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沈阳北新区叶家窝棚

 叶氏农耕文化 2020-08-30

国 之 有 史  ·  家 之 有 谱

叶氏家族是在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从山东南府隶城县车家庄,随龙迁至现住地沈阳市随龙迁至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兴隆台镇大营子村叶家窝棚。当时叶氏祖先叶元福、叶元忱老哥俩属跑马占荒在此地搭建窝棚定居开荒种地。当时叶氏家族系属汉族,属镶黄旗,享受皇粮(免税)。现在叶氏家族已繁衍十代,由四口人发展到现在500多口人的大家族。沈阳解放前,全村有20几户人家,大多以务农为生。只有三家以据锅、据缸和扎条扫维持生活。叶家窝棚是远近闻名的“低洼易涝盐碱多、下点小雨就成河、春天翻浆地难种、秋天打粮也不多”的低洼地区。生活艰苦、贫困,过着糠菜半年的生活。解放前大部分前辈没有啥文化,老中华民国时仅有叶永露、叶永久、叶永全三人念过私塾。叶永福、叶永露、叶向荣等人共同商讨制定了叶氏家族辈数表。即20字“永、向、忠、孝、传、喜、尔、福、庆、连、广、学、家、国、振、万、世、富、贵、全”的辈数表。传为至今,现在叶氏家族都按此表起名字。一世祖故后,两世祖叶元忱在村北及村东,分别建两座墓地,即北坟和东坟。北坟大约占地两亩,东坟三亩。前辈故后均葬于此地。文化大革命期间该两座坟均被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