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义 徐邦宪的刚直一生

 凡人的书库 2020-08-31

武义县城的壶山南麓,有座古木参天、生机盎然的小山包,叫书台山,因南宋工部侍郎徐邦宪晚年在此修筑书室读书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徐邦宪是南宋名臣,由于仁义爱国敢直言,多次遭贬,仕途起伏。他被贬时,永康学派代表人物陈亮曾两度为他写诗:“禁侍燕闲如献纳,愿将民瘼达君王。”“已闻塞下销锋镝,正自胸中有甲兵。”陈亮是徐邦宪妻子的哥哥,两人是同年进士,徐邦宪是那年的“省元”,省考第一;陈亮则是那一榜的“状元”,殿试第一,徐邦宪殿试第三,成了“探花”。

徐邦宪还是吕祖谦的嫡传弟子、浙东学派代表人物。徐邦宪,字文子,号东轩。自幼聪明勤学,长大后先拜永嘉学派代表陈傅良为师,又从金华学派代表吕祖谦学于明招寺,史上称他“少负隽才,学问超诣,弱冠即声动名流”。

徐邦宪从政后,勤政爱民,敢于直言。“疏劾平原”,徐邦宪在仕途上初试锋芒,结果名动朝野。“平原”指的是韩侂胄。绍熙四年(1193年),礼部科试他拔得头筹,登进士第,由秘书省正字任校书郎。嘉泰四年(1204年),宰相韩侘胄提出开兵端以抗金,幕僚皆随声附和,没人敢提出非议,徐邦宪却“独首言之”,认为“用兵仓促,势必误国殃民”,因此得罪了权贵韩侘胄。

后来,徐邦宪请求外任,被委任处州知州。向皇帝告辞时,他仍然力谏“兵不可妄用”,详论史上“用兵过骤”而失败的教训,并直言:“兵革一动,变故横生,虎豹豺狼怪异日出,君臣独运之智,果足以坐镇之乎?”皇上虽然连连称是,但并没有息兵。

开禧二年(1206年),韩侘胄下令分兵攻金。结果,田俊迈攻宿州失利被俘,皇甫斌攻唐州亦败,诸军退守江淮,金军渡淮河南下,与宋军对峙。这时,徐邦宪又奉诏回京,当时陈亮就撰写了《送文子赴阙》诗为他饯行,称赞徐邦宪敢于直谏,“电抉雷掀”般反对权臣,为国忠诚的言辞痛快铿锵,并祝贺他得到皇帝的信任,希望他向君王禀告民众的疾苦。

次年,徐邦宪又直言上谏,提出应先发仓谷赈济饥民,赶农时恢复生产,待“秋储粮草,重整兵甲”后,再出师征伐,才能直捣敌巢,收复失地。

后来,徐邦宪以朝廷正在商议与金停战议和的名义,再次慷慨力谏,遭到韩侘胄的反对与记恨。韩唆使御史徐柟攻击徐邦宪,将其降职二级,并外调。后来,边将多失利,朝廷百官都叹惜未采用徐邦宪的意见。

不久,徐邦宪复官,任江西宪职,负责弹劾纠察。后转任江东漕,又改江东运判视事。阅月,以户部郎总领江东淮西军马钱粮。

后来,韩侘胄兵败被杀,其头颅被送给金军议和。尚书倪思推举徐邦宪代替自己,嘉定元年(1208年),皇帝召见徐邦宪,认为“秦桧专权,天下犹可以缉理,今侘胄专权,天下败坏尽矣”,授徐邦宪为尚右郎兼太子侍讲,后改司封郎官兼太子侍读、左司郎中。徐邦宪编撰严谨,讲论认真,得到皇帝赞赏。

1209年正月,徐邦宪升授宗正少卿,十月权工部侍郎,兼临安(杭州)知府。他任内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理事果断,且善荐贤才。后来,徐邦宪以母老乞求还乡,任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公元1214年,皇帝留下请辞的徐邦宪为集英殿修撰,掌修国史。尔后10多年,徐邦宪依然恪尽职守,直至归乡。

晚年的徐邦宪,回归故里武义,在壶山南麓修筑书室读书,号“书台山”。当地学子以能与大儒高官伴读为荣,每天清晨来这里晨读者络绎不绝。平时,各地学子也纷纷登门求学,他也总是热情相待,不吝赐教。

1233年,徐邦宪逝世,谥封“文肃”,墓葬在壶山脚下。“北山四先生”之一的王柏为其撰写墓碑:“平生慷慨刚决,器识宏达,多建事功。”后人为纪念徐邦宪,在武义县城大南门内建有徐文肃祠,在县城东边又建了省元坊。

如今的武义书台山,已是一个美丽的公园,每日游人络绎不绝。很多来武义旅游的人,也大多会选择到这个景点“打卡”,而后在徐祠瞻仰邦宪之清廉像,亦如当年众学子仰慕邦宪之才学,登门叩拜之热闹场景。 (唐桓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