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之 有 史 · 家 之 有 谱 ▼ 前两天接到侄儿寄来的一本厚厚的宗谱: 文革期间被毁,2006年宗族人士重新整理,2008年整理结束后着手编印.身在异地的我2011年听嫂子说起,才知道这事,即嘱侄儿无论如何代为找到一本.直到这时,侄儿才知道这事.并积极帮我找寻,终于弄到一本. 大概看了看,儿时众口相传的家事, 由于历史的原因,宗谱里都只是简短的记载.即便如此,到百度搜了搜,居然搜到了一些相关的重要讯息.这些重要的讯息发布者都不是我们宗族人士所为.可见宗谱里简短的记载是真实的;儿时那些众口相传的记忆是真实的.这是值得高兴的. 也因为当时除了家嫂外,家里其他人都不在家,故而我们家这其实是很重要的一支记载的相当模糊:只有父辈(含)以上的名字(解放前的记载)和我哥嫂侄儿侄女的名字是对的,我的几个姐姐和我只记了名字,没有一个人的生日在上面;名字不是只记了小名就是记成了白字.甚至父母的生日及祭日(去世的年月日)都没有. 曾经强盛百年的庞大的家族,缘何经不起历史的洗礼和文革的浩劫. 宗谱里刻意略去了这重要的章节.虽然早在多年前我就从风水的角度找到了支离的根源,但这根源离不开历史和文革这两只暴残的凶手! 大家都知道这么一句话:你的家乡出过什么名人? 家乡的名人都能影响到你,更何况家族里的名人.!? 欧阳修在我们家乡讲过学,收过学生等等的等等,很多很多,那又算什么?我们宗族记载仅前清及民国取功名者就有三十九人;我们这支就有九人.健在的还有一位大校是我堂叔:某省武警队总队长,少将军衔,兼某省委常委,某年参加全国十几大会议. 于是,我决定把宗谱里一笔带过的历史整理整理,以期宗谱下次续编时,还原历史. 叶公至入闽祖 沈诸梁叶公前(539—449),生楚灵王二年壬戌二月初六日申时,升仙惠王四十年壬辰七日初六日酉时。共生十八子:第九子章龙、光州固始令、居固始浮光山前。十三世迁安徽淮北,十五世迁河南信阳鸡公山,二十四世迁福州,二十五迁江苏,三十一世迁南阳雍州,三十四世迁河北瀛洲,三十八再入闽,四十二琅岐岛,四十三迁福清,五十八迁黄仑、六十三迁海丰。 众多谱序:游公后裔居建安和苏州。入闽始祖游公为叶氏二十四世,经过上查下对可作确认。公(268—384),生晋武帝泰始四年戊子,升仙孝武帝太元九年,永嘉二年戊辰(308)任福建建安郡司户,居福州三山。建兴二年314升中书郎。其子于356年迁江苏。仙游、闽侯一带尊游公为始祖。一千七百多年来,历经天灾人祸,游公的事迹、名讳在闽谱中失记,其裔分佈何方? 信阳鸡公山叶庙开祖 十五世:沂公,官泉剑太守,迁居信阳鸡公山。生四子:长凌(汝宁令),次簧(泉田牧),三海(军校尉),四樵(东河令)。 首次入闽祖游公 廿四世:游公号起字子瑗(268—384)寿116岁,308年任晋朝建安郡司户,314年升中书郎。由河南信阳鸡公山叶庙迁建安(即福州三山)。妣何氏,生二子:季元、贞元。(一为折重将军,一为苍梧太守)。公妣合葬福州象形山。 迁徙经历 综合以上各个村残缺记载和相传故事,基本上形成线索。先祖从叶县叶公算起,2500余年,有多少迁徙:1.光州2.安徽3.信阳4.福州三山 5.江苏吴县 6.雍州南阳邓县 7.河北深县 8.福建闽清县 9.仙游县 10.龟山岛 11.江西瑞金 12.宁都县 13.东莞茶园 14南雄保昌县 15揭西河婆 16紫金县 17陆河螺溪 18海丰公平 19惠阳淡水沙坑 20回迁海丰赤石大安榕树仔村 21赤石洛坑村 22赤石新寨村 23海丰梅陇大液树 24明末清初迁红草镇南汾村。千变万化,迷失本宗。 ▼ 根 深 叶 茂 万 代 芳 !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