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杀虫也可内服,能在肠道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外泼

 新用户5488A7GH 2020-08-30

我们的有些消毒药,本是开发出来浸泡的,现在却大量的在外泼使用,显然销量是上去了,但具体效果怎样,却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同样,有些虫,能通过内服杀虫的,就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对整个养殖水域外泼去杀虫。杀虫药是有一定副作用的,且很多杀虫药对作用的目标是不具有选择性的,往往是把害虫杀了,同时也把有益的轮虫、藻类也杀了。同时考虑到残留、毒性等副作用,对水环境也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杀虫之后,精养塘,我们建议最好进行解毒,但解毒又会增加用药成本,对比来,对比去,当有些虫,能通过内服杀虫的,那就最好选择内服,即节省了药钱,同时还保护了养殖水体。

那么哪些虫是可以通过内服杀的呢,首先,就要了解内服杀虫药的作用原理,从成分来看,内服杀虫药大多数药的主要成分是吡喹酮、盐酸氯苯胍、阿苯达唑、地克珠利,以吡喹酮为例,是属于异喹啉吡嗪衍生物类驱杀虫药,它是通过阻断虫体糖的代谢、使虫体内糖原分解和耗竭;与虫体表皮膜的磷脂相互作用,通过改变细肥膜的通透性,导致结构的损伤驱杀寄生虫,对线虫、绦虫、蠕虫、血内寄生虫均有作用。比如常见的肠道上的棘头虫、九江头槽绦虫,对三代虫、指环虫、伪指环虫也有作用,只是用药剂量要加大,在试验中,按10ppmI浸泡8小时以上,可杀死80-90%。

生产实践虫,比如有时会发现鱼的眼睛外突、红肿、晶状体混浊或发白,就可以考虑寄生虫引发的可能。如复殖吸虫寄生在眼部,当吸虫的蚴体寄生到眼部后,会引发眼球基部的炎症,引起眼球充血、外突,肉眼看上去就是鱼的眼睛突出、发红。确诊可通过采集眼球内液进行镜检。再如,绦虫,对酸碱度十分敏感,用酸度达到3.8的干酪乳杆菌,按80斤饲料拌2.5升,在上午投喂,可以驱除草鱼肠道内的绦虫,只是这个办法我感觉不是很人道,绦虫在草鱼的肠道内死不了,就乱窜,最后通过排泄把绦虫排泄掉,草鱼才会得以安静下来,对于塘内有上万斤草鱼的鱼塘,草鱼群舞场面也很是壮观。干酪乳杆菌驱绦虫,纯属意外发现,书本上没有记载,老师也没教,到目前为止我收集的案例也不多,所以还不具广泛代表性,只是今天写到这里当作一个素材写出来,对用于肠道绦虫特别多时,建议可以试试。(待继)

广15196661233

http://678s.taobao.com          https://shop63512687.taobao.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