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才子出上联“指南针指南指北,不指东西”,唐伯虎巧对下联成佳句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0-08-30

历史芳华,华夏千年,中国地大物博蕴含着万物延续的生机。由此孕育而来的中华文化生机勃勃,傲立世界民族之林,前有乐府诗赋的华丽点缀,后有唐诗宋词锦绣华章,从诗词中衍生出来的对联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闪亮的瑰宝,也是在大浪淘沙中淘出的一颗夜明珠,美丽而璀璨。与诗词歌赋相比,对联讲究的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可谓是另一种形式的诗词,在所有语言文化当中对联文化雅俗共赏,颇具特色。

对联分上下两联,人们称上联为对句,下联是出句。一副质量上乘的对联出世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并非一件易事,腹中笔墨不够挥洒之人只会深陷其中而百思不得。对联对上下句的字数要求相等,如果是上联出现过的字,下联就不能重复。

平仄要求是对联的基本功,人们常说平仄调是按照音调的不同进行分类的。每个人都知道中国汉字读音分为四种,即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一声和二声是平声调,三声和四声是仄声调。例如,迎春迎喜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上联的平仄调是"平仄平仄平仄仄",那么下联需要用"仄平仄平仄平平",这样才是一副标准的对联。

对联文化随着历史潮流的涌进,从初时的桃符,到如今的对联,分为有数字联、回文联、谐音联、暗喻联、偏旁部首联等,对联对于一个人的考验越来越大同时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学功底。古时朝廷也会将对联作为会试题目用来选拔人才,在当今社会虽然没有要求应试者掌握对对联,但是对联在时光的磨合下早就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当过春节的时候,我们会贴春联;当家中有老人过寿会请人写寿联;新人结婚也会写喜联祝贺新人等等。

我们看过周星驰主演的唐伯虎点春香的都知道唐伯虎,唐伯虎明朝人,自幼人称神童,家境富裕,才名在当时显著文坛,不巧却碰到科举舞弊案,唐伯虎受牵被连革去功名,自此开始他那传奇又颠簸的一生。

与过往的历史名人不同的是,他喜欢游山玩水,爱打抱不平,为人豪爽,平时就有很多人与他结交,共谈诗赋。在明朝满腹经纶者不在少数,也有很多人并不服气唐伯虎这个人。

有一位才子在一日偶然遇到唐伯虎,心中很是不服,就想与唐伯虎比试一番。他拦下了正在游山玩水的唐伯虎,作揖请礼想请唐伯虎赐教一番,唐伯虎只好点头同意,才子说, "指南针指南指北,不指东西" ,这一联非常难对。指南针是个物品,众人皆知指南针不能测出东西方位,只指南和北两个方位,除此之外还有平常对物品的称呼,可谓一语双关。

一听上联,旁人皆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唐伯虎,不敢言语的众人看着唐伯虎,谁知唐伯虎听完也只是微微一笑,就这等?淡淡开口, "明月光明天明地,不明玄机" 。唐伯虎话音刚落,才子落荒而逃,明月照亮天地,玄机却无法照射,而且此外比喻自己科举无辜备受牵连,偌大的大明朝无人管他,同时也是一语双关。

明朝社会动荡不安,仅仅百年就已经更换了十六个皇帝,当时社会黑暗,皇帝不作为常有之事,被终生剥夺科举的资格对于一个·才华出众的名人而言无异于判了他死刑,唐伯虎名落孙山,科举亦被剥夺后,家道中落,父母双亡,几任妻子也未伴他终老,晚景凄惨。但是他的才华和故事留给了后人,以另一种形式在世间存活。就像臧克家诗中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