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阳举行叶剑芝先进事迹报告会

 叶氏农耕文化 2020-08-30

助 人 渡 己 ◆ 和 谐 进 取


精选回顾

我姓叶,我自豪!

关于江南始祖望公南迁1820年秋祭大典的通告

各地叶氏字辈总汇

叶氏第一祠:大冶叶家坝叶氏宗祠

❤叶县-海内外2300万叶氏后裔的祖地[视频]

天下叶氏一家亲:叶氏之歌,牵手你我!


岳阳举行首届忧乐精神典型人物表彰暨叶剑芝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树学精神标杆,传递精神力量,凝聚精神共识,为加快岳阳发展汇聚强大的正能量。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忠雄,市委副书记李爱武,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熊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娜,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谈正红为受到表彰的10位典型人物颁奖。

报告会上,叶剑芝、徐深根、易强、李初开等4位报告团成员分别作主题报告。他们通过讲述叶剑芝同志思想、工作、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示了叶剑芝同志的扶贫情缘、为民情结和惠民业绩。报告感人至深,台下掌声不断。

认真聆听报告后,胡忠雄深有感触地说,此次会议既是一次忧乐精神的典型人物表彰会、先进事迹报告会,也是一次“两学一做”的成果展示会、助推发展的动员会。忧乐精神是中华文明的思想瑰宝、湖湘文化的重要基石、岳阳人文的鲜明特质,要以学习典型为契机,自觉践行新时代的忧乐精神,为加快岳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胡忠雄指出,弘扬忧乐精神,必须坚持忠诚为先。要忠诚于信仰、组织和事业,把忠诚刻印到岗位职责上,体现到事业追求中,沉淀到日常生活里。弘扬忧乐精神,必须坚持民生为大。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民办事、替民用权、让民做主,把老百姓期盼的、认可的、受惠的事抓实、抓好、抓成。特别是要带着责任和感情,把扶贫工作做得有温度、暖人心。弘扬忧乐精神,必须坚持忧患为贵。要忧发展短板、改革瓶颈和稳定隐患,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弘扬忧乐精神,必须坚持担当为要。要为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担当、为实施“两大战略”担当、为推进“四大会战”担当、为落实“四个十条”担当、为弘扬“四种精神”担当,奏响加快岳阳发展“最强音”。弘扬忧乐精神,必须坚持清心为本。要知敬畏、知进退、知得失,在付出中升华境界,在奉献中享受人生,在淡定中品味幸福,在平安中感受快乐。

李爱武主持会议并宣读《关于开展向忧乐精神典型人物叶剑芝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她要求,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知行合一、认真践行,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马娜宣读了《关于表彰岳阳市首届忧乐精神典型人物的通报》。

"他总有操不完的心"

平江县扶贫办主任叶剑芝二三事

2010年10月30日,叶剑芝(右二)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项目现场。

乡亲们缺衣少食,他忧心;住房破旧,他担心;脱贫致富,他操心。扶贫路上,平江县扶贫办主任叶剑芝跋涉了17年。

9月10日,星期天,叶剑芝来到平江县南江镇阜峰村、高坪村,察看灾后重建工作。“村里底子太薄,重建困难大,他得同村干部好好聊聊。”县扶贫办司机钟俊对记者说,“他没有周末的概念,他总有操不完的心。”

雨夜救乡亲

党员干部一定要有忧乐情怀!

6月30日,特大暴雨突袭平江,山区告急。正在出差的叶剑芝心里一紧:住在土坯房里的群众危险!他马上发令:“扶贫办全体工作人员赶快下到贫困村救灾!”他当即冒雨赶回平江。

叶剑芝马不停蹄赶赴受灾最严重的童市镇大糙村,会同扶贫队员和村干部,一户不落、一人不少地转移群众。

夜幕降临。他拄木棍,打手电,拨荆棘,艰难到达半山腰,发现一户人家的土坯房墙脚已被暴雨洗空,屋里老人、小孩惊慌失措。叶剑芝和同事发现一户,转移一户,接连转移了5户。当晚,这5户中有3户房屋倒塌。70多岁的吴奶奶说:“我们的命都是叶主任捡来的。”

随后,叶剑芝又赶到大洲乡太平村,一直忙到深夜。

寒冬送温暖

百姓为上,扶贫干部要忧乐贫困户的衣食住行!

2001年冬,叶剑芝到三市镇淡江村走访时得知,有一户人家,儿子病故,儿媳改嫁,老两口带着孙子,一家3口身上没有一件棉制品,吃饭都成问题。

叶剑芝买了25公斤米、10公斤油,让妻子买了全套小孩冬装,把家里较新的棉衣棉裤都打包好,送到他们家。

叶剑芝了解到,海拔500米以上的乡村每年都会被冰雪封山两三个月,而这些地方还有许多贫困户冬天穿不暖。他便组织扶贫干部进社区募集衣物,又将收集到的衣物洗干净、消毒,然后一一送到有需要的贫困户家。在他的带动下,很多干部、居民纷纷自发把较新的被子、衣服等送到贫困户家。

助农养蜜蜂

忧贫困户,一定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叶剑芝常说:“光靠送棉被送米送油不能解决问题,还得要让贫困户有致富之道。”长寿镇汤塅村宋三元2011年胃病手术后,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叶剑芝多次给他送去救济款,总觉得杯水车薪。

一次,叶剑芝闲聊中问宋三元:“你有什么特长?”

宋三元说:“我帮别人养过蜂,可自己没有本钱。”

叶剑芝当即掏出2000元给宋三元:“你赶紧动手,这里是个养蜂的好地方。”

宋三元从此专心养蜂。几年间,最初的10箱蜂已经发展到了200多箱,每年纯利5万多元,并于去年脱贫。

宋三元决定还钱。叶剑芝说:“不要还。你脱贫了,我就高兴。”

千里接乡亲

2005年,叶剑芝组织开展对口劳务输出,培训了700多人,其中37人进入宁波市北仑港工业园工作。叶剑芝给他们留了电话:“有困难,请找我。”

除夕临近,三市镇淡江村的徐桂英哭着给叶剑芝打电话:“我们买不到票,回不了家。”

叶剑芝租了一辆面包车,凌晨5时就出发。“因为路不熟,11个小时车程走了17个小时。”叶剑芝将他们一个个接回来、送到家后,他才安下心来。

就这样,全县21万贫困劳动力经培训后走出大山,每年赚回30多亿元的收入。

平江县政府一位负责人这样评价叶剑芝:“他年过半百,仍然充满工作激情,难得。这只能说明老叶忧民之深、爱民之深。”

■短评

叶剑芝从事扶贫工作17年,始终将百姓冷暖挂在心头,始终忧虑百姓的苦难。山村的土坯房、百姓床上的薄被,村民的脱贫就业,无不让他牵挂。他以拳拳爱民之心,诠释着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忧国忧民”的形象。这样的党员干部越多,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就越好,党领导的事业就越兴旺。

叶氏百科网

叶 氏 族 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