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轺究其为何物

 中医馆0948T 2020-08-30

​【今日医话】疑团千古,解之一旦

《连轺究其为何物》

古人云:“百闻不如一见"。医圣张仲景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专治瘀热在里,身必发黄一证,一千多年来历代医家对方中“连轺”一药,争论不休。有认为连轺即连翘根;亦有直释连轺便是连翘;还有的说古用连翘根,今人当用连翘等等,见仁见智,无可适从。

15年前,曾福海老师在陕西省商南县业医时,遇一老翁,姓徐,名医顺。喜读陈修园《医学三字经》,而尤擅长以草药疗疾,远近驰名。一日,一女10岁左右,随其父求治于徐。但见少女发热、目黄,身黄如橘子色。徐遂令其父采山中连翘根,每日一大把洗净,煎汤分2或3次,让女服之。余闻之,疑而不信。7日后,父女又来求徐,但见女热退黄去。问其父服药几何?日:女仅饮七大把连翘根煎剂。徐嘱,连翘根不再煎服,宜用一二把山楂、 神曲煎服,连服3-5日善后。时逾3个月,出诊路过少女家,特去追访验证,但见少女正在屋内字习功课,其母谓非常感谢徐老医生云云。余方确信连翘根治瘀热黄疸之功效,此后,每遇黄疸而属阳黄者,常在辨证立法处方的基础上加一味连翘根,屡获捷效。有云“不为考证费功夫,但从疗效定取舍”。仲景所用之连轺本是连翘根其效不逊,可惜后世及近时却很少有人注意,市场亦无售此药者。特以所见告诸同道,以济世人。

                                2020.8.30


難經·經脈診候13


十三難曰:經言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者即死,得相生之脈者,病即自已。色之與脈當參相應,為之奈何?


然:五藏有五色,皆見於面,亦當與寸口、尺內相應。假令色青,其脈當弦而急;色赤,其脈浮大而散;色黃,其脈中緩而大;色白,其脈浮濇而短;色黑,其脈沉濇而滑。此所謂五色之與脈,當參相應也。


脈數,尺之皮膚亦數;脈急,尺之皮膚亦急;脈緩,尺之皮膚亦緩;脈濇,尺之皮膚亦濇;脈滑,尺之皮膚亦滑。


藏各有聲、色、臭、味,當與寸口、尺內相應,其不相應者病也。假令色青,其脈浮濇而短,若大而緩為相勝;浮大而散,若小而滑為相生也。經言知一為下工,知二為中工,知三為上工。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八,下工者十全六,此之謂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