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底质不好其实在增加养殖成本

 新用户5488A7GH 2020-08-30


底质不好其实在增加养殖成本


在水产养殖中,有一个重要生长试验,那就是在不同溶氧下,鱼吃同一种饲料的饵料系数不同。

什么是饵料系数呢?就是生长一斤鱼所用的饲料重量。比如溶氧在4毫克每升时,长一斤鱼需要1.5斤饲料;当溶氧降到3毫克每升时,此时则要超过2斤饲料才能长一斤鱼;当养殖水体的溶氧低于2毫克每升时,好多种类的鱼都会出现暗浮头,即使吃了饲料,生长也会出现停滞。

最近好多鱼塘出现吃料不积极的现象,饲料投不下去,也就意味着养殖水体溶氧不足,鱼的生长变慢。有数据表明,当水体中的溶氧从5毫克每升,降至4毫克每升时,鱼的吃食量会降低13%;当再降至2毫克每升时,鱼的吃食量会长低54%。这充分地说明饲料的吃食量与溶氧的关系。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这种现象,那就是鱼在吃料后,会在料台冒头或是出现炸群,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料台周围的有机质过多,降低了料台周围水体中的溶氧。当吃料的鱼群集中到料台周围时,水中溶氧不足,导致鱼儿的头在水中一冒一冒的,或是有鱼在底层抢料时,翻起底部的有机物,一些有毒物质刺激一部分鱼,出现炸群。

我们看到这些现象时,仅仅是一个表象,而在这个现象背后,其实反映出的是饲料成本的增加。底质决定水质,水质不好,溶氧基本上都不高。

像今天还有客户反馈,他从来就没有去分解改善料台周围的底质,当他第一次用酵素去分解时,底部的有毒物质很快就被分解,漂上来的有毒物质,使得连来吃料的鱼都不敢立即游到料台周围。充分说明改善料台周围底质的重要性,这也体现了酵素在提前改善料台周围底质的强大作用。当耗氧的有机质在投料前就被分解了,变相的就增加了料台周围的溶氧,降低了生长一斤鱼所消耗的饲料,所以在增产增收上,就有非常大的作用。

(交流微信电话18615755488)

  每天晚九点我在抖音直播981641617,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

温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