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不起来怎么办 水肥不起来,一定是有原因的,要么缺乏氮磷钾,要么缺乏微生物,或是缺乏多样性的稳定藻类。那一般来说,肥水困难大致有哪些影响因素呢?现例举一些因素供大家参考。 1、引进的水源或大雨后流入的外源水,藻种数量少;缺乏藻类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盐。可适当补充磷肥和钾肥,配合促藻素如活藻素使用。 2、经常过量使用消毒剂和杀虫剂的池塘,水体药残、重金属含量超标且藻类和微生物少,导致水难肥。可用水体解毒护水宝处理。 3、水PH 值过低或水的硬度太大,不能提供充足的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此时补发酵碳源显得尤为重要。 4、水体里的浮游动物太多,如轮虫,卤虫,桡足类,将塘内浮游植物吃掉,导致水质清瘦,肥水困难。当水体里以上动物过多时,一是傍晚可沿池边施入杀轮虫的药局部杀,如轮虫灭无踪或车轮指环杀,当特别多也可白天全池杀。 5、水中繁殖有大量的青苔,如刚毛藻,浒苔,沟草等,竞争抑制了单胞藻的繁殖和生长。此时可用灭苔草安或是蓝色精典针对有的区域外泼。 6、水体中缺少微生物,营养盐类无法分解成小分子的多肽让藻类吸收利用。此时建议兑水外泼鱼康芽孢原粉,水深一米50克,根据水体透明度间隔五至十天,选择晴天上午兑水直接泼,水深超过两米按每亩水面100克使用。 7、底部形成有泥皮的池塘,水体中的营养成分被泥皮吸收从而导致肥水困难。此时可用改底药,如底改黑霸王、底改片,也可以用分解底爽加解毒底加氧。 8、近来连续的阴雨等不稳定天气,光照不足,藻类生长繁殖速度慢。 9、池塘自身保肥、蓄肥能力差,导致肥水困难或水肥后短时间内恢复原状。适当减少滤食性鱼类的存鱼量,或是少量多次的的补充碳源加乳酸菌、活藻素可起到稳定藻相的效果。 10、水体中悬浮物过多,造成水体浑浊的池塘,浮游植物生长的光照和营养受到影响,也会导致肥水困难。此时可选用解毒混浊清、净水灵增加水体透明度。 总的来说,施入有机肥能延长水体肥度的持久性。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将有机肥进行发酵处理,比如用酵素或是饲料发酵剂,一吨有机肥施入一至两公斤,如果条件限制,也可直接施入池塘,和芽孢原粉轮流使用;引入周边池塘含藻丰富的水体,搭配营养全面的肥水产品,如氨基酸肥水膏和藻种,进行肥水;还有当水体过酸后也很难肥水,施用适量生石灰中和酸性水体后水一下就肥起来了;有些时候又可能是缺乏促进食物转化的乳酸菌,当把乳酸菌加上碳源,很快水又肥起来了,所以,当水肥不起来,一定是有它的原因的,只有找对原因,那就一定把水肥得起来。 有些人认为芽孢杆菌是瘦水的,耗氧的,所以就推荐养殖户不用芽孢原粉,而是使用不耗氧的乳酸菌、EM菌。当然在天气不好 ,鱼有浮头时可以选用,但如果做常规的水质调节,这样用显然就欠妥。 众所周知,乳酸菌、EM菌是只能分解小分子的有机质,而要分解有机质最为快速的却是芽孢原粉。如果丢了西瓜去捡点芝麻,让鱼塘里大量的有机质得不到及时的分解,最终会累积成一个定时炸弹,迟早一天会在天气不好时爆发,轻则浮头死鱼,重则泛塘。 为什么使用了芽孢原粉,鱼反而不缺氧浮头,防止了鱼塘泛塘呢?芽孢原粉可以鱼塘水体中悬浮的有机质分解掉,当把导致鱼塘水变混浊的有机质分解掉后,水体的通透性变大,于是有些人就得出芽孢杆菌原粉是瘦水的,这显然具有片面性。 他们没有看到芽孢原粉肥水的一面。当芽孢原粉把水体中不能被土著微生物分解的有机质分解掉后,这些营养被其他土著微生物及藻类利用起来,培养出大量的藻类,这就是肥水。像在温度、光照适宜的情况下,头一天使用了芽孢原粉,第二天就能通过肉眼看到明显的水色变化。 每天晚九点我在抖音直播981641617,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 温馨提示 |
|
来自: 新用户5488A7GH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