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育的寸片苗,成活率不高,原来是这个原因

 新用户5488A7GH 2020-08-30



培育的寸片苗,成活率不高,原来是这个原因


这段时间,接到好多鱼苗培育的咨询电话,说的问题最多的就是鱼苗在成活率不高的问题,大多集中在从水花苗平游到寸苗这个阶段。表现出的症状是鱼体黏液较多,鳃丝有些肿胀发黑,往往是三五天就死亡过半。这让许多人不知所措,有的人认为是鳃霉,有的人认为是寄生虫,有的人认为是病毒,结合这些段时间客户的反馈,分享成功解决这个鱼苗成活率低的方法。



案例一,重庆巴南的王老板,一月前反馈鱼所养的鱼苗从水花到寸片,成活率非常低,一连好多年都是这样,每年损失很大。前几年还把鱼拿到科研单位做了病毒检测,得到的结论是病毒,结合鱼苗发病的时间,正是是在年初,温度上升,鲤春病毒病发病的时间,所以老板就一直在按病毒的方法治疗,但效果却很不好。

后来发现,当把这些发病的鱼转到另外一口鱼塘,死亡率很快降下来。当时我们的分析是,如果是病毒的话,鱼在转运过程中,受到惊吓产生应激,免疫力会因此下降。按理来说,死亡率会增加才对,这样的话,是不是可以排除病毒呢?我们认为寄生虫的可能性最大,于是就建议王老板用成都鱼康的鱼康安内服或是外用驱虫,之所以用这款药,就是考虑到鱼苗体质弱,尽量减少刺激,保证安全,另外中药有非特异,多途径作用的特点。

据昨天王老板的反馈,当他头一天用下去,第二天鱼的死亡率就降了下来,事实验证,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个困绕了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所以昨天王老板还专程给我打了这个电话。



案例二,这是一鱼苗繁殖场的老板反馈,繁殖的是黄桑鱼,经常出现鱼头部红肿的现象,也就是常说的裂头病,死亡率也很高。按业内公认的就是由爱德华氏菌引起的,爱德华氏菌是细胞内寄生菌,用药周期较长,国内一般用上七天就算时间长的了;在国外,像日本规定最长可用到十多天,而美国也有规定,可以用到不死鱼了,再巩固一天。

我们现在治疗这条鱼难治,好多就是在疗程上没有用够。但除此之外,在检查中,当发现鱼体表黏液较多时,这个时候就是考虑到寄生虫的因素了,曾有好几次,采用上午驱虫,用鱼康安,下午用狄诺康和鱼康宝、免疫多糖内服,当每天上午增加了一次内服驱虫的鱼康安,发现就可以缩短治疗的周期,有时就是单用鱼康宝,不用抗生素,都能起治疗的效果。通过客户的效果数据,驱虫药能治疗细菌性疾病,这其中的原理,还有好多没有弄清楚的地方,但在苗种培育中,在一点红(裂头病)的治疗上却确实有效。

  每天晚九点我在抖音直播981641617,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

温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