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乘风破浪的姐姐:努力、成败、被评价,这些问题值得与孩子谈谈

 3611馆长 2020-08-31

三十加的女明星跳二十岁的女团舞,《乘风破浪的姐姐》凭什么吸引人?

她们的魅力,不仅是从不会唱跳到绽放舞台,在节目中完成了乘风破浪;更是因为她们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也一次次完成了跌倒再超越。

乘风破浪的姐姐:努力、成败、被评价,这些问题值得与孩子谈谈

一路走来,她们用《浪姐》的舞台诠释了女明星的成功背后要付出多少努力,以及如何对待一次次成败,如何面对争议与评价。

每当谈及这些问题,她们总会讲着讲着就说起小时候。

尽管漫长的一生不是完全由童年来决定,但成年以前的经历,以及对人生的认识,对价值的思考,对未来的规划,对一个人成年后的发展确实影响深远。

努力、成败、被评价,这些词也不仅仅属于明星的人生。

关于这些普通人都难免要面对的问题,不如早点和孩子谈谈。


一、努力有什么用?

《浪姐》中的女明星们,很多都已经功成名就,但仍为了练舞练歌拼命挑战身体和能力的极限,甚至彻夜练习,不眠不休,最终从第一期的不会唱跳,到总决赛的震撼舞台,付出汗水和伤病的过程,比成果更加令人感动。

然而在接受采访时,有好几位女明星这样回答努力的原因:我没有其他技能,做好我的工作是我赖以生存的事,我觉得努力工作就是我的本分。

这样的道理,对其他任何行业的成人,以及对孩子而言,何尝不是一样呢?

乘风破浪的姐姐:努力、成败、被评价,这些问题值得与孩子谈谈

新的明星层出不穷,但有的人可以始终被观众记得,到任何年龄都拥有职业生涯的安全感,不用依靠别人,不用担心丢了饭碗,这不是运气,而是努力;

有的人看似个性不强,存在感不强,出身也普通,但最终从小透明变得自信,能够从被选择变成拥有自己人生的选择权,这不是运气,而是努力;

有的人选择暂时离开喧嚣的娱乐圈,追求自己内心更有价值的事情,几年如一日地在专业上精雕细刻,忍耐寂寞,最终在快被观众遗忘的时候,惊艳舞台,这不是运气,而是努力;

看看这些姐姐们的经历,你觉得努力究竟有没有用呢?

答案是肯定的。

有许多研究显示,更高的投入度,更好的专注力与坚持性,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业表现,也是影响成人工作表现,乃至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因素。

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影响的众多研究也显示,后天努力对个人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对孩子来说,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孩子勤奋感的关键时期,因此家长应教会孩子通过自身努力完成任务、克服挑战。

当孩子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能力的增长,自信心也会提升,对自己、对生活都会拥有更强的掌控感,也有利于未来的持续性发展。

你应当让孩子知道,台前有多耀眼,背后付出的努力就有多艰辛,如果想要与众不同的人生,没有超越常人的努力,是很难做到的。

当然,孩子可以选择不去过非同寻常的人生,但未来漫长,难免会遭遇人生低谷或发展瓶颈。

那个时候,他们仍需要身处困境也可以逆风翻盘的能力;需要脱离了他人的供养,仍能为自己建立生存安全感的能力。

而努力,或许是最简单的办法。


二、努力以后可以“失败”吗?

参加《浪姐》的女明星们,比赛中的胜负欲都很强,几乎没人不努力,但是成团席位有限,那些努力到最后却进不了成团位的姐姐们,该如何面对努力的结果?

还有那些中途离场,又被观众反选回来的姐姐们,各个都使出看家本领,用惊艳舞台的巨大进步,一举打败冠军候选团,让评委惊叹她们孤注一掷拼了的魄力。

姐姐们回应说:失败过再回来,我们更加要拼尽努力,你不能想象我们有多珍惜。

然而,返场姐姐中依然只有2位进入总决赛。

在返场姐姐们临近决赛却再次面对离开时,有一个画面非常动人。

她们围成一圈举杯“庆祝”,王智说:“我们是一个新的团,可以取一个团名。”吴昕接话道:“差一脚团。就差一脚就进去了。”大家都笑起来。

乘风破浪的姐姐:努力、成败、被评价,这些问题值得与孩子谈谈

既然是比赛,有赢就有输,像姐姐们这样,抱着必胜的信念努力,然后笑对任何一种结果,或许才是我们面对努力和“失败”的更好态度。

从第一期开始,每一期都有人离开,几乎所有人都会难过落泪,细数自己的付出和遗憾,不过最后还是会说:

