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河南睢县:“中原鞋都”红火依旧
2020-08-31 | 阅:  转:  |  分享 
  
河南睢县:“中原鞋都”红火依旧?年初一场突出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河南省睢县伊森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沙启华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一双鞋压10
0元成本,10万双订单出不去,就压了1000万元资金,像我这个规模的企业,哪能受得了?”做外贸起家的沙启华,从未想过自己会面临订单
危机。↑制鞋车间中工人正在紧张地忙碌徐泽源摄河南省睢县,是中原耐克、阿迪达斯、斯凯奇、安踏、特步等100余个国内外知名品牌生产加
工基地。被誉为“中原鞋都”。受疫情影响,今年春上不少企业库存积压严重,生产难以为继。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睢县行动迅速:统一组织企业
负责人赴温州、晋江等地寻求经销商,建立国内销售网络;组织企业开通电商、微商等网络销售平台,成立网络直播带货工作室;想方设法从政策、
资金等等方面为企业纾困解难。引导帮助企业危中寻机,县域经济不仅迅速恢复了活力,而且确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我现在是零库存,每天
生产3000双左右,供不应求。现在准备再增加两条生产线。内销由原来的20%变成了70%。”沙启华说。营商环境擦亮“金字招牌”8月初
,特步集团董事局主席丁水波与集团几位高管,连同4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负责人一行到睢县考察制鞋产业,并就进一步延伸制鞋产业链与再次睢县
深入交流。与睢县签约以来,已在睢县成功运营特步运营中心、河南特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4个项目。↑智能化针车车间韩俊杰摄是什么因素吸
引了特步集团这家业界“巨头”的青睐?“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营商环境!”河南特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华阳表示。在招商引资时,睢县坚
持“一把手”工程,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带头招商,亲自谋划,亲自接待重要客商,亲自参加重大项目洽谈,亲自协调解决项目落实过程中遇到的
困难和问题。为落地企业服务,睢县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个单位负责、一套班子推进、一站式办公、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服务
模式,同时提供“在手续证件办理过程中和职能部门零接触,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和当地群众零接触”的“两个零接触”服务保障。“疫情带来的影响
正是我们为企业提供更优质服务的新机遇。”睢县多次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会议上强调。服务效果最终体现在每一个市场主体。小微
企业东弘鞋业有限公司复工复产后首先面临的是资金压力,“国外客户回款慢,但是原材料和工人工资是刚性支出,流动资金跟不上,关系到企业的
生死存亡。”企业负责人王贵辉坦言。“我们为企业设立了风险补偿金、质押保证金,不断扩大政策性担保,一企一策、一行一策,加强银企对接。
”睢县地方金融局局长和玉堂介绍。东弘鞋业很快得到200万元普惠金融贷款,月息只有4.3%,压力骤减。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睢县除为企
业展贷、续贷,防抽贷、断贷外,同时设立还贷周转金1000万元,为企业融资1.2亿元,今年上半年睢县共为中小微企业减免各种税费500
0多万元,帮助企业招工7000多人。有效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制鞋车间中工人正在紧张地忙碌徐泽源摄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3月份以来
睢县先后出台支持15条措施中小企业发展。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睢县结合实际,出台“突出重点领域着力扩大内需”、“聚
焦重点人群保居民就业”、“坚决兜牢底线保基本民生”、“强化纾困帮扶保市场主体”等7大项25条新措施。睢县始终秉承企业的小事就是睢县
的大事的理念,持续推行“一站式”、“妈妈式”服务,发扬“店小二”精神,提供服务,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延链强链”壮大产业集群鞋
子制造过程最多需要300多道工序。从鞋底、鞋帮、鞋带到鞋扣……一个小小的扣眼都可能难倒一个企业,因此,完善的配套产业链条是制鞋产业
发展的基础。受疫情影响,保障制鞋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对于新兴制鞋产业基地睢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智能化激光裁切车间徐泽源摄解决“痛
点”重在“疏通经络”,为解决配套问题,睢县坚持全产业链谋划,缺啥补啥,缺啥招啥,全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降低企业综合生产成本,加速企
业链式发展。对制鞋、电子信息等十二大产业链实行链长制。每个产业链均由副县级以上干部牵头,集中实施供应链协同推进、项目攻坚、创新提升
、融合发展、开放合作、企业梯次转移、集聚集约发展、要素保障等八项重点行动。按照生产环节制作产业图谱,先后招引以生产鞋底为主的协骏鞋
材、兴泰鞋材,以生产高发泡、海绵为主的鑫润鞋材、至和鞋材,以及亿美鞋楦、足顺鞋材、腾飞包装等配套企业70多家,本地配套率达到90%
以上。“制鞋业被称为’候鸟经济’。从制鞋产业历史转移规律可以看到,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我国台湾,再到东南沿海,现在又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根源在于人力资源等综合成本的增加。像人口红利这样的优势,一个地方不可能保持太长时间。”睢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周继强说,基于此,睢县确立
了在承接中转型升级,在承接中高质量发展,引导企业自我革新,涅槃升级。睢县加强与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四川大学、中国皮革协会等院
校组织合作,建成河南省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和科研创新平台,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引进培养。↑智能化针车
提高工作效率徐泽源摄睢县布局建设了河南省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该中心具备采用国际国内标准开展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创新,质量纠纷
仲裁、产业发展引导等创新驱动的综合能力。这标志着睢县制鞋产业已经具备与国际化先进生产基地同台竞技的基础。2020年3月,随着睢县足
力健鞋业有限公司第一批鞋产品下线,睢县制鞋业自主品牌队伍再次得到壮大。以足力健、十只狼、亿兆、京威等为代表的睢县制鞋产业自主品牌,
已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三大改造”蓄积发展动能金振源公司是家手机、电脑代工代工企业,原来他们只能做最基础的3个卡位加工生产,
近年来他们先后获得河南省智能化改造专项资金371万元,700万元县财政奖补资金,企业又投入6000万元进行了生产线研发改造,加工生
产能力大幅提高,目前已具备22个卡位的生产能力。“手机配件上半年出货1672万套,比去年同期增长45%,笔记本配件上半年出货605
万套,复工复产后两个月的产值就超过了去年上半年的总和。”陈文兵说,公司现在拥有核心自主专利171项,发明专利22项,软件著作3项、
位居同行业第一,已成为华为一级供应商,联想、小米、vivo等订单量持续增加。2017年以来,睢县确立26家重点企业,拿出5000万
元科技创新奖励资金,实施绿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和企业技术改造“三大改造”。↑嘉鸿鞋业鞋类质量检测中心徐泽源摄在河南嘉鸿鞋业有限公
司,这家进行过智能化改造的企业,针车、裁剪、成型生产效率分别提升31%、55%和29%,成型和鞋面不良率下降29%和44%,缩短产
品研发周期45天,每年节约人工成本1100多万元。“尽管受疫情影响,但是今年同期的产值比去年增加了26%。”公司负责人蒲生和说。日
前,睢县追加“三大改造”专项补助资金3000万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实施改造升级,建设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统计数据显示,今
年上半年,睢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9%,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2%,两项指标均居商丘市第一位,全县经济由负转正,经济运行稳步回升。“下一步,我们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准确把握‘保’、‘稳、‘进、‘蓄’层层递进、相互促进的关系,抓好常态疫情防控,积极培育新兴业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惠和安全感,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更大力量。”睢县县委书记吴海燕说。
献花(0)
+1
(本文系天天看新鲜...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