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赣州“非遗”亮相江西 文化星光照亮传承之路

 叶氏农耕文化 2020-08-30

国 之 有 史  ·  家 之 有 谱

10月15日,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厅主办,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赣州各县(市、区)文广新局、南昌古玩城协办的“2016年第六届江西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展览赣州专场”在南昌古玩城博览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为期二天,主题是“让文化传承贯穿始终,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江西省文化厅副巡视员丁跃、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程明、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赖俊贤、南昌古玩城执行董事唐为华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此次展览共展出独具赣州文化特色的10项国家级,96项省级和市级非遗项目,包括活灵活现的赣州地方戏曲、粗犷质朴的赣州民间音乐、匠心独具的赣州传统工艺、色味俱佳的赣州客家小吃。展厅分四个功能区:非遗展演区、非遗交流区、非遗体验区、非遗宣传区。展演区上午下午轮番演出,交易区则摆放非遗商品,体验区则是赣州18个县市18个非遗展位,宣传区则是赣州非遗文化的图片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历史传承
赣南采茶戏


《搭船巧遇》

近日,赣州五龙客家风情园客家剧院的演员在为市民表演赣南采茶戏《搭船巧遇》。为更好地挖掘、整理、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自8月中旬起,该剧院每逢周五、周六均向市民免费呈上一台赣南采茶戏专场演出。

 

历史传承
信丰万隆李庄江头村“瑞狮引龙”

公元1575年,叶氏自明朝万历年间由南雄坪田迁入万隆李庄江头村,清道光二十六年,叶氏就已经有舞龙的习俗了。万隆李庄江头村叶氏的龙为五节布龙,长6.71米。叶氏为了将自己的龙灯与其他龙灯区别开,于是在五节龙灯的基础上加入了南派单狮进入到表演中。单狮由一人表演,即狮子只有狮头及用布匹做成的狮身。表演时狮子领头,龙随狮走,混合表演,故称为“瑞狮引龙”。


瑞狮引龙热闹非常

瑞狮引龙一般由12人组成。领牌人一名,也就是领队,持有“瑞狮引龙”的铭牌。铭牌的作用类似于名片,即是送富、送福、送吉祥到主人家的意思。表演前将铭牌放在主人家祠堂牌位前,以示对主人的尊重。一个单人狮,五个舞龙人,五个乐队。瑞狮引龙有35个表演动作,表演时用的伴奏音乐为状元红。

历史传承
传统医药:会昌客家药艾灸

会昌客家药艾灸是将点燃的药艾条靠近穴位,以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温经通络、活血逐疲的传统中医治疗手法。客家药艾灸是随着中原先民迁徙赣南,为克服赣南多瘴气而因地制宜产生的传统中医手法。因其成本低、使用方便、效果明显等优点,药艾灸治疗手法深受民间百姓欢迎,并一代代传承了下来,会昌药艾灸尤其显著,名医辈出,明代的肖九贤,清代的曹大河、许武英、文豹亭,民国的郑泰寿、吴世学等皆医术高超,名扬乡里。


采摘药艾

研究表明,药艾灸有温肌散寒、疏风解表;温经通络、活血逐疲;温中活里、强脏壮腑;温阴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阴阳、保健防病等功效。


颈部艾熏

会昌客家药艾灸简单实用,施灸方法有穴位艾灸、局部艾熏和全身艾熏等,一般用穴位艾灸,先针灸疏通经脉,再施艾灸,效果甚佳。施灸时离皮肤10—30mm,至皮肤温热发红。


研磨药艾

会昌客家药艾灸是赣南客家人因地制宜、因材施医的典型代表,是客家先民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价值。药艾灸是中华传统中医文化的代表,传承药艾灸对研究传统中医提供了典范;药艾灸是中华传统医药学的杰出代表,其对中药学有重要研究价值。

历史传承
传承中原古风宁都中村傩戏


中村客家傩,据现有资料透露部分信息,已有700多年的传承历史。几百年来,这习俗虽经风雨,却从未中断,“文革”中依然保持部分形式。其表演内容,包涵禳神祈福、傩节目表演两部分。其表演的节目相传有30多个,其中有不少大节目,现只能表演六个小节目。其表演形式,既有原始粗犷、热烈火爆的傩舞跳跃动作,又有戏曲中的唱词和道白,音乐是锣鼓伴奏,人声帮和。


中村傩戏表演剧照

对中村客家傩的抢救、保护、挖掘、传承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是以它深厚的客家傩文化内涵,承载着广泛的客家情结,是世界客家华人热爱中国,为中华腾飞出力的一个精神纽带;二是以它生动的表演形式和厚重的艺术内涵,是文艺创作源泉不可多得的戏曲“活化石”;三是以它厚重的人文内涵,是难得的旅游文化资源;四是以它折射透露出的客家人的生存、生活状态,对客家民系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历史传承
九龙山采茶戏