虽然离开,但努力没有白费,因为这个过程让自己收获巨大。比赛总有输赢,失败是大多数人的客观结局;但每个人都有突破自我的成功,她们都是自己的人生赢家。

相比之下,在生活中,我们反而很容易看到愿意努力却不愿面对失败的人

有一些品学兼优生进了重点大学,却因承受不了“不能一直成功”而退学甚至自杀,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一直绝对化地认为自己必须永远出类拔萃,否则便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也有一些非常努力的孩子,从小就要事事争第一,得不到便内心崩溃,甚至认为是别人的出现影响了自己,产生许多人际问题,最后反而影响成绩;

可见,对所谓“成功”的绝对化要求,对挫折的不当归因,并不能让人变得更好,反而成了前进道路上更大的阻力。

看到姐姐们的从容离开,你真的可以对自己,也对孩子说一句:努力就好,人生还长,一时的失败真的没关系。


三、如何面对被评价?

《浪姐》中有一期,专门请明星们公开查看网友对自己的评价。

这些评价有褒有贬,言辞犀利。

比如,王霏霏在宁静不在场的时候,念出了一段网友对宁静的评价,大意说宁静是他最不想看的,很无趣,仗着资历说一些看起来耿直的话,跟“小年轻”撕真的没什么意思。

念完以后大家都目瞪口呆,说不出话。

等宁静进入房间,大家问她要不要看网友评价,她的回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我是不是傻啊,干嘛要看怼我的?节目播出就是定局,你看它就是徒增烦恼。说你好吧,你还有点接不住,觉得我要更好;说你不好吧,就会备受打击。做演员做歌手其实都挺脆弱的,说自己坚强都是骗人的。我只想知道有鼓励的声音,告诉我有很多人很爱我。”

乘风破浪的姐姐:努力、成败、被评价,这些问题值得与孩子谈谈

这番话放在普通人身上同样适用。

不仅明星,每一个普通人从小到大,都免不了被评价。

小时候,你学习好,有人评价你,你学习不好,更有人评价你;

工作后,你努力有人评价你,你不努力也有人评价你;

结了婚,你把重心放在家庭上,还是工作上,仍然可能会被人评价……

虽然我们都提倡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积极的评价,但作为个人,也要做好被外界随意评价的准备。

只有摆好被评价的心态,才能在各种评价中,过滤掉无效信息,选择能够支持自己的力量,去促进自己的发展。

心理学家李雪在《走出剧情》中提到自己的亲身经历:

面对网络上各种谩骂的、随意的、甚至侮辱性的留言和评价,不予回应,直接拉黑。为什么?因为这种评价肯定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情绪体验,而且对方并非出于“为你好”的角度,也并没有展示平等交流的态度——他们只是在发泄自己想要评价的欲望,评价本身对你没有任何益处。

因此,你要教孩子学会甄别外界评价的价值:选择真正对自己有帮助的,忽略掉那些没有营养的;成功的时候不被鲜花掌声蛊惑,失败的时候不被负面的评价左右,才能真正帮助自己成长。

要做到不被外界评价轻易左右,还要清楚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要走怎样的路。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青春期(12-20岁)是一个人建立稳定自我认识的关键时期。

这个阶段孩子的重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也就是对自己的各项特质具有更加清晰客观的认识,并形成一个整体且相对稳定的自我认识,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

这个时期,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同伴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对自我角色的认识。

与此同时,孩子的自尊也开始分化。

研究显示,自尊水平与自我评价存在正相关,且对自我评价具有显著的预测性。

一个高自尊的人,更容易有积极的自我评价,面对外界的负面评价时,不会轻易改变对自己的认识,面对他人的赞美,也会客观接纳。

作为父母,应当对青春期孩子的这一特点有敏锐觉察,并给孩子提供恰当的引导,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同伴关系,并且有选择地接纳外界评价,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


后记

发展心理学认为,一个人过了二十岁,基本上就正式进入成年阶段,从二十岁到四十岁,都可以被称为成年早期。

这个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生理和心理状态均达到最佳,很多人也开始在这个时期取得成就。

然而,

一切成就,都少不了生命前二十年的准备和滋养,所以我们要重视早期教育;

一切结果,也须用四十岁以后的人生慢慢体验和见证,所以我们要热爱每个阶段的自己。

看了《乘风破浪的姐姐》,你有哪些想对自己,或对孩子说的话吗?留言给我们吧。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