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叶氏源流概况

 叶氏农耕文化 2020-08-30

c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26°24′,全区陆地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聚居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等民族,总人口5049万,叶氏人口23.5万。

广西叶氏迁徙概况

吾叶氏自叶公沈诸梁受封叶邑得姓至今已2500余年,先祖们在叶邑繁衍近二百年。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战乱频频。秦灭楚后,作为楚国重臣后裔的叶氏族人,结束了在叶邑的定居生活,隐居于大别山区固始县繁衍生息。待汉灭秦后,才有许多叶公后裔人才复出,如叶?任汉大中大夫,叶嘉任长乐太守,叶望为光禄大夫等等。

汉末建安二年(197),叶望为避战乱由青州(今山东)举家渡江,先寄居丹阳句容,再转居缙云松阳,开创了江南叶氏新时代。望公夫人陈氏生子遂,遂生成,成生胤,胤生琚、敦,琚生硕、俭、游、愿四子。自琚而下各以其族,散居四方,尔后渐向闽、粤、皖、赣、湘、桂、川等地迁徙。

广西现有叶氏族人二十余万。据初步调查,最早入桂者当是宋皇?五年(1053)从山东青州府白马县等地?狄青南下平浓志高之乱后留桂屯驻 的“平南军”中叶氏后裔。现居隆安县和扶绥县的部分叶族人,多称其先祖系屯桂的“平南军”中兵士,据传先祖是从山东和河南民权从军而来。

广西叶氏的先祖,亦有朝廷命官的后裔。现居横县数千叶氏宗亲,多是诚智公后代。诚智公于明洪武三年(1370)由广东封川赴横州任职后,即举家安居横州,并将先父骨骸移葬横州。

明成化三年(1468),原居福建省汀州府上杭县都市街瓦子巷的叶李贵,来到浦北县泉水镇开基创业,现居浦北县泉水、张黄、大成、白蛇等镇及灵山县烟墩镇和合浦县西长镇的万余叶氏宗亲,多为李贵公后裔。

明正德元年(1506),国重公二十四世孙叶子宽从江西赣州府安远县先迁江西龙南再徙广西玉林州陆川县下北豆安居立业,五百年来,子宽公后裔已发展到18000余人,并有数个支系迁往贵港、浦北、博白、防城和广东高州、廉江等地。

明末清初,曾掀起数波由广东迁徙广西的移民潮。梅州叶大经后裔,一批批徙向广西宾州(今宾阳)、贵县(今贵港市)、贺县(今八步区)、昭平、合浦、博白、玉林等地开创基业,揭阳叶梦蕃后裔亦先后迁居昭平、贺县,南海叶禺页(正简)公后裔一批批西迁合浦、钦州、岑溪和平南等地。

广西叶氏分布概况

广西的叶氏宗族,较为集中地分居在昭平县、八步区(原贺县)、贵港市(原贵县)、合浦县、灵山县、浦北县、陆川县、博白县和北流、岑溪等市县区,这十县区的叶氏人口,占全广西叶氏人口一半以上。

广西叶氏人口最多的县为昭平县。全县现有叶氏人口16000多人,若加上近数十年外迁的宗亲,总人口达2万人以上。昭平的叶氏宗亲,大多数是从广东揭西、丰顺等县西迁的梦蕃公、大经公后裔,集中居住在樟木林、黄姚两乡镇。他们从清乾隆年间西迁昭平时不足百人,至今只有200年左右时间,便成了昭平县的首家大姓宗族。

灵山县是广西叶氏聚居的大县之一,全县现有叶氏人口约16000人,主要分布在武利、石塘、烟墩三镇。居住在武利镇的多为叶广奇后裔,广奇公的先祖从福建龙岩迁入广东省云浮后再于明崇祯末年迁到武利开创基业,经历370余载,已有后裔13000余人;石塘镇的叶氏则是叶季秀和叶文耀的后裔,清代从广西宾阳县迁入塘尾村、平沥村定居;烟墩镇的叶氏开基祖叶国强系李贵公的第五代孙,约于1579年从近邻浦北县张黄镇迁入到太平塘村开创基业,如今后裔已达3000余人。

广西贺州市的八步区(原贺县),是广西叶氏聚居的第三大县,共有叶氏人口14000多人,多是清代由广东和平、揭阳等地西迁的大经公、梦蕃公后裔,主要集居在公会、桂岭、黄田、信都、连塘、鹅塘、八步等镇,著名的世界滑冰冠军叶乔波是贺县鹅塘人,当是贺县叶氏的骄傲。

