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元祭祖系列之:烛光

 叶氏农耕文化 2020-08-30

关 注 叶 氏  ·  了 解 叶 史

烛 光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每一个人人生旅程常油然浮现的遐想。

自古以来,这个一连串的疑问,同样困扰着哲学家、宗教界。直到今天,还有很多的人在暝思夙想,百思难得其解。

自然界,水火方生未艾,动物老死,续后未灭;植物枯朽,春来催又生。

人,一生几十个寒暑秋冬,人与人,卿卿卯卯戚戚,里里外外亲亲欢合;而后,谁都必然走生老病死这条路。人死如灯灭,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一切如梦幻。佛家说“归空”;然如露又如电,哲家说“物质不灭”;世人说“先人永在、精神不朽”!

精神是什么?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曾说:“在人类的精神领域中,一直有一种死而复生的力量存在。因为总会有那么一丝耀眼的芒从人们心中燃起,而且无论这个世界变得多么黑暗,这光芒永远不会熄灭。”

光芒何在?古往今来,中方西方所谓极乐世界、上天堂、得道成仙等,是神明把人死后灵魂的芒,导向天堂、引向极乐世界而得道成仙。但这等说法都是云雾缭绕的传说,摸不着,看不见,终究不能说服芸芸众生。这种芒怎样出现的?关键节点上的一个导向肌――烛光!这一重要前提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众所周知,我们每年清明时节到父祖茔坟前,或走进灵堂的神位前,点然蜡烛、举起祝香、奉献“金银”祭拜我们先人时,总会思绪万千,诚心地祈祷先人,在烛光的照引下,倘佯驱前,享赏供奉的佳肴贡果;护祐膝下子孙安康昌达!这种虔诚意念和先人享赏情感,靠什么融合?烛光!以烛光引导先祖之芒,从而促成芒与烛光的感应;这种生者与灵魂的意念感应,有时还会出现在人们的睡梦中……,这就是文学家笔下的芒!

孩提群里,周围前辈中,不乏有智有识者,常给少年讲述世间美好的故事时、读史书,每当看到动人的事迹时、阅传考谱,我们欣然祖先开创的业绩时;总会令自己兴奋不已,由此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激起自己对祖先的感激、崇拜――由向往学习作为一种动力。于是,就有后人胜过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传奇!这种力量是怎样产生的?

感人的事迹是一种动力,传递到人们的思想领域里,又是一种精神;

感召是一种力量,是赋予人们精神奋发的动力,光芒由此而焕发!

每当我们翻开谱传,查循我们的先辈一路怎样走来时,不难发觉,在我们先人的谱传里,潜在着熠熠芒光!当这种芒光映入我们眼眸时,先祖们的一行行、一列列名字的身影,跃然谱传间,融入我们的脑海里。我们不无感怀:先祖虽往,讳号永在;虽不见其身,然名号历显于墨迹形影间,令人肃然起敬!这种影,是芒,是光,是先祖们精神的存续。这种精神上的光芒,映在祖先们的谱传上,正是光芒之折射。……

于是乎,回忆起人生。人生,概而言之,分三大历程:儿童喜乐园,中年赴战场,老人走向坟场。童年少年乐园里的人生短暂,一晃而过;青年壮年,有的拼搏奋进,为着生存如临战场,老有所成,集裘遗后;有的如庙里比丘,晨钟暮鼓混度,很快消失了;有的仕途钻营,愚极嗜财,金钱伴人世成罪恶;进入老年,人缩影斜,界临西山;有志发挥余热,继续奋进,老骥伏枥,志在不舍;有的籍生平历练,总结人生,留给后人以经验教训。贫者无奈潦倒,富者有的心生慈善,关爱公益;有的躺在满以为终身的财富里,­…但最终都是同样的结局――人死成灰,归空。

人生,就是这样,白驹过隙,来也憧憧,去也憧憧。怎样把握人生,使之从“没意义”到“有意义”而不虚度?又怎样从“悲观”转为“乐观”?甚至有的还嫌不够,还想“向天再借五百年”!

“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活得快乐,无忧无虑的毕竟是斗升小民。民间不乏智者,用简单家记谱传,解人生往复循环、释千年不泯疑问:

我是谁?人们萦于思的这个心问,追究其实简单:只要用自己的姓氏、名字,就可以解惑――姓氏和名字是有来源的,即“坐不改姓行不改名”。因姓氏是一个人特有的终身符号,大多有历史、血统、辈分、希望等多重含义。有了姓名,就知道你是谁,在整个家族脉络中处于什么位置。人们常问:你是谁?其姓名符号就是你的象征和标示!

我从哪里来?翻开谱传,你就可以发现你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祖父母的祖父母……,沿着世系图,穿越时空,一个个往上寻查,最后可追溯到最先的源流!人们常说,大家都是炎黄子孙,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都是一个祖宗派传的。人们表示彼此间的亲热,关系的密切时,往往说: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祖先同一屋橼下一起长大的。有血缘关系,是亲缘,叫同胞。

凌云葉氏逾千年历史,世序大多处在35~40代继往开来进程。始祖迅公世序延续于今,清康熙二十八年谱系,几乎可查循到第26~27世代的序续。

始祖迅公父辈以上,经二三年的不断稽考,比照、甄别省内外谱系,已拨解叶公嗣后世代脉络、先人南迁线路图。据史籍析出叶公上祖沈尹氏之由来、神农、炎帝之后姜、吕、虞丘氏至沈尹之转化、出自的大致脉络。至目前为止,我侪见到的我宗我族及至叶氏最为客观、可信度较高的一牒谱系世序!征祥辑入《凌云叶氏传记》。这是叶氏研究者、世叶总谱编制专家想解而难解的宗源历史问题,又是整个叶氏大宗惟一一份弥尔珍贵的遗产,是叶氏之幸哉!

