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心如水

 石榴花文艺 2020-08-30


佛心如水
文/余显斌

有一句歌词道:“我的心如水。”心如水,不一定不好。心如水,就会清亮,就会透彻,就会给人一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感觉。

一个人面对着水,是善于养心和养神的。

花园里,如果有一泓水,清清亮亮的。在水上,再竖起一座亭子,九曲栏杆横斜。水中,种上荷花,养上一片苇草。没事的时候,薄衣单袷,静静地走入其中,沿着一道板桥,走入亭子里,坐在美人靠上,面对着清清的水,面对着水底白净的云,还有水面田田的荷叶、明珠般的莲花。那一刻,心里真的有一种月白风清的感觉。更何况,水里,时不时地会有着一尾尾的灰色的或者红色的鱼儿,如柳叶一样划破水面,将一潭水搅得活泼了,泛出丝丝的波纹。有花瓣飘飘然落下,鱼儿受惊,一甩尾,潜入水中。水,在波纹渺茫中,慢慢归于平静。

水上,依然只有荷叶碧绿,荷花点点。

水中,依然只有白云片片,天色碧蓝。

此时的人,犹如坐在菩提树下,听着佛祖在谈禅,在细说佛理。心,也就变成了一片白净的水,任风吹过,任落花飘下,波纹不动。

有时,看水,是能参透佛理的,也是能涵养一颗佛心的。

因为,禅心如水。

*1*

禅心如水,一片清明。

水是最为清明的,它能辉映天地,反衬日月,涵润白云。曹操当年,驻马高山,观看大海的时候,曾经吟诗道:“日月之行,若在其中。星汉灿烂,若在其里。”这诗抛开他所歌咏的大海辽阔壮美外,也反映了海水的清亮澄澈。在水中,尤其泉水里,更是如此,一泓流淌,在阳光下,徐缓无波,汇聚成池塘,能映出青山的影子,飞鸟的影子,甚至是山花野草的影子。


王维有一句诗,极具佛性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后半句,是讲坐在那儿,披襟敞怀,面对着清风,还有风中的云雾,内心自会了无牵挂。而前面半句,则是说走到水的尽头,面对着一片水潭,静静地坐着,对着一池白水,不言不语,不思想也无歌吟,心,就处于那种闲闲的状态,一种了然的境地。这一刻,水清,心也清。

这一刻,水净,心也净。

此时的心,就近于佛心了。

大德高僧的心,永远都是一泓清水,平静无波的。他们袈裟飘飘,芒鞋处处,走过山野,走过雪地,走过红尘。这时,一定有很多诱惑,有很多美好和名利诱惑着他们。可是,面对着这些,他们如对虚空,渺若无闻、无视,拂袖而去。佛祖在菩提树下,在香花朵朵飘舞中,面对须菩提,还有其他弟子,双手合什,告诉他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任何物,不着于相,就无诱惑,红颜无相,金钱无相,富贵荣华无相,心,就会干净,就不会受到它物的蒙蔽,就会如一泓水。

高僧修行,就是修得一颗大光明的心。

这样,高僧大德无论置身何处,内心都光风霁月,如一泓清水,脉脉流淌,润泽一片。

*2*

佛心如水,一片洁净。


佛心的清明,不同于佛心的洁净。


清明,是本来的,是高僧行走红尘,本身所具有的,就如水的本来的面目,一眼可以看到底,空明,无物障碍,也无物遮挡。在中国文人中,苏轼是少有的同时接受了释、道、儒三种文化影响的作家。有人说,儒家入世,佛家超世,道家避世,在苏轼身上,都很好地凸显了出来。还有的说,治世以儒,治心以佛,治身以道,也在苏轼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也因此,他的心,从未因为红尘滚滚,受到丝毫的污染。

这话,是深中苏轼内心世界的。


苏轼被贬黄州,内心是极不平静的,可是,在夜游赤壁的时候,他拿起一支翰墨流畅的笔,在宣纸上为自己营造了一种洁净的世界,那儿一尘不染,寂静无声,那个世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静谧的;那个世界“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是净白的。


只有在这样的世界,人才可以进入佛境,心,才不会受到沾染。


佛心如水洁净,就是强调后天的清纯,不受沾染。


世间之水,无不洁净。所谓的水清水浊,都是外物的进入和变化,而水自洁净,从未改变。即如古人所言“九曲黄河万里沙”,那也是水中有泥有沙,水的质地仍是清白的,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水过滤后,依然清净如眸子,如一声悠远的诵经声。


水,从不受污染。


水的本质,仍是清亮的。


佛心也是这样,始终保持着清亮,保持着空明。佛子行走在红尘中,行走在名利世界里,面对着名利弥漫,面对着尔虞我诈,内心洁净如一朵莲花,如一脉清泉。《菜根谭》里,有一段话,最能表现高僧大德的品行,“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只有这样,才是上品禅师。


