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的镜头让世界了解了中国

 吞像摄影 2020-10-27

有时候我会有种感觉,我们对某本书或者某部作品的评价其实是阶段性的,一部得到普世价值认可的作品,你不屑一顾或者不明所以,也会随着时间与自身阅历的流动,慢慢意识到那部作品的独特性。

很久以前看刘香成的摄影集第一观感其实是不太好的,对于喜欢古典摄影的人而言,这种未免太不美了。



💐

最近重新翻阅刘香成的摄影作品,领略到他作品当中的活力与妙处。在他镜头下的中国是那么的生机勃勃,所有的事物都是新的,人们走在大街上,眼睛里都能看见美好的未来。

1966年,上海模特姚书轶在闹市中展示迪奥礼服,好奇的路人前来围观
1980年,北京,中国第一位百万富翁李晓华在他的新奔驰车上。李晓华曾是一名红卫兵,文革时期上山下乡,改革开放后经商致富。
1996年,浙江温州,做头发的女人在打电话。这里是当时中国最富有的地方。
1996年,画家黄永玉在北京的家中。他自学美术和文学,不但是“画坛奇才”,同时还是少有的多面手。黄永玉的水墨画以幽默著称,画中包含对社会的机智点评。
2010年,成功人士驾驶敞篷车,行驶在浦东宽阔的马路上。
1997年,北京,舞蹈家金星在中央芭蕾舞团的练功房内热身。他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舞蹈领军人物。
1997年,北京,著名导演张艺谋与演员姜文在片场。
2011年,著名艺术家蔡国强正在为他在多哈的展览做准备。
2013年,北京,艺术家陈丹青在工作室进行创作。

2012年,艺术家曾梵志在伦敦准备个人展览,他利用休息的时间享受古典绘画。

1980年代,由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现代时装开始影响到中国的年轻人。
1978年 上海复兴公园

1981年,北京故宫前喝可乐的年轻人

1976年毛主席去世,刘香成开始了他的拍摄中国生涯
1982年,北京,邓小平接见来访的美国石油大亨哈默博士
1980年,整形医生为他的顾客开双眼皮。为了女士能够独自骑车回家,医生采取一次开一只眼睛的办法,今天先开一只,真有中国特色。
1981年,天安门广场复习迎考的人们
1981年,北京公交车上的乘客



1981年,北京,烫头发
1980年,刘少奇的女儿刘萍萍在家中

很多人知道他是通过由他所拍摄戈尔巴乔夫辞职的照片,那是在1991年的圣诞节,CNN的董事长邀请他晚上前往克里姆林宫。刘香成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机会。

然而到达现场后,他被告知为了不影响直播,所以不能拍照。于是刘香成孤注一掷,在戈尔巴乔夫念完最后一页的瞬间按下了快门。幸运的是,最后洗出的照片正是他想要的效果:人没动而纸在动。第二天全世界的头版头条,就是用的这张图片。

POEMS FOR YOU


 见微知著

或许有人会存质疑,一幅“决定性的瞬间”说明不了什么啊~~~那你就小看了刘香成的摄影功力了哦,如果你有对他做过功课加以了解,你就会知道这里面首先包含了优秀摄影师三个最硬核的素质:

1,过硬的摄影技术

2,对一件事物的呈现视角与独特的想法

3,把脑海中的想法精准的通过影像表达出来

刘香成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提及过在拍摄这张画面时的客观环境,能做改变的只能是自己,然而,一次快门的可能需要像古代武士那样,不击则已,一击必中。同时用的是胶片相机,室内环境光线需要精准的匹配合适的快门速度。在那样一个具有历史性的瞬间,他精准的用30/1秒拿下来普利策奖。

一般人拍摄照片真的只是在拍摄照片,把眼前所见呈现出来,并没有额外的信息与想法。那样,是任何人都能拍的东西,你的作品并不能脱颖而出,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去用一些巧思去聚焦表达上。

怎么样用细节来记录一个时代的结束,刘香成给出了答案,安妮·莱博维茨也给出了答案,他们都没有直接的给出事实,而是寻找一些标志性的动作来浓缩和高度总结这个事件。

尼克松下台,安妮前往白宫报道,与一般摄影师专门拍摄尼克松不同,安妮把关注点放在了一些细节上,这张尼克松坐上直升机离开白宫后警卫收红毯的照片让她一战成名,成为了明星摄影师。

同样深刻的一张照片是他所拍摄的溥杰在故宫的照片,那张画面具有很大的历史景观。景还是那个景,却已经改朝换代了。

 刘香成

1951年生于香港,长于福州。上世纪70年代赴美。曾任美联社记者、《时代》周刊驻华首席摄影师、时代华纳集团中国首席代表、新闻集团常务副总裁。现为CAA高级顾问。因出色报道苏联解体等重大国际新闻,1992年获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2013年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办他的“中国梦 三十年”的个人摄影展。 

2019年12月,在国际影艺联盟、科梅伊市政府、达盖尔基金会在法国科梅伊举办的“纪念摄影术诞生180周年”活动中,刘香成被评选为 摄影术诞生180年180人之一。 

💐

经典无非就是无数次的发表,观看的人多了就会成为经典,慢慢进入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图片在这方面是没有任何媒体能够取代它。图片是把一个瞬间抓住,使观看的人产生一种共鸣。要么是图片里面的人、要么就是图片里面的事情,用这种方式横向的切入了生活中的万象。如果图片只是记录的话,这不叫摄影。就像布列松和曼雷,他们都是带着对事件的看法、对美的理解去观察这个社会,摄影是很主观的媒介。

——刘香成

POEMS FOR YOU


- 评 论 区 见 -

| 你喜欢的作品 or 更多想知道的摄影师 |

🍳

插图 | 刘香成

编辑 | 鹳鸟踟蹰

| 摄影 |

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