥叶氏,据《两如堂叶氏家谱》记载,先世南阳,至楠公为安徽绩溪县令,后绵公、绶公随宋室南迁至临安,因奸臣秦桧当道,二公率昆季子弟退而归隐。长子万一公居杭城临安县,次子万二公居勾章鸣鹤场,三子万三公居台州城内,四子万四公居句章石埠,五子万五公转居处州,六子万六公居句章十三都,七子万七公居定海坝兜,幼子万八公居句章古窑。句章古窑即今古窑浦旁边的掌起镇厉家村一带。由于家族发展,后又有叶氏子孙向东迁居于大古塘南侧,称塘上叶家。为作区别,厉家古窑浦边的叶家被称为下叶。《两如堂叶氏家谱》即下叶家谱,祠堂名两如堂。塘上叶家不久又分支为下房、四房等,因居住在狮子桥边,统称为狮子桥叶家。狮子桥叶家有叶氏宗祠,称报本堂,就在狮子桥西北角。

鸣鹤叶六房

  鸣鹤始称于唐代,唐元和年间,乡人虞九皋,字鸣鹤,第进士,殁于京,乡人哀之,称其故里为鸣鹤。北宋咸平年间,设鸣鹤买纳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鸣鹤盐场课司。2001年,鸣鹤与观城、师桥合并为观海卫镇。历史上鸣鹤商贸比较发达,是棉花、白布、大米的集散地。

  鸣鹤古镇历代名人辈出,有东晋杰出的天文学家虞喜,东晋思想家、史学家虞预,初唐名臣虞世南,“杜洲先生”童居易;特别至清康熙时,叶氏一族崛起,举人、进士、诗人、巨贾层出不穷,尤其是叶天霖兴办国药业,开创慈溪国药贸易之先河。之后,慈溪人经营的杭州叶种德堂、温州叶同仁堂、绍兴震元堂等国药店纷纷开设,极大地推动了浙江乃至全国的药业发展。

  鸣鹤于2000年公布为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境内有慈溪市市级文保单位9处,文物保护点13处。明清建筑是鸣鹤的最大特色。其中明清建筑22000平方米,民国建筑29768平方米。现存古建筑以叶氏六房大屋为主。除部分损毁,大部分仍保存较为完好,可谓国内少见。

  鸣鹤叶氏之兴源起叶天霖。据童银舫录点校《慈溪鸣鹤叶氏宗谱》载曰:“世居其乡鸣鹤场,儒家子。少负奇志,薄举业,思用财起家,以行其志。年十四,遂背越、走吴、抵襄汉、入蜀,旋抵粤、抵闽,凡西南称大都会者,舟车无不至,遂致不赀,度可行其志,乃x之。儒生六子,皆有名,官学官,官刑部郎中,官刑部主事,而其第三子名燕,独以能古文负声京师。”

  叶天霖,康熙年间儒家子,叶天霖虽出身书香世家,但在其父亲时已家道中落,父亲在杭州教书。叶天霖十四岁时在余姚一家国药店做店员,后派往四川收购红花,因当时通讯靠写信,余姚到四川写信来去要好多时间,他在四川将信看错,将收购红花看作黄豆,他在四川收购了大量黄豆,余姚药店看到信后立即叫他停止收购黄豆,并将黄豆抛售市场后回来,只要保本,如有盈余收入归叶天霖。当时因四川黄豆因叶天霖的大量收购,市场奇缺涨价,由此,叶天霖赚了很多钱。以后叶天霖又到杭州,苏州,广东,福建等地做药材生意,后来发迹,拥有白银700万两,成为鸣鹤首屈一指的富商。他有6个儿子,为6个儿子分别建造了六幢用料上乘,结构考究,很有气派的深宅大院,有高耸的围墙,马头墙,门前有旗杆,照壁,石凳,石狮等。据说当时建房时装运木材的船只长达十多里。

  大房大屋在翁家岙一带,三兴桥东,太平天国年代已付之一炬。占地有20多亩,正厅七间二弄,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外还有厢房数排,另有花园,马房等,屋内还有里弄外弄等走廊。在现大房路中段,还存一排十余间外厢房,梁柱做工精美,用料上乘。屋后有一棵三四百年的文旦树,旁还存一原装原配的青石侧门,与旁崭新的钢门相比显得十分破旧。不过这门能撑三四百年也已属不易。据说大房占地之广,东从这还存的偏房起,南是花园,近前之山岭,西到竹笆弄俞家,北近街河。大房继承叶天霖之国荮业,数代变迁,名字无考。而鸣鹤古镇上最为宏大的大房大屋却在史称洪杨之乱,民间称长毛x反之际被太平天国军烧毁了。三兴桥旧名庙前桥,在山前庙左,石刻前曰三兴,后曰古迹重兴,盖庙至此已三迁云。山前庙现还存,白墙青石黑瓦,主殿三间,旁有附房三间。门前旧建二水池,现改花坛,大门刚刷,满门通红,上悬山前庙三字,亦近刚挂。

