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的顺与逆》学习感悟

 悦来阅好吧 2020-08-30

配音:罗艳华


作者:朱影娣 写于2005年

▲朱影娣

在没有进入主题之前,我先念一段话:

“我从我的经验谈起,多年来,由于自己愚昧无知和累累错误,我失去了我一切宝贵的东西——我的家庭,我的房子和我的工作,几乎赤贫如洗,盲人瞎马,我开始到处流浪,寻找自己,寻找能使我赖以度日的种种答案。我终于在拿破仑·希尔的著作中找到了我所需要的答案。

请问在座的各位,知道这段话是谁说的吗?是风靡全球《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的作者奥格·曼狄诺在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前言中写到的。

曼狄诺由一个破落的失败者,竟能成为举世闻名各商界的成功者,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各位想不想知道?

好,我告诉各位,曼狄诺成功的事实告诉我们:人应该有梦想,人应该实现梦想,人应该掌握实现梦想的工具。

如今直销行业风起云涌,从事直销的人员数以万人,但真正在直销行业成功的人为数不多,反而造成的直销难民数不胜数。

我们是值得庆幸的,同时直销现状印证了吴先生在系统里所讲的那样:我们周围有很多直销公司,也有很多人从事直销行业,但是唯独我们这一群人跟别人不一样,我们的思想层次渐渐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也慢慢提高,这是一群人在一起的目的。

这份事业与众不同的原因何在?

除了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产品外,最重要的是我们拥有无价之宝,就是我们的文化——《脱胎换骨》《拨云集》《成功锦囊》等吴先生的著作,这些就是我们在直销界成功的工具。

今天我要和各位分享的是学习吴先生的文章《人生的顺与逆》的学习体会,谈谈自己一点点感悟,主要分两部分:

一、当事业处于逆境,我是如何面对?

二、当事业处于顺境,我又是如何面对的?

一、当事业处于逆境,我是如何面对?

▲吴齐南

请问各位,有谁知道《人生的顺与逆》这篇文章的原文刊登在哪本杂志?哪年?哪月?

我告诉各位,时间是2001年3月份,刊登在申齐月刊第27期,这是吴先生在月刊上发表最后一篇文章,很有历史意义,各位知道我对这篇文章为什么记忆犹新,也可以说刻骨铭心吗?

因为我是文章的受益者,或许是第一个受益者,也可以说是终生受益者。

下边我把从事这个事业中最难忘的事件之一跟大家分享。

我还清楚记得,2000年年底,在寒冷的冬天,我只身一人来到大庆开发陌生市场,住在东风新村一个招待所,一个多月没找到一个与我合作的人,但我仍然不断的寻找,老天不负有心人,最后我以买安利产品为名相识袁海波,也就是大庆第一人,经过多方交流,最后决定与我合作,因当时大庆团队很多,我找到第一人就是徐巍(袁海波的嫂子),当时徐老师可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到了她家不理不睬,还好给点面子没把我轰出去。

(很正常,因为她曾经做过几家公司,都没有做成,受过伤害)

一个陌生人的出现当然不可信,因面子办加入,有两个曾做安利的周苏红,姜树杰决定试试看,她们找人,我就一人一讲,一人一沟通。

为了这块市场,我一住就是一两个月不回家,大庆离鹤岗只有十几个小时的车程,但2001年元旦我都没有回家。

当时开发陌生新市场的难度可想而知,一是时间关系,二是给徐老师点面子,我不想谈。

当市场刚刚初具规模,下属也刚刚认同我,时间到了2001年4月份,我的老儿子在厦门上大学,要回鹤岗探亲,因为我们两年没有见面了,这边念在母子之情,想看看儿子,那边新市场刚刚有起色,需要我。

为了节省时间,我和儿子约在哈尔滨见面。

儿子从厦门到哈市,我从大庆到哈市,在哈市我只陪儿子待了三天,就在这短暂的三天内,大庆市场就发生了政变。

我刚离开大庆的第二天,从沈阳来了一个姓张的先生,另外还有两个人,找到我的下属刘某说,我这辈子只做两个区(我当时三个区了),许诺给刘某她们一个区,因当时大家都不了解,在利益的驱动下,刘某就把她的下属都用父母名字重新办个加入,各位可以理解我当时的心情如何?

