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适合开学前一周给娃讲的事,对他的学习状态和学校生活很重要

 快乐者生存 2020-08-30
最适合开学前一周给娃讲的事,对他的学习状态和学校生活很重要

还有不到一周就开学啦!

不知道是不是快开学的缘故,最近千妈的“幼小衔接咨询员”工作也进入了巅峰态,每天都有好多“家有即将迈入小学娃”的朋友来问我:

“千妈,上学前需要做哪些准备,怎么才能让娃养成好的上学习惯?”

What?开学不到一周才养习惯,是不是稍微晚了点?

跟大家开玩笑滴,习惯养成,什么时候都不嫌晚。

不过,你们的问题倒是让千妈回想起了去年千寻小学入学仪式上,一位重点班资深老师给新入学小朋友和家长的建议:

除了习惯养成,有件事家长一定要重视,那就是叮嘱孩子在新学期做到:会听,善听。

“会不会听,善不善听”,将直接反应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和人际关系上,对他之后的学校生活很重要!

记得当时千妈还认真做了笔记,如今回头看,觉得老师说的非常在理,这一点不只幼小衔接段孩子适用,对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也都很有借鉴意义!

01

“听”对孩子学校生活很重要!

“听”对孩子学习状态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在课堂上,孩子主要就是通过听老师讲课的方式来学习,学习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个人听觉获得信息量仅次于视知觉。

所以,“听”对孩子学业至关重要。

“不会听,不善听”的孩子在课堂上往往有两个很糟糕的表现:

1、时不时走神。

因为没认真听老师讲,就特别容易走神,窗外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听一句漏两句,40分钟课里30分钟都不知道思绪飘哪儿去了。

2、缺少互动热情。

因为没认真听,往往不知道老师讲的什么内容,或者讲到哪个部分。老师提问的时候,他们常常答非所问甚至连问题都没听清,也因此丧失了课堂互动的热情。

而这两个表现,都是孩子学习状态差,学起来吃力的重要原因!

另外再插播个题外话,也是千妈自己的深刻体会:

不认真听老师讲话的娃,甭说学习了,日常都能让你无限吐槽。

每次送千寻上学,总能在校门口遇到几个怒气冲冲,给低年级娃送练习册作业本等各种东西的家长。

这些家长,大多就是因为娃前一天没认真听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大早都快到单位了又“被迫”折返的。

最适合开学前一周给娃讲的事,对他的学习状态和学校生活很重要

(图片来源于绘本《小阿力的大学校》插画)

“听”对孩子人际关系的影响

想想,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聊天?

是能够认真听你讲完,再发表自己观点的人,还是不等你说完,就急匆匆插话的人,又或者是根本不给你讲话的机会,自顾自滔滔不绝“发表演讲”的人?

我相信,90%以上的人,都喜欢第一种懂得倾听的人,而不是后两种自以为是的人。

孩子的世界也一样,一个没耐心听别人讲话的孩子,在集体中往往是不受欢迎的。

之前千妈就遇到过一个男孩妈妈很生气地跟我讲,自己儿子在学校受排挤了,同学都不跟他玩,体育活动组队的时候男孩被落单,回家哭诉。

后来跟这孩子交流,我就明白了他被排挤的原因。

交流时,我才说五句话,男孩就打断了三句,余下两句也不耐烦听,一直在讲自己有多委屈,某某某多坏。

我当时很想说:

“孩子,眼里没有别人,耳朵听不到别人,别人怎么可能愿意跟你做朋友呢?”

其实,跟同学相处不好,情绪波动一样影响学习。

孩子很可能因为在集体中受挫,不开心,不想学,爸妈还不明白为什么。

最适合开学前一周给娃讲的事,对他的学习状态和学校生活很重要

(图片来源于《大卫上学去》绘本插画)

02

爸妈这么做,孩子才“会听,善听”!


看到这儿,有家长可能就会问了:

“想让孩子“会听,善听”,父母该怎么做呢?”