由此,可知我身之所自、凌云叶氏之续世、古濑叶氏之由来、南迁先人转转、世代承上启下与各自时代衔接合理贯通!我们萦绕思绪里欲望达到的“我从哪里来”?传记将给你圆梦寐里的遐思!

我到哪里去?人们说,人生路,在脚下,自己走!苍天下,野茫茫,向何方?先人已往,而于我侪,在今天,在明天,是坚守家乡父祖建立的根据地,承续香火,续世百年、千年,江山永固……;或是出门远走他乡,开拓一地,水土他乡,生男育女,传宗接代,拓支展葉,世代绵远,成蹴一方之祖……

不管留守家乡,或走向异域他国,在将来的路上,人生最终不可避免地出现同样一种结果,人在人生的路上,走着走着,青年、壮年、暮年……。

每个人,少年时,年年清明节,给先人祭扫坟墓,悼念,以示对先辈的缅怀;壮年老年时,隆礼送父母上山或归咎灵堂,尽义尽孝,无不悲伤;老龄垂暮,有如日薄西山,将黄昏;也似入秋冬草木衰黄。借着时光,谱碟翻翻,年轮局限,知然归宿。于是,老来病死,天之常理,不以人之意志为转移,这就是人去的地方――永远。

人之死,肉身腐,或化为灰,我自不复存在;然哲家说“物质不灭”,佛家说“精神不朽”。于是,归去来兮,后人祭拜,烛火光照,世代如是,薪尽火传,世代永续,伊始往复更替,这就是人轮的轨迹……。

祖先崇拜是中国人特有文明,具名实在;重要的是血缘关系得以延续,这有赖于婚姻的作用。敦伦是上以事宗庙,下以继世续香火,做到金炉不断千年火,玉盏常明万岁灯。通过对祖宗的崇拜,使后人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责任,祖宗观念之建立,使人们有了人生寄托和精神信仰!

万念从心,心事万物。一种观念,决定一种生活方式,决定一种人生意义。西方人没有祖宗或宗族观念,他们认为我就是我,是以我为中心的世界;在中国,鉴于数千年的传承,承前启后,不断开枝发葉是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行程,因而,人生旅途的时机必须把握好!

世代老祖宗,充满智慧,用简单的谱记家传,留给后人,世代传续。其告示后人:必须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敦伦有我。如果把一个家族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自己现在是枝叶,将来就是树干和根,象接力赛的选手一样,你负有传递家族生命和价值的重任,不仅为自己活着,更重要的是:对上要对得起列祖列宗,对下开辟出千秋万代。

凌云叶氏先祖,相地堪舆择脉,心系后人:来日风声水起,人丁兴旺、栋才辈出!这是先人千百年来的心声!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理念。

凌云叶氏历经千年风雨,毅然屹立!始祖迅公一身一家,续世有序。踪公祖祠建于福地,五世至十三世东房世居凌云堂,成就宋代辉煌,后嗣衍展八闽粤浙;十八世真保公建现祖祠;子孙播衍十二乡及至海外,跻身南安众氏之著姓;清初进士公满城宦归,祖宇将近200年濒临倾坠,发动族议修缮!当房进士宅邸祖祠,建于清初康熙年间,派嗣子孙传衍,遍布凌云三乡高田九畹及天山太山部分;随着时代的步伐,家族不断繁衍,扩展港澳台;南洋诸国及至五大洲!自成南安凌云叶氏宗族的参天大树!

国有史,方有志,宗族具谱传。参祥谱传史实记载,历历记载着宋元的辉煌,清朝民国近现代的达贵。宗裔无不感怀,崇尚宗公祖德,驱动着卧牛不眠千年葉。宗族,是凌云叶氏的核心;先祖,功德无量,泽披世代。这是宗族不断壮大的动力!集束凌云千年发展史归结:心怀宗祖基业者,后世必昌达!

祖遗家庙,先祖精神驻在,世代呵护,烛光永续,光照后人奋发,润心无声,同胞根脉,千秋万代,复兴在我心!有志者,事竟成,海内外归心于祖;有心人,天不负,尚云山立壮志,在斯年!

据此,回归传统,匡复祭祖,举起我们的香烛,以烛光寄托对先祖的感戴!感恩先祖,弘光先祖不朽之精神,光芒昭示后人,标杆立影,汇成凝聚力,宏达、开拓、奋进、致远,光大鸿兴于将来。

朱熹诗: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传统文化似一江春水,树立理想,明确方向,顺水行舟,人生的、宗族的艨艟巨舰就会带领族人直挂云帆济沧海,誓为凌云立壮志,共拓朝天上金刚,当在今朝今世!

葉水平

书于丁酉中元

叶氏五服吊线谱

福建凌云叶氏世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