也许是上天对我的考验,那年冬天可以说是大庆最冷的一个冬天,寒风刺骨,我记得我特意到商场买了个最贵的羽绒大衣,又买一双高筒厚的棉皮靴,我整天奔波在乙烯、东风新村、让胡路、800垧、采油三厂、采油六厂等之间,走遍了油田的每一个角落,从乙烯到采油六厂,坐车就需两个半小时,在冰天雪地里,我还要拉一个箱子,里面装着产品和资料,有一次去三厂栾云敏家时,从一楼拿着箱子走到六楼,一开门发现走错楼了,又重新从六楼下到一楼,再次从一楼走到六楼,我身患严重腰椎增生,而且毕竟50岁的人,尽管我这样付出,万万不料到,一夜之间我的下属被别人拉跑了,各位想想看,我能不气吗?

能不急吗?怎么办?去找他们吵闹?去理论?

如果这样做后果如何?

在我万分焦急无助的情况下,我习惯看吴先生的书,也正是我不知何去何从、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申齐的27期月刊发到我手里,有一篇文章就是《人生的顺与逆》真是雪中送炭,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我一遍又一遍地学习,吴先生在《人生的顺与逆》文章中指出:每当面临困难、挫折之际,我总是把他当成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没有人会一直顺顺利利的,人的一生不外乎顺、逆两种境遇,处在逆境应当持之以忍,无论何时何地,忍的功夫最重要,尤其遭逢逆境束手无策时,唯一的方法就是忍。

尽管我在这个人及他下属身上付出很多辛苦,她不但没有感恩心,反倒要跳槽,我心里很难平衡。

既然吴先生已经告诉我,当遭逢逆境,束手无策时,唯一的方法就是忍,那我只有听话。

忍,说是忍,谈何容易?忍是什么?

是在你的心上插一把刀,能不痛吗?

一想到刘某同我在一起的情形,同我一起吃,一起住,我同她一起跑市场,吃了很多苦,如今背叛了我,你说心痛不痛?

当时我想这辈子都不再理睬她,因她这么做实在不近人情,但当我看到吴先生把“容易”这两个字剖析的如此透彻,指出了他的深奥之处:事实上,“容易”这两个字颇有学问的,就其字面的意义来看,它告诉我们,凡事要能容才能得易,能容,便是要有一个能包容的、宽阔的心胸,不但能够包容困难、挫折,同时也能包容一切对自己不谅解、不同的声音,这样人生的道路才能走得平坦容易。

吴先生的话我一定听——容。

我也忍了,我也容了,但我应该怎样做——努力。

《人生的顺与逆》文章里指出:面对顺逆两种境遇的应对心态固然重要,但努力也更重要,努力是从逆境通达顺境的唯一桥梁,努力也是继续拥有顺境的唯一保障。

我很清楚,凡是用手段拉人的人,他不可能做起来,只能暂时蒙蔽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我会用我的努力做,证明给他们看。

为了留住这些人,给他们留个退路,我私下了解情况的同时,我故意装作若无其事,主动到刘某的下属孙的市场住下,不分昼夜沟通,卖产品,沈阳张承诺给一个区,我要凭实力帮下属做出一个区。

同时,我牢记吴先生的教导:“除了包容之外,诚信待人也是开创顺境的良方”。

各位猜猜看,我按照吴先生教导的去做,结果如何?

答案是没错,这个区的人不但保留下来,至今我们还在合作,是徐巍老师的一个主区,那位女士是宝马车的得主。

直销是个自由企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抢线、跳线等现象不可避免,如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没必要争谁对与否,我们不要把精力浪费在不该做的事情上,不该帮的人的身上,常言道:德不孤,必有邻,要把精力用在学习吴先生著作上,它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工具,学好、用好工具,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在这份事业里必赢。

通过这件事情,我深刻的认识到,《人生的顺与逆》这篇文章,确实能在我们无论生活事业上遇到困难、挫折,也就是处于逆境时,他都能指点迷津,使我们的人生道路走得平坦容易,因此为了走好我选择的道路,我必须养成学习的习惯,看吴先生的书,听吴先生的话,经常反复说这些话,吴先生的思想就会成为我精神活动的一部分,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行为。

在“改朝换代”公司几次遭处磨难的漫长岁月里,来自方方面面的影响接二连三不断涌现,公司的命运,市场的冲击,消极言论的干扰,团队不稳定的情绪,这时我时刻牢记吴先生的教导,每当面对困难,挫折之际,我总是把他当成是生活的一部分,处在逆境,应当持之以忍。

我做到了——面对逆境,努力更重要,努力是从逆境通往顺境的唯一保障,因此,我不顾一切顶住阻力、干扰和不理解,在停业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奔波在各个市场,领下属学习系统。

我们很难忘记当时的情况,新闻媒体的曝光、谣言、诽谤、攻击、恐吓接踵而来,在这种情况下,有谁愿意学习?

