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淀的“海”,清华的“华”,强强组CP,十分有AI

 卡卡2FM4 2020-08-31

墙上的公式在默默的论证什么难题?

这位小哥哥在调试什么黑科技?

走进中关村海华信息技术前沿研究院,

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科技风。

它坐落于清华科技园D座15层,

一期以科研项目办公空间为主。



今天带大家走进“科学”的是

海华研究院副院长黄隆波

一位思维严谨、内心温暖的科学家。

探索前沿科技,共建智能未来。

先来看看他们正在铆劲攻关的科技方向。

“我们关注早期项目,

目前已立项4个科研项目。”

黄隆波副院长这样介绍。

4个科研项目分别是:

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算法、分析与实现,

AI全栈解决方案,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以及无线通讯网络中的能量最优化问题。


抓一副中药,服下一帖骄傲

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还有莲子

黄药子、苦豆子、川楝子……到底还有多少子?

中医学博大精深,

而他们正试图用人工智能技术

促进中医诊断环节中的智能化、

信息化的发展。

正在推进的中医智能诊断系统将

实现智能中医,千人千方,个性医疗。

他们计划从知识引擎、

数据采集、辅助诊断、智能药柜

四个方面“智”助中医诊断流程。

“医疗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最大的一个领域,

大家都在做很多场景的尝试,

但很多人工智能和

医疗(西医)结合的项目,

其实都发展的不是特别好。”

谈到自己负责的

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项目,

袁洋告诉了我们一个中医的“秘密”:

“中医自身也有很多问题,

它很多思考问题的方式还处于农耕时代。

但是它有一个特点是,

从某种角度来看它的思维模式

其实跟神经网络是比较接近的,

而神经网络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最核心的工具。

我们想从中医角度探索人工智能的应用。”

他和他的团队

在走一条别人没怎么探索过的路。

学理虽然繁复,过程虽然复杂,

但他们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比如这个智能中药柜。

它可以按配药顺序自行亮灯,

语音提示前往哪个抽屉取药,

传感器可以控制称量药物的多少,

借助机器视觉提醒操作人员是否配错了种类,

这都将极大提升配药的效率和准确率。

不仅如此,在袁洋看来做中医诊断系统,

一个很大的模块就是要尝试

看能不能用计算机系统,

还有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

能够更好的做数据的整理和理解。

“整个过程估计至少要做两年,

然后才可能让诊断系统实现

辅助医生来看病这样一个功能”


灵魂相似,终会相逢

承担新型研发机构和新型智库的使命,

做好联结学术界、产业界的桥梁。

这是2018年12月,

中关村海华信息技术前沿研究院成立的初心。

聚集一流队伍、创造科研成果、培育顶尖人才,

他们在做不同方向的尝试。

姚期智先生在设立海华的时候,他的一个愿景是希望在几年之内把海华打造成为一个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在这个过程中人才培养是关键,我们通过邀请学界、业界的知名专家开展系列讲座,通过举办人工智能挑战赛,成立博士后工作站,推出助理研究员计划等,多措并举,放宽辐射面,实现人才的富集”。

正如黄隆波副院长所说,

“海华”由姚期智先生亲自命名,

“海”字取自于“海淀”的“海”,

“华”字则来自于“清华”的“华”。

“海华”是海淀与清华的结合,

他殷切地希望海华这个杰出的

结合能盛开出科技创新之花。

据了解,二期项目正在加紧推动,

它坐落于海淀区草桥7号院,

预计2020年年内入驻。

二期项目以办公空间、

数据中心和实验室为主,

主要关注的方向为

智慧医疗、机器人、自动驾驶等。

助力国家核心技术的发展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为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注入强有力的动力,

走出一条新的创新路径,

在国际竞争中有所作为,

海华研究院正为此加速前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