千妈的经验是,做到这两点,就会有好效果:

第1点 培养“倾听能力”

倾听能力的培养,很多育儿号都写过,“传话筒”等亲子小游戏大家也都很熟悉了。

如今千寻二年级了,我回头看幼小衔接那段时间,培养“倾听能力”的种种方式,觉得最有效的还是:

亲子阅读中的复述。

因为,和自由发挥讲故事不同,复述的前提是孩子必须认认真真完成“倾听三步骤”:听到,听完、听懂!

每次复述,都是对“倾听三步骤”的练习。练习多了,孩子就具备了很强的倾听能力,知道怎么提取信息,上小学后课堂输入自然轻松许多。

而且,复述除了能锻炼孩子倾听能力,对表达、逻辑思维也都大有裨益,推荐爸妈们最好是在学龄前就带孩子行动起来。

具体怎么做,我之前分享过一个国外小学很流行,也确实很实用的“五指复述法”,里面有手把手的实操案例,链接在这里,需要的爸妈可戳:《用这个简单的“五指复述法”,帮孩子搞定头疼的“看图说话”》

第2点 建立“倾听意识”

其实比起“倾听能力”的培养,建立“倾听意识”更重要也更容易被家长忽略。

刚开始,千妈也觉得,只要孩子具备“倾听能力”就ok。

但随着千寻长大,自己也做了几年教育,带过不少孩子后,我越来越觉得:

大部分孩子不肯听、不爱听,还真不是能力问题,更多是意识问题,就是脑袋里没那根弦,压根没意识到“认真听别人讲话”很有必要。

举个例,陪孩子上乐高、画画这样的兴趣班,课程快结束时一般都有个展示环节,小朋友轮流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我观察到,八成以上的孩子都是自己讲的时候很投入,别人讲的时候就开始自顾自玩积木,甚至跟旁边人聊天。

这时候,也很少有家长会有意识地去提醒孩子“宝贝你要认真听别人讲话哦。”

事实上,“倾听意识”的建立是一定得靠父母引导的。

因为孩子正是自我意识茁壮成长的时候,满脑袋都是“证明我自己”,才不会天然耐心听别人讲话呢。

那么除了日常提醒,我们还可以如何引导呢?

“大道理式”、“命令式”的引导咱们就别用了,破坏亲子关系还没效果,孩子接受起来也吃力,千妈推荐本好书给你:

《大熊有一个小麻烦》

【更有该绘本的精读小贴士送,提取方式见文末絮絮叨】

这本绘本是我看过讲“倾听”讲得最好的,它从“同理心”的角度,非常巧妙地引导孩子理解了“我们为什么要认真听别人说话”。

幼儿园大班和小学开学前,我都给千寻讲过这个故事,并由此延伸讨论了倾听的意义,对她之后的学校生活很有帮助。:)

《大熊有一个小麻烦》

最适合开学前一周给娃讲的事,对他的学习状态和学校生活很重要

这本书是暖暖心绘本专为3-7岁小朋友挑选的成长系列,有一定的教育功能性。

作者海兹.雅尼什,出生于奥地利的布根兰,曾在维也纳攻读德国文学及新闻学。他的作品多次荣获大奖,包括1998年的“奥地利儿童及青少年文学促进奖”和2006年的“波隆纳文学类童书奖”。

最适合开学前一周给娃讲的事,对他的学习状态和学校生活很重要

“我有一个小麻烦,”大熊说“我能不能打扰您一会儿?”

“当然可以!欢迎你来我的工作室!”小发明家没等大熊说完,迅速地把一副小翅膀给大熊绑在了后背上。

小裁缝不等大熊说完,就给大熊做了一条长长的红围巾。

小帽商同样也不等大熊说完,飞快地把一顶大帽子,扣住了大熊的脑袋上。

最适合开学前一周给娃讲的事,对他的学习状态和学校生活很重要

“我有一个小麻烦,我能不能…”医生往大熊嘴里塞了药丸。

小贩不等大熊说完,拿出一根项链,放在大熊的大巴掌里。

眼镜店的小验光师在大熊还没有回过神就给他套上了一副红色眼镜。杂货店的老板娘更是把最新鲜的蜂蜜交给了大熊。

“啊…”大熊愣了一会,什么也没说出口。

最适合开学前一周给娃讲的事,对他的学习状态和学校生活很重要

大熊卸下了小翅膀,摘掉了帽子和眼镜,解开了脖子上的围巾和幸运项链,脱下了长筒靴;

