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赣鄱专栏 | ​尹文娟:乡亲、乡情、乡规

 香落尘外 2020-08-31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 图:尹文娟

横峰县是赣东北的一个小县。我公公的老家——横峰县司铺乡周北坞是个在地图上也难找到的小村庄。村里只有四十几户人家,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可凝聚力特别强,村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横峰县司铺乡周北坞村,这是公公的出生地,他在这里结婚生子,为了生计离开这个村已经56年了,在单位上工作、退休一直没有回来住的。

公公是2020年8月20日晚上停止了呼吸。回老家办丧事,我的身份是儿媳,一起办理丧事是情理之中的事。想不到,第二天开始就有人自发组织来帮忙,男的劈柴、挑水、砍竹子、搭棚子、女的洗菜、切菜、烧菜、端菜、收桌、洗碗、扫地,她们分工合理、配合默契。烧开水、洗水果招待客人都是她们帮忙,并且碗、筷子、桌凳都是她们自带的;还帮助安排几桌人吃饭,一桌几个菜,一切交给他们打理,我们四个儿媳妇反倒成客人一样。对于我们丧失亲人的人来说,能得到乡亲们的及时帮助,简直是雪中送炭。按照村里风俗我们是要通宵达旦地守夜的,并且要折草纸烧的,再加上要接待来吊丧的客人,家里、老家往返,打破生活常规,我们都感觉精疲力尽了。我们的确是没有精力来打理一大帮人的伙食这类事了。而且这种情形还要持续八九天,幸好有老家乡亲们的大力帮助,真心感谢他们的默默付出!

村上有“不成文的规定”。从亘古老祖宗开始就有这个习俗,哪家有人懒得呼吸,就有人自发上门帮忙,是没有工资的,在办丧事期间,都要像上班一样,他们会自己控制人员,保持在七、八个之间,帮忙人多了,自觉有人退出。人手不够了,自动补进去,把自己家中的事暂时放下,整天在这里帮忙,每天晚上会有二桌村民来守夜到晚上十点多,一直要到丧事结束,根本不需东家操心费力,这种风俗的传承,真的值得点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能够突破利益的藩篱,尤其可贵!

村上“有不成文的规矩”。送老者上山,有九个人为一班,一个人打铜锣、八个人抬扛。整个村庄有五班,轮到谁就是谁,没有空的话,自己雇人,在外打工的,轮到的话自己请人替,一切安排有序。在这个小村庄,一直保持着这份“烟火气”,也是没有工资的。当今社会外出务工人员多,村里留守人员本来就不多,这个规矩能沿袭下来真的难能可贵。整个司铺乡,就只是我们老家周北坞村互相帮忙是没有工资的。

在这个村庄享受这种待遇,我们真的是受之有愧。该享受的待遇享受了,该尽的责任没有尽到。乡亲们说,我们都是在单位上班的,体谅我们,不安排活给我们干,让我们依旧去单位上班。作为同一个村庄里的一份子,以前有乡亲家里办丧事,他们也体谅我们一家人,从没安排过我们这类活。

然而,这次我们享受了这份浓浓的乡情,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你们的“亲”,你们的“情”、你们的“规”。我们在这里得到了至高无上的待遇, 村里的乡亲们,有你们真好!




简介

尹文娟,会计。想遇见更好的自己。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柳依依 暖在北方 胡迎春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陈风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