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取经归来》:真正活通透的人不会厌世,而是愈加勇敢的面对生活

 摩诃般若波羅蜜 2020-08-31

有人说,这个世界处处是心机,高境界的人就会厌世,因为碰不到一个懂他的人,灵魂深处太孤单。

就像《天道》中的丁元英,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身边找不到同类,然而丁元英的境界在佛教中还是落于小乘,只求自度,而不求度人。

其实真悟透的人不会厌世,因为即使改个环境还会这样,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自己了悟那个圆满具足的真相,从而帮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取经归来》:真正活通透的人不会厌世,而是愈加勇敢的面对生活

真悟透的人会怜悯众生

这个世界上,可能有些人会经历这么一个阶段,那就是当他开始明白了一些真相的时候,他可能会对这个世界很失望,觉得众生很愚蠢,卑贱而又无可救药,慢慢的就会变得对这个世界很淡漠。

可能还有的人之前会有自己的坚持,但是当他见多了这个世界的不公之后,他再也承受不住被众人和社会摧残的压力,最终又无奈的放弃了坚守灵魂的圣洁与高贵,而选择了随波逐流。

但是当一个人真正悟透这个世界真相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绝不是逃避,也不是妥协,而是会自然而然的升起一种宽广而又无边的慈悲。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实面目后,依旧热爱生活。”

每每看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过得不幸福的时候,真正的觉悟者他就会很难受,他就会发自内心的想要去帮助他们,哪怕他身无分文。

《取经归来》:真正活通透的人不会厌世,而是愈加勇敢的面对生活

佛教里“布施”里面有三种,分别是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真悟透的人,大多不会是很有社会地位的人,也大概不会很有钱,但是他会用尽毕生所学来觉悟众生,来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而不奢求任何回报。

正如《取经归来》的歌词所写的:“休夸说妖魔鬼怪全打怕,莫提起险山恶水都平踏,又一条征程正摆在脚下,自度度人自觉觉他,要把这真理妙谛播天下,要让我九州处处披锦霞,人生纵有限,功业总无涯。”

真悟透的人会栖守道德

《菜根谭》有言:“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一个能够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孤独一时;一个依附权贵的人,终将寂寞千古。境界通达宽广的人,会考虑到死后的千古名誉,所以他们宁可坚守道德准则而忍受一时的寂寞,也绝不会因依附权贵而遭受万世的凄凉。

真正活通透的人,他就会对这个世间的运作模式了然于胸,所以他们的眼光会放的很长远,正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他们不会以一世为计,而会放眼到千秋万世,考虑到生前身后事。

《取经归来》:真正活通透的人不会厌世,而是愈加勇敢的面对生活

康德《墓志铭》有言:“有两样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越会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这个世界上,多数人都会以社会的准则为准则,但是真悟透的人会以心中的道德准则为准则,他们已不再需要外在的约束,更不会被外在的浮华所干扰。

因为社会怎么样那是社会的事,他要怎么样是他自己的事,他会对自己的人生完全负责。尽管这个世界上多数人会依附于邪恶,但是他们依然会心安理得的坚守善良。

然而其余的大多数人基本都是走过了无奈的春秋而丢了天真,丢了热情,又丢了人生的纯朴,到最后,甚至连人格都丢了,却要把责任推给眼前这个社会,毫不脸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