  二房大屋在沙滩桥旁,占地十余亩,有屋前后三进,每进五间两厢,其宅坐北朝南,址界东到姚家弄,南至沙滩桥,西近隐山脚,北至四房池一带。解放初,解放初期已改建为慈溪酒厂。二房主人为叶声闻,初名书,字镜炎,号艾庵,县学廪贡生。精诗古文词,长史学能书。著有《守瓶斋诗稿》、《吾山集》等。

  据传二房大屋还是当时名闻一时的白湖诗社旧址。白湖诗社,因畔白洋湖而名,活动始于约清嘉庆年间,鼎盛于道光年间,遐迩闻名,独树一帜。由叶天霖的后代组成,是延续了三代的叶氏家族性的诗社。“风流文采,照耀一时”。清乾隆年间,叶天霖六个儿子,其中叶声闻,叶燕,叶谱山,叶灿,叶炜五个儿子都爱好诗文,特别以二房叶声闻为盛。后又有其子侄孙叶元阶,叶元壁,叶元坊,叶元封,叶元基,叶金锏等十余人,都有诗集出版。“门才之盛,为邑首戴”。尤其在道光年间,叶炜的儿子叶元堦主持诗社时,诗社又一度中兴。“风流文采,照耀一时”。 叶元堦是“少壮派”,年华正芳,风头甚健,他主持白湖诗社后,不但得到元老辈的叔伯们的支持,也有叔伯兄弟叶元阶,叶元垚、叶元壁、叶元坊、叶元堃、叶元垲、叶元尧及侄叶金锏等十余人新生力量的加入,他们与甬上名家姚燮,厉骇谷,厉志,厉自华,孙家毂等延续白洋诗社,“姿意喜吟咏唱,相互搜讨砥砺 ”。创作诗词多达51种111卷,很有特色,引人瞩目。观者赞誉为有李白遗风,一时传为美谈。由于年代久远,白湖诗社的诗词大多已经散失,现仅存60多首。白湖诗社从乾隆末年到道光二十年左右,前后活动了40多年,对推动三北地区的诗歌创作活动,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也可谓是宁波地区诗歌发展史上最灿烂的一页。

  三房大屋在岳庙西,现已破毁,其址东到岳庙河,南临街河,西连进士门头,北对四房大屋。三房大屋坐北朝南,前后三进,第一进门厅;第二进三开间硬山造正厅,明间为六架抬梁带小卷棚前廊;第三进后堂和外围墙多年前被拆除。二、三进两侧为九间一弄的东西厢房。现存主体建筑用材粗大,岳庙河旁一长排半墙高的青石屋基还存,气派不减。三房主人叶燕,叶燕(1755—1816),字载之,号白湖,又号次庵,少有异禀,作文千言立就,长从鄞人蒋学镛游,务为根柢之学,涉猎经史,穷理极要,时人称其为万斯同,全祖望一辈人,嘉庆三年1798举人,候选教谕。秦小岘曾为他的文章作序曰: “其文以豪横称之,推为湛园后一人”。著有《白湖诗文集》、《林湖草》等。

  四房大屋在三房以北,四房大屋主体坐北朝南,连后花园占地十余亩,大屋南北、东西各深有100多米,大门朝东,进入仪门通道,正大门朝南开,前竖有四根旗杆,一对石马,中间是一数千平方的大明堂,正面是三间高大两层堂前,两旁为两排各近二十间两层楼房,东西各有三个出入门头,分别为秋记、金记、大记和树记、康记、佳记门头,每个门头之间的房子有五间两弄,都以四马山墙相隔,当时辉煌一时,现部分已毁。它西旁有四房池,占地一亩多,现略小,供当时房内数百人饮用。四房主人为叶焕,字春阳,号谱山,官刑部员外郎。著有《水石居遗稿》。《杭州文史资料》载,叶种德堂创始人叶谱山,原在清廷刑部任职,精通医术,离职以后,在杭行医。清嘉庆十三年(1808),在望仙桥直街,开设叶德堂国药号,是杭州自制丸、散、膏、丹,开设最早,规模最大,闻名浙、赣、闽、皖诸省的一家国药店。叶谱山创办杭州叶种德堂药店,免费供应行军散,辟温丹蝉酥丸等,招徕顾客,生意兴隆,一直延续了数代,经营了169年,堂址在杭州望仙桥下,职工有100多人。1935年由第四代叶树贤掌管,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盘给他人。叶种德堂创办先于胡庆余堂112年。

  五房大屋在岳庙东,前有照壁,为七间二弄二厢房建筑,现马头墙已毁,大门颇阔,旧前有三个月洞门,二个洞门还存,可谓是古宅的标志建筑。据《宁波晚报》采访大屋内的一位住户王先生介绍: “他说这幢房子听他爷爷所说,至少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应该是清朝中前期的建筑。”

  现在,经过岁月的洗礼,老宅的很多地方已经比较破旧了,老门楼的顶上出现了破洞,最为惋惜的是门楼上原本非常精美的砖雕图案已经在文革中被毁坏,两个人物塑像的头部被敲掉,再难以恢复原貌。

