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喂出的肠炎

 新用户5488A7GH 2020-08-30

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有许多养叉尾鮰、江团、黄桑鱼等无鳞鱼就开始发病,而这些鱼之所以发病,就是和饲料的投喂相关。一方面是在不该停料时停料,二是不该大量投喂时大量投喂,没有根据鱼肠道内消化酶的特点进行投喂管理,最后导致了肠炎,免疫降低,最后引发疾病死鱼,下面就个人这些年总结的经验分享与你。

鱼在大量吃食时,其肠道内的正常水温应该在20度上下,此时肠道内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活性。昨天我们写了干酪乳杆菌,这个菌也就是在鱼的肠道内帮助消化吸收的活菌,如果发现鱼吃食不好,或者为了预防肠道发生炎症,引起肠套叠,就可以在饲料里定期添加,按一袋添加50-200毫升。

而在冬天,有许多养殖户看到鱼不怎么吃料,就干脆停食,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可取,一旦一点料都没投时,鱼肠道内消化食物的菌群会受到抑制,鱼体掉膘,免疫力会降低,鱼在开春后相对疾病多发。由于一时间没有投料,所以鱼恢复到正常投料的时间间隔会拉长,这些不利因素都不利于鱼的生长,正确的办法,即使在冬天,也应该保持一定量的饲料投喂。保证鱼不掉膘,还能保持鱼的抗病力不受到影响。

而随着温度升高,鱼的吃食会增加,按科学的测算,当水温达到二十度以上,鱼肠道内的水温稳定到18摄氏度以上时,鱼的采食量可达正常采食量的60-70%,此时按正常投喂量的一半投喂,即可满足鱼的摄食,也不会造成饲料的浪费。但是有许多人看到投喂饲料后,还有大量的鱼在料台附近等着喂食,于是就增加投喂量,对于像草鲤鲫这些鱼种问题不大,但对于像江团、鲟鱼、叉尾鮰就可能会出问题,这些鱼的共同特点就肠道短,有胃,一旦采食过多,肠道内没有足够的消化酶去消化饲料,就容易引发肠炎。所以科学的办法,就是控制投喂量,在饲料里添加免疫多糖、干酪乳杆菌和保肝的药品,定期投喂,可安每十天,投喂四至五天,每天一次。

是成都鱼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水生动物执业兽医师,父母养鱼,受家庭影响喜欢水产养殖这个行业,所以大学选择了水产专业,毕业后十几年也是一至在从事这个行业,写有微信公众号“养鱼经”,请您关注并转发朋友圈。广告,成都鱼康诚邀鱼药代理商,电话15196661233,微信同号。          

http://678s.taobao.com          https://shop63512687.taobao.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