九龙山采茶戏是由起源安远九龙山的采茶歌舞《茶篮灯》发展而来。


妇女在茶园欢唱《采茶歌》

早在明朝,安远九龙山所产之茶“香清色碧而味厚”,声誉远扬,至清康熙、雍正年间最盛,九龙茶被取作贡品。安远九龙山是当时江南主要茶区之一,每年阳春三月,赣、粤、闽等各地茶商云集于此。茶女采茶时喜欢联唱《十二月采茶歌》,受当地马灯、龙灯等民间灯彩的影响,增加茶篮、纸扇等道具,于是采茶歌与当地民间灯彩相结合,演变成了歌舞结合的民间灯彩—采茶灯,也称《茶篮灯》。


路旁的采茶戏

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的演绎,汲取外界养分充实提高,由《茶篮灯》发展成为具有简单故事情节和人物的“采茶小戏”,表演时因为人物只有二旦一丑,所以俗称“三角班”,它是九龙山采茶戏最早的戏剧模式。“三角班”从山上到山下,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发展成为今日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戏曲--九龙山采茶戏。

历史传承
兴国提线木偶

兴国提线木偶流传在兴国均村一带,具有悠久历史。


木偶戏传人精彩表演

兴国提线木偶的历史渊源十分久远,业内人士一般认为木偶戏“起于汉,兴于唐,而盛于明清”。《乐府杂录·傀儡子》中载有一段有关其起源的有趣的故事:汉高祖刘邦在平城被匈奴王冒顿的大军四面围住,孤城危在旦夕。护军中尉陈平令工匠制作了很多木偶美女,再令士兵每天提线引木偶美女在城中孔穴之处走动,瘀氏以为城里美女如云,担心攻下平城之后,冒顿一定会选美纳妾,便下令退军,平城之围遂解。刘邦登基后,感念"木偶美女"于国有功,并将这些木偶作为国宝珍藏在御库中。到汉文帝时,乐府仿造傀儡,在宫廷演出,还作为迎宾聚会和敬神驱邪仪式,而后流传于民间。



提线木偶表演

在兴国均村一带流行的提线木偶,又叫吊线子戏。一般在祝寿、丧事、庙会、过年、闹元宵等重大民事和民俗节庆活动中,都会演出木偶戏。“一口道出天下事,两手拨动古今人”是对兴国提线木偶戏的丰富内容作了精妙的概括。

历史传承
崇义《三节龙》

《三节龙》是光绪年间便盛行在崇义县关田镇田心村的一种民间灯彩,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精彩纷呈的“三节龙”表演

当地农民把这种三节龙称为“泥鳅沾灰”,亦即形容三节龙舞动起来犹如肥短的泥鳅沾了香灰一般活蹦乱跳。“三节龙”比较突出的特点是:龙由3节组成,分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由红绸串成,龙头上绘有八仙、灶神等图案。4人执牌灯,牌灯上写明姓氏堂名。3个舞龙者站在仅有0.64平方米的八仙桌上,动作可分两种:桌上舞龙和地面舞龙(桌上舞龙有腾云驾雾、高车摇水、穿龙、团龙、左右舞龙;地面舞龙有举龙、参拜、龙摆尾、左右舞龙、行步舞龙、正面舞龙、穿龙)。三人轻捷自如地腾挪跳跃,舞动龙身,凌空穿插翻飞。其伴奏音乐充满节日的欢快,鼓点兴奋急促,曲调变化无穷。

历史传承
安远根艺:匠心铸就鬼斧神工

安远根艺又称根雕,是树根造型艺术之简称,它是以一定自然形态的树根为基本素材,经过人为的筛选、观察、艺术构思、加工制作而成为艺术品的一种独特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


著名根雕作品《两岸同根》

根雕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会利用树根制作日常生活用具。安远根艺是以客家文化为底蕴,主要利用灰树、檵木、红榉、荷树等树根为材料,经作者充分想象、巧妙构思、精心制作而成为艺术品的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独特艺术。特别是安远灰树根艺,自从著名根艺大师魏夫昌先生率先发现并深入研究后,灰树根艺在全国享有盛名。其人物创作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它以其独具匠心、妙趣天成的艺术感染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近年来,赣州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把文化遗产保护摆到了重要位置,纳入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新农村建设中注重保护古村落、古祠堂,在城镇化进程中注意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在“非遗”保护中注意保护庙祠、水系等相关文化场所和传播渠道。建立和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保护工作网络,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完善了“非遗”资料数据库,建立了一批“非遗”档案室和展示馆。广泛开展“非遗”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进课堂、进教材“五进”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打造了一批以获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八子参军》为代表作的具有赣州特质的“文化名片”,增强了(赣南)客家文化在海内外的知誉度、影响力和感召力。



[End]

| 传 播 · 交 流 · 传 承 · 发 展 |

🍃广东宋桂叶氏

🍃沙坑叶氏:南阳世居

叶县-海内外2300万叶氏后裔的祖地[视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