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期水霉病治疗,找准诱因是关键

 新用户5488A7GH 2020-08-30


这是拍的病鱼的照片,体表有白色的一层附着物,相较于健康的鱼对比明显。鱼在水中游动缓慢,头部浮于水面,呈现出缺氧浮头症状,体色相较于正常鱼发黑。养殖户们当时怀疑是水霉,用了较长时间的药,死鱼仍然没有减少。且水质较差或是透明度低的水体,死亡率相对更高。

这是从水里捞起来刚死的鱼,体表有明显的充血发炎现象,据此怀疑水霉是继发性感染,有可能是寄生虫引起的外伤所致。

于是刮取了鱼体表的粘液,镜检时发现有大量的的口丝虫。


这是低倍下所拍的视频

因为虫体呈波纹运动时相对较慢,容易观察;当呈滚动时,运运极快,不易观察。这是在高倍下所拍的照片。可以看到虫体呈扁平的近似椭圆状,虫体一侧稍厚,稍薄的部份具有一定的透光性。通过现场查看的情况是,小鱼和底层鱼死亡的更多,底质差,水较肥更易发病,水质较好的水体虽然有部份口丝虫寄生,但没有发生大量死鱼。测的水温是16摄氏度,也正是口丝虫发病的最适水温12-20摄氏度的范围。当鱼体表有大量的寄生虫寄生时,单纯的施用防治水霉的药,而不去处理引发水霉的诱因,所以之前的治疗没有效果,死鱼没有得到控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