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 (第七期)

 家有学子 2020-08-31

“地球运动”部分的内容已经结束了,从本期开始北斗君将带大家走近我们居住的地球,让我们一起看看脚下的大地蕴含着怎样的知识点吧!

第三单元  地形地质

第一节

地球内部圈层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地震波

地震波是从地震震源向四周传播的振动,传播方式包括纵波(P波)横波(S波)






纵波振动方向与地震波的传播方向一致,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它使地面发生上下颠簸振动破坏性较弱 

横波振动方向与地震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因而当发生地震时,纵波先到达地表,横波落后一步,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水平晃动。

不连续面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过程中,在某些深度处可能突然加速或减速(纵波减速时,横波甚至会消失)。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作不连续面




不连续面的存在,标志着地内物质在此层上下面有明显区别,因此成为地内圈层构造的界面

在所有不连续面中有两个变化最显著的称为一级不连续面:

(1)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深度平均17km,陆地33km,海洋平均厚度6千米。地震波加速,表明其下物质密度、硬度增加。 

(2)古登堡不连续面。深度约2900km。地震波减速,横波消失,表明其下物质很可能是液态

二者构成了地壳与地幔、地幔与地核的界面。

此外还有5个次级不连续面,可以把地壳、地幔与地核进一步划分出次一级的圈层构造。

岩石圈

岩石圈是地球内部软流层以上,相对于软流层而言的坚硬岩石圈层。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厚约60~120公里。





矿物

矿物是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着的,在一定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处于相对稳定的单质和化合物。矿物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石英






黄铁矿





长石


黑云母

岩石

岩石是由一种(如大理岩由方解石组成)或几种(如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组成)矿物组成的,具有稳定外形的固态集合体。

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其中,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称喷出岩或火山岩,如玄武岩;在地下冷凝的则称侵入岩,如花岗岩。






(2)沉积岩:是在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下,先成岩石遭受风化剥蚀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过外力的搬运、沉积所形成的沉积层,又经固结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常常含有化石。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3)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如高温、高压)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地层

所谓的地层是指在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具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石。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堆积物,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在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在上。

中国地层委员会采用宇、界、系、统、阶、带等六个地层单位。

地球仪

地质年代是指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

地质年代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表述单位为宙、代、纪、世、期、时;其二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称为绝对地质年代,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测定,也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

岩石圈物质循环

板块运动、岩浆活动等地质作用生成新的岩石,并隆起高山,使地面和洋底凹凸不平。而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地质作用以及水流、冰川和风的地质作用使岩石风化、破碎、溶解并搬运到盆地沉积起到削高补低的作用。而大洋盆地是地球上的最低点,陆地上的物质原则上都要回到洋底去,并在洋底沉积为岩石(包括化学沉积、生物沉积和固体碎屑沉积)。最后随着板块运动回到地幔中消亡。这就是岩石圈物质循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