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锚头鳋寄生时,鱼常跳出水面,呈烦躁不安,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晚上,听到鱼在水面上啪啪直响。刚开始寄生到鱼体上,虫体很小,犹如针般大小,当锚头鳋寄生时间较长后,锚头鳋自身又会附着一些藻类和原生动物,就像披了蓑衣一样,所以有的地方根据这些形状又叫针虫病或是蓑衣虫病。 锚头鳋除了寄生在体表,还会寄生在口腔,如鳗鱼。关于锚头鳋的危害,众说不一,有人认为一条三四斤大的鱼就是身上长几十上百条也不会死鱼。个人觉得,只要20%以上的鱼有两三条锚头鳋,就有死鱼的风险。尤其是在高温季节,锚头鳋繁殖相当快,往往一个礼拜前还只是少部份鱼身上有红点,可一旦外界条件适宜它生长,如温度在20-25度,会在短短几天之类让大部份鱼寄生上锚头鳋。因为每条寄生在鱼体上的锚头鳋尾巴后面都有两个卵囊,每个卵囊都装有几十到几百粒不等的卵,一天24小时不断的往水体里排卵,稍加观察就会发现,它几分钟就会向水里排一粒卵。这些卵在水温适宜时,那也是生长速度惊人,25度左右的水温,2至3天就可以蜕五次皮,从无节幼体变成桡足幼体,特别是花白鲢身上寄生的多态锚头鳋,从第一桡足幼体变成第五桡足幼体,又只要3到4天,所以说当有一条鱼上有一条锚头鳋,那5-7天后只要全部成活,那就变成几百条鱼都有锚头鳋了。 锚头鳋分童虫、壮虫和老虫,在众多杀虫药中,因为锚头鳋把整个头部已深深的埋入鱼体的肌肉之中,药是很难把壮虫杀死的,能杀死的是童虫。老虫也不必去杀它了,因为锚头鳋的寿命夏季水温在25-37度时,只有14-23天。蜕皮就花去了它三分之二的生命,那在鱼身上寄生的时间也就只有7天左右。以往要把锚头鳋全部杀净,要用两到三次药。好一些杀锚头鳋的药,药效能连续有效时间达到5-7天,把所产生的童虫都杀灭掉,那就能很好的达到杀锚头鳋的效果,在好多杀虫药拿锚头鳋无效的情况下,有两款新药锚头净和鱼虫安,能达到相对理想的效果。如果特别严重,保险起见还是用两次,间隔5-7天,水温低时间隔天数延长。 还有一些针对锚头鳋特点总结出的方法,一是对养殖品种进行轮换,避开容易寄生锚头鳋的品种;二是套养黄桑鱼,有资料上说黄桑鱼要吃锚头鳋的幼体;三是减少水体中的有机质(生畜的粪便),有机质就是锚头鳋生长的乐土。 |
|
来自: 新用户5488A7GH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