  五房主人叶灿,字星若,号星五,国子监生,早卒,著有《星五诗草》,时人称其诗有生新之致,于诸昆季能独开生面,但早卒,人皆惋其惜。后大屋卖给他姓。据最新考证,说这里曾是上海市文史馆馆员,著名文字学家胡吉宣先生的出生地,《慈溪百人》有胡吉宣(1895~1984)传,其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后定志专攻语言文字学,长期在上海图书馆善本组研究古籍,1981年2月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字原》、《玉篇引书考异》、《六朝说文辑注》等。

  六房大屋位于上街西路106号,为七间二进楼屋加厢房格局,大屋坐西面东,二进相隔中间有一较气派的砖雕门头,屋内建筑工艺、人像图案等均为上等,是现存鸣鹤大屋较宏大者,十分注重细节精化。六房主人叶炜,字允光,号意亭,生有至性,父患心疾,病剧时,炜至里庙急祷,叩头流血,父竟病愈,咸以为孝感所致,嘉庆元年1796,诏举孝廉方正,炜力辞不就,后有监生官刑部安徽司主事。以母老归养,不复出,行德乡里将近二十年,曾捐千金建杜白湖堰,炜又喜聚图籍古书秘本,不惜重价购之,或从友人借钞,收藏至数万卷。叶炜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六月二十七日,卒于道光元年(1821)十月十一日,享年59岁。著有《鹤麓山房诗稿》。叶炜有六房妻妾,元配陈氏,无出;继配姚氏,生子元堦(次子);生二女(长女、次女);妾汤氏,生元墀(长子),生一女(三女);妾周氏,无出;妾陆氏,生元垹(三子),妾赵氏,生一女(四女)。

  元墀,字绍兰,一字午生,官刑部主事。生于嘉庆三年(1798),卒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仅36岁在京城去世。元墀少负才,好为诗,诸多叔父赞尝他的诗作。著有《海蒳轩诗稿》、《海蒳轩词稿》等;

  元堦,字心水,又字仲兰,诸生,一意为诗,喜交流,爱山水,文采照耀一时,喜画兰,有骚人之雅。仲兰,生于嘉庆九年(1804),卒于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十八日(1840年1月22日),也是36岁那年病逝的,甚可怪异,著有《赤堇遗稿》、《鹤皋诗传》、《叶氏一家言》等。

  六房由于后代较盛,故大屋也颇多。六房内有新三房,新五房,小三房,小五房,小六房等大屋。新三房承德堂,坐北朝南,前后三进,中间为厅堂,每进两边各二幢大屋,每幢上面都竖有马头墙,六面四马山墙,壮观之极,现厅堂略有破毁,大屋主体尚存。仪门,大门均毁。新三房北连有小三房,也是四马山墙,并且是转角马头墙,房子只有一进,现已破损。新三房南是新五房大屋,两屋相连,新五房只有一进,也是四马山墙。新三房,新五房大屋极有可能是元墀和元堦或其子所建。

  小三房东旁是小五房大屋,小五房大屋坐南朝北临街河,前后二进,一进六间,内已破败不堪,大门建得颇有特色,为门楼格局,颇有气派,此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曾拍过电视,古镇人人皆知。在新五房东,有一幢小六房大屋,坐西朝东,为一进五间楼屋,规模也颇大。小六房大屋为清末建筑,廊下大厅,屋柱都已使用上了彩色水泥磨砂。

  鸣鹤古镇大屋云集,在隐山之东麓,有叶氏崇敬堂大屋,这是叶氏六大房外最盛名的一支。崇敬堂始祖是创办温州叶同仁国药店叶心培,康熙年间,叶心培四方行医,到温州娶萧氏为妻,以此起步,艰辛创业,规模很大,温州有条街叫大新街,都是他的药店、栈房,生意行销福建北部和本省丽水、金华等地,过去鸣鹤崇敬堂子孙均有股份。崇敬堂大门上方雕书有“居仁由义”四个篆字,内为三间二厢楼房格局。文革时期被用作鸣鹤知青厂,现侧门头上厂名还在。

  在六房大屋西,上街西路122号,有一幢保存较为完好的叶氏廿四间走马楼,堂号致敬堂,大屋坐西朝东,7间2进加厢房约100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共24间之多,还不包含旁边的灶间、柴房等一些附属房子,可见规模之盛。走进盐仓24间头走马楼,上下左右都有楼道可通。枋柱、雀替上刻有花卉、鸳鸯、花篮,门窗,扶梯都用花格,墙上有砖制花窗、龙凤、蝙蝠图案,盐仓走马楼是在我国南方四合院民居中很有个性特色的古建筑。盐仓24间头走马楼也是温州叶同仁国药店创始人叶心培的下代所建。

  廿四间走马楼东,有银行弄大屋,银行弄大屋气势宏伟,砖雕大门头,上书有“云渚分华”四字,屋共三进,每进五间,呈狭长型,深约有100余米。在其第二进中间大厅,还留有四张捷报,因年代久远,三张已模糊不清,只有一张还依稀可辨:本官学报,贵府相公沈名祖梁高中庚辰科岁试入泮慈溪县第四十二名。

  走进鸣鹤古镇,随处可见一座座深宅大院,仿佛走进了一段段历史的时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