广西中部交通联运枢纽的贵港市(贵县),古为州、郡治所。秦时属布山县,为桂林郡址。唐改为贵州,以郁林县为州治所。清改为贵县。1988年撤县改为贵港市(县级),1996年升格为地级市,辖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平南县和桂平市,共有叶氏人口21300多人。其中市辖区叶氏人口11700多人,多为梅州始祖大经公后裔,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从广东龙川、兴宁等地迁入,主要集居在木格、瓦塘、根竹、覃塘、三里、五里、木梓、大圩等乡镇。

北海市辖海城区、银滩区、铁山港区和合浦县,五十年前同属合浦县,这里聚居着全广西最多的叶氏族群,共有叶氏人口26000多人,其中合浦县12400多人。他们的先祖泽长公和良长公等,多数是清康熙至嘉庆年间从广东化州、廉江及东莞西迁来合浦开创基业的。高坡村、北背岭、油麻山、窝村等,是合浦叶氏人口较为集居的村镇。

陆川县古城镇下北豆叶氏开基祖子宽公,是叶氏最早到广西开创基业者之一。子宽公于明正德元年(1506)从江西赣州迁居下北豆,已经五百余载,其后裔有的支系迁往贵港、浦北、博白、灵山、防城等地,现人口已达18000余人。

宾阳县是龙母文化的发祥地,西汉元鼎六年(111)建县,初名领方县,唐代后改置宾州,民国元年(1911)改称宾阳。宾阳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闻名中外的“宾阳炮龙”,更是以龙狂舞、炮齐鸣、人狂欢的震撼气势威名远扬,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宾阳县叶氏于明末清初从广东嘉应州和惠州西迁落户宾州,分别聚居新宾、武陵、新桥、芦圩等乡镇开基创业,尔后部分向来宾、柳江、灵山、马山等县迁徙,如今繁衍后裔近两万人。

位于广西东部浔、桂两江汇合之地的苍梧县,“瑶连五岭,总纳三江”,素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自秦汉建郡县之制,已2000余载。苍梧叶氏于清代由广东惠州永安县和肇庆等地迁入,分居广平、大坡、新地、林水、长发等乡镇,多为大经公后裔,人口达3500余人。

位于桂东的县级岑溪市,居住着五千多叶氏族人,他们多是明清时期从广东南海西迁入桂的?公后裔,主要聚居于岑城樟木街及糯洞、三堡等村镇。

广西叶氏的民族方言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广西的叶氏宗亲又来自多个地区,落户广西后散居于八桂各村镇,故使用着多种民族语系和方言。除少数散居于壮、苗等少数民族集居地区的叶氏使用其居住地的民族语言外,绝大多数仍保留着其原居住地传承下来的汉语方言,主要有:

粤语方言(俗称白话、广东话)。南海?(正简)公后裔迁徙广西后多保留其母语“白话”,如今居住在合浦、钦州、灵山、横县、平南、北流、岑溪等县的叶氏宗亲,落户广西已二、三百年,有的达七百多年,仍保留着其粤语方言。这种以明显的秦汉交广古腔调和隋唐中原语表达法的粤语方言,在渗入广西地方语音后,仍基本保留着其原有的语音特色。

客家方言(俗称?话、新民话、麻介话)讲客家方言的叶氏宗亲,多系从粤东迁徙来桂的梅州始祖大经公和南雄始祖梦蕃公的后裔,主要分居八步区、昭平县、钟山县、平乐县、荔浦县、新宾区、宾阳县、贵港各区、福棉区、博白县、陆川县等。客家话的语言,继承了较多五代两宋时的中原发音腔调。但就客家话而言,亦有河婆客、龙川客、兴宁客、长乐客之分。客家人对其母语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故常有“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之说。

西南官话方言(亦称桂柳话)。明、清时代迁入桂林、柳州、河池、百色所属各县的叶族,由于迁入时人口少,受当地西南官话影响而改变原有家音。西南官话属北方方言语系,主要是明代陈友德、沐莫等人率军平蜀征滇之后,曾有大量官兵进入广西屯田和戌守带来的,如今许多壮族人仍把讲桂柳话者称为“官话”和“军人”,也从某个侧面证明了西南官话与军事活动有关。

(俗称蔗园话、宾阳话、土捌话、沙井话),讲此语的叶氏宗亲,和其他平话人一样,大都认为他们是宋代大将军狄青率军南征壮族义士浓志高时,由山东青州府带入广西的后裔。史载:宋仁宗皇佑二年(1052),壮族首领浓智高起义兵反宋遭狄青平息后,留下数万“平南军”官兵屯驻邕江两岸,后有部分官兵留驻广西安家落户,如今隆安县、扶绥县许多叶氏宗族,亦称先祖乃“平南军”后裔,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仍保留着平话方言。


[End]

叶氏迁徙

【招聘】招聘【兼职】:招叶氏学子(杭州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