还把手里装着蜂蜜的罐子和药盒子放到了一边。

然后,他轻轻发出一声长叹。

最适合开学前一周给娃讲的事,对他的学习状态和学校生活很重要

“你怎么了?”小苍蝇好奇地问。

“没有谁乐意听我说些什么。”大熊说。

“我乐意听,我正在听,究竟出了什么事情?”

“我有一个小麻烦,我害怕独自一个,睡在黑乎乎的山洞里面。没有一个朋友愿意和我一起住在山洞里。我过得不安心,就怕黑夜早早降临。”

最适合开学前一周给娃讲的事,对他的学习状态和学校生活很重要

“大熊的山洞,听上去非常有意思,就算上我这个房客吧!”小苍蝇说。

“啊......”大熊终于开口说:“我觉得心情好多了,有你陪着我,这可真不错!”

他们一起有说有笑,往回家的方向走去。

......

还记得小学前给千寻讲完这个故事后,我们的对话:

“你觉不觉得,老师就像故事里的大熊一样?”

听我把老师比作大熊,千寻觉得很好玩,来了兴趣:

“为什么像大熊呀?”

我笑着说:

“大熊有小麻烦,老师有小担心啊。”

“老师担心,台下这些小豆包们真的听懂我讲的课了吗?那那那,坐在第三排扎着马尾辫,叫千寻的小女孩,睁着一双扑闪闪的大眼睛,不知道她听懂了没呢……”

千寻咯咯笑起来。

我又说:

“所以老师才要每天布置作业,你认真完成作业,老师看见就知道,哦,这个叫千寻的小女孩已经听懂我讲的课啦,我就不用担心啦。”

“瞧,认真听课,自己收获知识,还帮老师‘解除’了担心,是不是双赢?:)”

“同学也是,当他们有话跟你讲的时候,说不定也和大熊一样遇到了麻烦哦,你能像故事里的小苍蝇那样,认真听“大熊”讲完吗?”

千寻开心地点了点头,大声说:“我会滴!”

爸妈们,不要小看这开学前的引导,孩子首先具备了倾听能力,然后又因为你的引导强化了倾听意识,最后,才会落到行动上!

前段时间千妈在看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的书,他的书中提出了两个概念很有意思: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迈克尔·波兰尼认为,数学公式英语单词书面文字都是显性知识,这些知识孩子多在学校完成,而倾听能力、跟人打交道的能力等,属于隐性知识,多由家庭教育完成。

我想这就是家校共建的价值所在吧:

老师负责讲,孩子负责听,能push孩子认真听的却是家庭;

学校提供环境,孩子融入环境,而决定融入顺利与否的除了孩子自己,还是家庭!

千妈絮絮叨:

之前每次分享精读绘本的文章,都有爸妈留言讲,千妈,为啥你总能提出好问题,我却想不到?

其实刚开始我也和大家一样,没有太多精妙的问题与孩子“头脑风暴”,都是随着后期系统地学习亲子阅读,加上五六千本绘本的共读积累,才慢慢上道。

所以我特别理解大家的困惑,便萌生出了再为大家多做点事的念头,然后就有了“千妈的精读小贴士”。

以今天推荐的绘本《大熊有一个小麻烦》为例,小贴士里有爸妈们拿来就能用的:

触发孩子思考的好问题;

为小学语文打底的“量词游戏”;

“记忆力比拼”等拓展共读法......

有了这份小贴士,咱们就能把薄薄的绘本读厚,既不辜负作者匠心,又能让孩子的思考力、阅读力上个台阶!

(注意,是精读时使用哦,通读千妈不建议拓展,孩子阅读体验第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