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新禾云这160亩丢荒地摇身一变年产值32万元,怎样做到的?

 阿牛哥8mi3kbb7 2020-08-30
禾云镇鱼坝片地广人稀,空心村较多,不少村子的村民常年外出务工,不少田地无人耕种,丢荒多年。

近日禾云镇鱼坝片下迳坎下一、坎下二村等村整合丢荒田地160亩,成功引入年产值达32万元的藿香种植基地。

据介绍,由于闲置的土地较为细碎化,村民耕作难以发挥规模效益。面对乡村田地丢荒闲置的现状,禾云镇委、镇政府一方面引导村民进行土地细碎化整合,一方面与各村致富能人积极商讨,共同寻找合适的种植项目。

村民群策群力,丢荒田地变藿香种植基地

“种植藿香经济价值较高,比种水稻及其他作物效益高。”在下迳村村委会坎下一、坎下二村,有村民为盘活闲置地出“点子”。理事会通过综合分析当地土壤条件、气候状况、种植成本、市场行情、收获周期、采购回收等因素,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尝试进行藿香种植。



因坎下一、坎下二村整合的细碎化土地仅80亩,面积并不大,难以形成一定的种植规模,对吸引投资承包经营造成一定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坎下一、坎下二村民小组理事会经过多方联系沟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将下迳、坝仔两个村委会整合的土地160亩(其中下迳坎下一、坎下二村共80亩,坝仔村委会白竹坑村共80亩),集中统一流转,今年初,成功引入藿香种植基地。


让荒地摇身一变年产值32万

据藿香种植基地负责人介绍,藿香可用于花径、池畔和庭院成片栽植绿化,也可用枝叶入药,成株后若管理好可连续收获2年。每亩土地可种植藿香150-200棵,每棵藿香可收获2-3斤叶子,藿香叶子市场收购价约5元5斤,预计160亩藿香产值将达32万元。

藿香基地生产、收获管理基本都是聘请当地村民进行,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增加村民收入。



来源:《清远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