行走世间,红尘自缠绕,佛心净如水。


行走凡俗,名利如沸水,佛心自清凉。

*3*

佛心如水,静对万物。

水能清明,能洁净,是因为水能静。水先有静,然后才能净,才能保持着本来的清明。一条水,从远山奔来,无论是雪山,也无论是泉脉,在汩汩流淌中,在滚滚的翻动中,是看不见白云晴天的,是看不到青山绿柳的倒影的。它必须静下来,蓄积成池塘,成湖泊,这样,才能显出清明洁净,才能有白云飘过,有山光月影时时荡漾。甚至有白帆的倒影,有桃李房屋的倒影,涵润其间。

此时,泥土落下,长出苇草,飘起苇絮。

此时,山石耸起,成为岛屿,变为风景。

此时,帆船来往,有了渔歌声声,有了采莲女的笑声,隐隐传来。

静,不是枯寂,不是死亡,是一种阔大,一种得失不萦于心,一种人生的大风景。

高僧大德面对得失,亦是如水宁静,不怒不喜,不恨不嗔。一个故事道,一个禅师,从来气定神闲,如高山之松,如故园之竹。有人试探他是否会生气,一日遇见,故意拿了他的钵盂,扔在地下。他念声阿弥陀佛,蹲下,拿起钵盂,转身欲行,对方问:“禅师生气了?”禅师平静地回答“万物无相,何来生气?”那人给禅师设了斋饭道:“大师高兴了吗?”禅师回答:“既无生气,何来高兴?”

是的,佛祖在说法的时候说,自己所说“非法,非非法”,前一句说,万物不着于相,“法”不是“法”,但你也不可说其为“非法”:法既不存,既着于相,何来非法?有此想不也着于相了吗?

既然如此,世间就无所谓生气,或者喜悦了。

慧能大师有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只有万物不着于相,才会无嗔无怒,无喜无悲。这样,一切得失在佛看来,都如灰尘粘在衣袖上,轻轻一弹,浑不着意。

佛一身来去,长袖飘飞,毫无挂碍。

佛心轻松,犹如清风。

*4*

佛心如水,最为相近的,是都内富生机。

水看似冷酷,拒绝万事万物。可是,水又是是诞生万事万物的。有一日,是一个雪天,我从一处泉水潭边经过,当时,雪花飘飞,如梨花,如鹅毛,天地之间,迷蒙一片。而水潭上,泛着蒙蒙的水汽。水面上,有着一星一星的绿色,绿得清纯,也绿得逼眼。那是天地苍茫中的一星生命的呐喊,一星生命的灯盏。这绿,竟然是浮萍。这一星星小小的绿,若非这一泓清波,大概早已枯死了,或者冻死了吧。

这一泓温泉,竟然护佑着它们。

毫无疑问,没水,就没有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没水,就没有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没水,就没有了孤帆一片日边来;没水,就没有了燕子飞舞,绿水绕人家的美景。没水,地球成为沙漠,所有生命都会走入绝境。


水,仿佛拒绝生命。可是,水又孕育着生命。

佛心更是这样。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佛是超世的,是远离世俗的。其实,细说起来,佛有点近于儒家,是入世的。只是,它的入世,比儒家的要更干净,更神圣。儒家面对的是红尘众生,孔子要求大家入世,同时,将这种入世精神,和人们的得失相联系,目的是促使更多的人积极入世。有一次,子路和子贡都做了好事,得到国君的奖励。子路接受奖励,高兴回来,孔子表扬了他。子贡谢绝奖励回来,孔子批评了他。大家询问原因,孔子告诉他们,行善不需回报,是君子。但如行善不求回报,就会阻绝俗世人们的行善之路。

佛面对的是高僧大德,不是所有凡俗之人,所以,要求要高些。一方面,希望大家僧人积极入世,积德行善。另一方面,行善之后,心中又万不可留下自己曾做过好事,让人感念的想法,以佛祖的话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诗仙李白的一句诗,和此意有点相同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只不过,佛要求的是积德行善,拯救世人。李白书写的,是他梦想中的侠客思想。

佛不冷,内心温暖,因此,才有一种大悲悯,一种大善良。

佛心如水,不纹不波。

佛心如水,涵润万物。




(作者简介:余显斌,《读者》《意林》《格言》等签约作家,至今出版文集十七本,写作至今,在几百种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三千余篇文章,《父亲和老黄》等五百余篇文章在各级征文中获奖,《知音》等八十余篇文章被各种高考、会考、中考以及其他考试选做考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