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殷锡奎:渔夫

 龙溪文学驿站 2020-08-31

   龙  溪  文  学      

第  396期

来稿须知

没在其他微信公众号首发的文字均可。拒接一稿多投!


渔夫

 殷锡奎

   他说,他是渔夫。他笑着指向乌里河,告诉我,他从小就生活在这座镇子,目 睹 了它的快速变迁。“那些老房子成片成片地没了,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但是我始终在 这里,在这条街,依旧喜欢垂钓,喜欢下雪天到山里转一转,或者到结了冰的河面 走一走,只是我家搬进了小区,原先住在平房,现在住进楼里。”我们互加了微信, 我为他备注了大港镇渔夫。他用熏鱼招待我,还有排骨炖豆角,车库外面一口铁锅,向附近木材厂要的柈子,小区绿化带堆满了雪,不知谁利用积雪堆了个雪人,胡萝卜鼻子,饮料瓶盖眼睛和嘴巴,康师傅碗面盒子的帽子,还有塑料垃圾袋的围脖。炉火正旺。他的儿媳妇儿在拌凉菜,温馨的车库,半掩的门,挂在墙壁上的电视,他在讲述这座镇子的百年历史。在他的勾勒中,镇子原本古香古色,布满了俄式建筑,漆成墨绿色的木栅栏,镇子入口还有一个朴实无华的不停旋转的风向标,黄土铺垫的大街,偶尔熙攘的码头,阳光下几只振翅飞翔的鸽子,河水粼粼。我们喝酒,一种当地农家酿造的六十度小烧。我们酩酊大醉。次日在旅店醒来,晕头晕脑的我记不清是如何回来的,只记得他举杯豪饮,只记得他说羡慕我们这些看过大海的人。                                                                                                   我们成为了朋友,那种既不熟悉,又不陌生的朋友。我会浏览他的朋友圈,关注他的生活。他在河边开垦了片菜园,养了蜂子和狗,金黄色的蜜,豆角,土豆和茄子,是不是还有黄瓜?2018年的秋天他给我邮来一包松子,榛子和木耳。他赤膊跃进河里游泳,那年他多大?——五十八岁生日(他是六零后),他头上戴着纸王 冠,面前摆放着蛋糕,他在吹蜡烛许愿,但是谁会想到白天他会如年轻人一样跃入冰凉的河里游泳呢。视频里他在秀肌肉,健壮的二头肌和三角肌,擅长捕猎的尼安德特人吗?年轻时他在码头扛过木头和石料,那时没有吊车,没有起重机,全都依赖人力 。                                                                                              

                   

    他从没有离开过大港镇,虽然他一直保留着一套故宫明信片,一册上海街景的画册,他视它们为藏品。他还有一个帆布包,上面印着上海的字样,“那是老掉牙的古董,没人要!”视频里,他的老儿子嚷了句。他却郑重其事地把它放在衣柜,念念不忘有朝一日能拎着它走出家门,到码头买张船票,坐一条客轮离开镇子,探望一下那个他从没看到过的世界。退休后的他更加忙碌,他需要看孙子,需要看他的菜园,蜂子和狗,还有,他买了渔具,闲暇时领着孙子到河边垂钓。他告诉我,有朝一日他会乘坐一叶扁舟前往浩瀚的海,听那澎湃的涛音,看海上日出。               

   “我从小生活在这里,从没走出过镇子,”他长叹一声,告诉我。年少时他就渴望能够走出镇子,坐在山岗上向远处眺望。但是他读书很差,只读到初中就辍学了,成为码头工人,每天汗流浃背地讨生活,尤其当他有了妻儿之后。他说过,他老婆是他的海螺姑娘。他讲起画中人,一部老电影(推送过来的链接,我顺便看了另一部《追鱼》,借着酒劲他偶尔哼唱一句半句)。可以说他的大半生都是在劳碌中度过的,哪怕是退了休,哪怕他老婆病逝后(那个女人同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此他不无遗憾地说她没享过什么福),他依旧守着那个日趋充盈的家,守着他的故土,守着他的财富,就像是有条无形的绳子拴住他的双腿。许是听到他总这样唠叨,他的儿子为他安排了一次旅游,2019年夏,从乌里河坐船,抵达出海口后前往青岛和大连,他儿子特地陪伴他(他如愿以偿,他拎着他的古董帆布包了吗?)。我不知道他在青岛玩得怎么样,几天后他的朋友圈出现这样一条消息:你好,渔夫已经不在了,望各位互删!谢谢了,不好意思打扰了,我是渔夫的儿子。随后,他的微信沉入大海,我发给他的讯息被一个红色感叹号前置。次日我拨打电话,他儿子接的,那孩子告诉我,他父亲离世了,死前没有一丝痛苦,当时他父亲正站在游船上看大海,笑容灿烂,一条十八公斤重的鲭鱼一跃而起,插中他的胸膛。听到这消息,我不禁瞠目结舌,难以置信,就像听到了一个笑话,简直太荒诞了,但是这个笑话无论如何都无法令我笑起来 .

   “我父亲向往大海,终于死于大海。”末了,渔夫的儿子叹息一声。

校编:姜亦泉)

作者简介

殷锡奎,广东省龙门县作家协会会员。

顾   问:申平(广东省小小说学会会长)

主   编:毛小玟(龙溪文学会会长)

副主编:申玉林(风华文学社副社长)

副主编:姜亦泉(世界诗歌作家文集散文主编)

编   委:钟子阳、单斐, 王炳祥

主   播:叶志平、青春、葛奎兵、长安

            玉兰、姜敏 .香雪

排   版:李修鹏、肖桂芳. 龙海玲

校   对:秦 泰


关于福利

欢迎来稿 !平台所得打赏全归作者。打赏金额低于五元(含5元)不发放,用于平台管理。朗读类、音画类作品,打赏由作者与播音、音画制作人员五五分成。打赏在七天后以红包形式发放。七天后未到账或有打赏,平台不再处理。

投稿类型为美文、诗词、小说、历史、音画、娱乐、摄影,书画,文学评论等。

请自选原创作品,最好已经在纸刊发表且未在公号发过的文稿,百字内个人简介,直接粘贴。长篇小说可以附件形式。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请主动加微信131033570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