有谁能学进去?

重要的看不懂,但是我仍坚持自己学,反复学,并列出纲,在书上找答案,然后再让下属一笔一笔划

一句一句记(徐巍老师、大凤老师当时都是经历过来的)曾有人问起过我,你当初为什么信心十足这样做?

因为我一直牢记吴先生的教诲:无论是百业萧条或是景气蓬勃的年代,永远都有人成功。

关键在于如何去掌握。

成功不是你手里拥有一副好牌,而是如何打好手中坏牌!

吴先生这样做,才创造了直销界的辉煌;我听吴先生的话并照着做,才赢得我团队稳固、健康发展的今天,才赢得我在团队的威望,才有我今天的成果。

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吴先生是个100%的复制者,成为了亿万富翁,徐巍老师、大凤老师等也是因为愿意接受复制,才拥有了洋房、宝马、源源不断的收入,各位想不想呢?

很简单,做一个100%复制者。

请问在座的各位:希不希望把这份事业做大?如何才能做大?

《系统》指出:“我们这个团队是由各种不同特质的人所组成,团队成员的多样性是团队快速膨胀的基础”。

说到这里,我想到心胸开阔的问题,所谓有容乃大,有开阔的胸襟,才能包容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同时成为你的下属,如此生意才能做大。

吴先生把如何将这个事业做大的答案告诉了我们,凡事要能容,才能变得易。

各位想不想把这个事业做大?

想!

就必须包容困难、挫折,同时也能包容一切对自己不谅解、不同的声音。

吴先生不愧是直销界的教父,实在英明,我们遵照他的教导去做,我们的成果已经得到印证。

各位,你是否有同感?

当下属不认可,我们是心里很不舒服,更无法维系下属,我最初做市场时,单凭一股热情,凭付出很快赚到钱,但得不到下属的认可。

原因:一是下属多是陌生相识,原来不了解;

其二是人性,谁都不服谁,经常与下属争吵,但如何将散落一地的珍珠穿起来?

如何赢得下属的认同?

我又在吴先生《因为有爱,申齐与众不同》一文中找到了答案。

“华德迪斯奈说过,一个没有爱心的东西是不会流传久远的,没有人会怀疑,可是问题在于,很少人分辨清楚什么是爱。”我认为有三,我们的事业做到了。

一、原原本本接纳对方;

二、关怀;

三、将对方塑造成理想的型,还要有一套完整的方法教给对方。这就是我们从事事业的三部曲。


1

一、原原本本接纳对方。

看似容易,每个人交几百元我们会原原本本地接纳他,但如果要原原本本地接纳这个人,确实有难度,接纳这个人的不足和缺点,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做的容易,只有按吴先生教导的那样:能容。

便是要有一个能包容的宽阔心胸,不但能够包容困难、挫折,同时也能包容一切对自己不谅解,不同的声音。

难不难?难!

也要做到,因为我们要得到的是那份成果。

在这份事业里名利双收

在“忍”的同时,还要做到“努力”。

举例说明:同样是发生在大庆一位下属身上,此人赚钱心切,因家庭需要,但就是不肯被复制,甚至总想复制我,对于我要求他做的事一直怀疑,不肯去做(因本人上过很多次当),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往下扎根,下属很快赚得满意的收入,因为他心态出了问题,即便有一个大区,大家说小区是否能够做起来?

肯定不能。

他既不愿意学习,又不在自身上找问题,对我一直不满,曾多次往公司打电话告我,我真是又气,又委屈。

但始终牢记吴先生的教导,凡事要忍,要容。

人的心态出了错,运气自然不好,在重新整合第一次奖金时,原来她应拿第三阶段奖金,但他又没得到,他又串联一些消极的人去公司告我,我更是气愤,公司在那样艰苦的情况下度过了难关,生存下来,我们该庆幸,个人暂时吃亏是为了将来的发展,更不应该在这个时候为了个人利益去闹事儿,无奈时,我又重读了《人生的顺与逆》这篇文章:“人生逆境绝对比顺境多,如何转逆为顺?达到自己理想,需要多方面配合”,我眼前一亮。

