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在侵蚀养鱼人的利润(三)

 新用户5488A7GH 2020-08-30

在养殖中,饲料投入的成本占到了整个投入的70%以上,所以养殖管理中,最为核心的就是饲料投喂管理。无论是饲料厂的业务员,还是鱼药企业的技术员,假如他足够的优秀,他是会主动去甄别客户的,不是什么样的客户都当成合作的伙伴。比如有一类人,天天坐在桌子上打牌,随便找个大爷看管下鱼塘。想起了,搞到很晚才去喂鱼的这类人,是很难把鱼养好的。因为投喂管理流失了部分养殖效益。


涉及到饲料,那自然会关系到投喂什么样的饲料,首先是浮料,还是沉料,饲料蛋白,粒径大小。这些都应与相投喂的鱼种相匹配。有时可能还有好几种鱼种同在一鱼塘里,这里还会涉及到不同种饲料与粒径的搭配投喂。从开始吃料的苗种开始,遇到第一个问题就是驯化,让其形成条件反射,有规律性的吃食,可以调节鱼体内消化酶的分解,提高消化吸收率。驯化的基本方法,就是定质、定量、定点、定时的四定原则。促证饲料的品质,不过期,不发霉,不投喂过量,让鱼保持一定的饥饿感,在固定的地点,在同一时间段内投喂。

当苗种转入大塘进入成鱼养殖时,由于饲料吃食量大,料台选择在哪里,以及投料设备的选择都有要求。我看到很多养殖户的投料台位置的选择,都是在方便自己,要么是在管理鱼棚的面前,要么就是方便拉料的路边。至于料台水深是否合适,环境是否有利鱼于鱼儿安静吃食,是没有考虑进去的。当鱼塘面积大,鱼多时 ,在岸边用投料机投喂,有时也有局限性,对于岸边水浅容易导致料台周围溶氧不够。大量鱼吃食后,头在水面上要一冒一冒一段时间, 不利于鱼的生长。此时根据鱼塘面积要么匹配更多的抽料机,要么改成风送式投料机,把料投至离岸边更远的区域。


随着不断的投料,鱼在一天天增长。在苗种阶段,可能一天会投到五至六次,但进入成鱼养殖后,投料的次数会有缩减。一般会在三到四次,对于草鱼养殖,我是主张一天投喂四至五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投喂次数越多,草鱼养成大肚皮的机率越小。同时,鱼天天在增重,每过一段时间,投喂量也要相应调整。美国大豆协会曾发表过如何增加饲料投喂量的理论方法,就是每间隔一个周期都要调整投喂量,第一天让其吃饱,后面按这个量的九成投喂。

在一年四季的投喂管理中,受水温天气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落实到每一天的投喂管理,其实都是不断变化的。这些其实都是在变化中寻找规律。比如一天中什么时候开始抽料最佳,当然是溶氧高于4.5毫克每升时,饲料系数较低时最佳,那么这个时间点,根据水质水温情况,大约是在天亮后1-2小时。而为了防止极端天气带来的危害,什么时间抽喂一天中的最后一餐?建议在太阳下山前一个半小时。当在梅雨季节,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提前到太阳落山前两到三个小时,则是最佳的。

使用鱼康芽孢原粉前后效果对比

很多投料机都有定时定喂功能,其实我们还是强调投料时还是要有人进行巡查,观察鱼的吃食情况,当鱼有发病迹象时,或是气候变化影响时,最先反映就是在吃料变化上,及时发现,调整投喂量,对症处理,防重于治。另外就是每次投料时间不宜太长,控制每次的投喂时间,在投料机匹配足够的情况下,每次投喂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最佳,同时投料前,把投料机空开几分钟,等吸引足够多的鱼过来,等鱼的肠道内已经分泌部分消化液时,再投入饲料可增加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