想到了一个人——他哥哥,打电话给他哥,说明情况,并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和配合,于是我赶到他哥哥家,我们几个人坐在一起研究如何解决,在争执过程中,当我和对方的眼睛对视的一瞬间,我的眼泪刷的一下流了下来,我知道是我错了,饱汉不知饿汉饥,这个下属家住外地,现在住在大庆哥哥家,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婆等她回家过年,于是第二天他回家时,我赶到了火车站,送他1000元钱,并当场认了错。

通过这件事,我才真正悟道什么是恕,如果我是你,也就是换位思考,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由难变易,因此,从事我们这个事业不仅是销售食用菌产品,更重要的是吴先生教我们如何做人,人对了,事业就对了,小成者做事,大成者做人。

《人生的顺与逆》文中指出,由小见大,人与人,团体对团体,国家对国家亦都是如此。

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跃,这是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为政23年的心得,是一种能任人唯贤的豁达大度,容人所不能容,所以才能缔造唐朝盛世。


2

第二、关怀。

就是依照吴先生教导的,除了包容之外,诚信待人也是开创顺境的良方,待人诚恳,别人自然会报以信任的态度,在这方面我的体会也很深。

我的原则是下面不认可我,是我还没有做到位的方面,我对不认可我的下属,我会从各方面发自内心的诚恳的对待她,关心她,直到她认可我,这样他才能融入系统中。

身为上属领导人的我,下属推崇我,我必须赢得下属尊崇,同时让下属因拥有我这样的领导人为荣为傲。

这就需要我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不断完善。

我汇报的第二方面。

二、当事业处于顺境,又是如何面对?

▲吴齐南

系统是经年累月慢慢形成的,经过几年的拼搏,按吴先生要求的散落一地的珍珠已经穿起,系统已经形成,基本做到上下有序,达到了和谐,每一位经销商因系统有效率的运作而受惠,已进入良性循环,可以说是进入顺境。

常言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吴先生告诫我们,处于顺境,应当持之以淡。

处在顺境时,也不可太得意忘形而需淡然对待,因为人生下一步的变化很难预测,总得给自己留点空间,如今我已做到黄金律主的聘位,别人以为是功成名就,但我最清楚一点,我是个有福之人,如果不是有直销界领袖吴齐南先生,如果没有吴齐南先生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脱胎换骨》《拨云集》《成功锦囊》等成功工具,我有可能成为直销难民中的一员。

感谢我们公司创办人、直销界伟大领袖吴齐南先生,没有他,就没有我及在座的今天。

是他把正确的直销理念传授给我们,使我们找到了根;最后,还要感谢我们自己智慧的选择,使我们的情感不再流浪,我们的事业不再流浪,我们的生命不再流浪。

我一直牢记吴先生说的,怎样成为一位绿野堂主还不算是真正的挑战,真正的挑战是当你做成功以后,你怎样去维系一群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挑战。

对于我现在的地位、收入,我已满足,系统也进入良性循环,高级别的下属也诞生,可谓事业进入顺境,也有了成就感,但我清楚知道我最大的挑战,如何站好最后一班岗,一是尽我的责任,二是我们共同完成这个事业的使命。

谈到尽责任,一是用我们的成果来影响更多值得推荐的人走进这个事业。

增加我们的知名度,这就需要我们的培训会的规模标准质量更好更高,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努力初见成效,一些研究生、大学生、老干部、文化人等有层次人已加入我们的队伍;第二责任。

也就是这个事业的第三部曲,将对方塑造成理想的型。

如果老是原原本本接纳对方,那不是爱,是姑息,我们的产品,我们的成果可以吸引更多人与我们合作,但如何将这套成功模式交给对方,让对方无后顾之忧,达到一个理想的型,这就需要我们办好训练会,加强团队的业务训练和素质教育,我要好好教,我要当好教练。

因此我自己必须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先把自己武装成理想的型,做一个身先足以率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轻财足以聚人的合格的领导人,永远以归零的心态工作,在团队最底层、最基层继续往下扎根,做好复制检查,复制成功模式,让更多的徐巍、王大凤、朱影娣在团队层出不穷,用我们的文化、吴先生的精神打造系统品牌。

因此,我从来没有因为拥有今天的成绩得意忘形,而是淡然对待;也从未放慢脚步,我深知前面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我和下属携手前进,还有很多事需要我去做,还有很多责任需要我来承担。

所以,不管逢顺处逆,任何时候我都必须努力。

最后,用吴先生一段话来结束我的分享:所谓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顿而改节,经销商们若能秉持君子之德,遵循二至五年财务自主计划,以系统教导模式埋头苦干,我坚信在下一个景气回升之际,大家将如脱缰之马奔向第一,而第二名将距离我们很远。

这就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