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年我没看到杏花 作者 庞大华

 新用户81954R2z 2020-08-31

   




              那年我没看到杏花


                     庞大华


     我很喜欢杏花。我惊叹杏花开的时候每一朵杏花努力怒放的那种力量。
    我的家在一个小镇,小的时候,还没有现在的红砖绿瓦,高楼大厦。矮矮的土房,矮矮的土墙,泥沙混合的大街小巷,满眼是黄,满眼是土。感觉只有我们的呼吸便是全部的生机。
      邻居老奶奶家矮矮的土墙园中有几棵杏树,几棵好大的杏树像老奶奶的年龄一样,树干布满累累瘢痕。每到春天杏树上便开满了杏花:淡淡的粉色.薄薄的花.瓣团团簇簇点缀着昏黄的世界,带来的是不可言状的美。看见那些怒放的杏花我觉得它不是从树上开出来的,是从大地里开出来的,是大地的力量。这时我好像也是从大地长出来的。我便为大地流动着伟大的生命而感动。
    后来县城有了高楼大厦,平整笔直的街道,随之而来的人为的美比比皆是。而我依然盼望杏花开的时候,那是一种对生命的热望的美是任何美也无法代替的。
     2003年4月中旬,休整了一冬天的杏花将要开放的时候,我也酝酿了一冬天的情绪拾起好多愿望准备拥抱灿烂杏花的时候,我迎来的却是校长严肃地命令我们每个班主任晚上放学后要给教室全面消毒,早上必须六点到校打开教室的门窗通风。说是一种病在南方蔓延。医学束手无策,科学束手无策,就我们有办法:消毒,通风,测体温,调查亲缘关系,一张张上报的表格……之后,大街上的人少了又少,商铺半开不开,满是消毒液气味的公交车没有几个人坐。世间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而让人们不能安静的是每天新闻播报被感染人的数字随着人们心咚咚跳的声音在噌噌地上升。
        广州不能去了,北京不能去了,内蒙的车硬生生给逼停在马路中间。安徽截断了民工返乡的路——
      恐惧侵蚀掉了所有生活的欲望;恐惧占有了所有生活的空间。
    蝙蝠,果子狸,竹鼠等野生动物用生命的代价冠以凶手;用无声的悲哀告诉人们——冠状病毒SARS。
     
    众志成城抗击非典。
     七天的小汤山,待命的军队,国家的力量,寄托着人民的希望。我们战胜了非典!
      一身轻松地和刚上初中的女儿坐在公交车上,车上播放器里讲述着为抢救病人失去生命的护士长叶欣和那些非典中叫不上名字的英勇事迹。女儿突然说了一声:“要是我,我可不去。”我望着女儿幼稚地撅着小嘴,轻轻抚摸着她喜欢的那一头乌黑亮亮的长发望着窗外说:孩子,到时那就是你的工作责任啊。这时我发现树上的杏子已经有鸽子蛋大了。突然,我想起今年我没看杏花。
     2020年多么好记的数字。春节还有三天就到了,给女儿千方百计买到了她最喜欢吃的猪扇骨。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紧张工作一年的女儿回来好好过年。 
    1月 20日钟南山向全国人们喊话:人传人,一个患者感染14名医务人员。天啊,毒王!咋才说?我顿时感觉周身的血都涌到了脸上。03年那一幕幕重现。武汉尽管还远,我尽管离开了工作岗位不再需要测体温,然而这么大的事国家依然和我荣辱与共,血肉相连。而最现实的期盼就是女儿放假,安全回来。
     我和女儿一直默契相守不打电话就是平安的。明天她就回来了。
     23日下午女儿突然打来电话告诉我有疫情过年就不回去了。其实我并没有感到意外,工作性质所在。我平静地对女儿说,我想到了。女儿在电话里停了几秒后平静地说:妈,我报名了,后天我们要去武汉救援,那里需要护士。我的思维顿时凝固了,没有接上女儿的话,我不知道此刻的我是担心多一些,还是敬佩多一些。我语无伦次地嘱咐带的东西,女儿说医院都给准备好了。然后告诉我到了一线很忙别给她打电话打扰她工作,有事她会给我消息的。
    挂断女儿的电话才发现我已经泪流满面。25号早上接到女儿的一条信息:我剪下的长发在我的枕套里。我拿着手机好久没动地方。
     感染人数爆发式地上升,感染面积天天在扩大。不断出现复制着03年的错误,蝙蝠,果子狸,竹鼠,蛇等野生动物,人的记性咋这么差,已经贪婪到不能遵守大自然法则底线的程度了。
   半夜抢购黄连素,板蓝根酒精……
    而疫情却没因为这些停止脚步,仅仅用一个月的时间确诊人数就达到非典时期的三倍。西藏首例感染者的出现让大陆的版图全是红色。
       尽管专家一再告诉人们不要恐慌,然而从他们不停的脚步和嘶哑的声音里折射了焦虑和担当。掌握先进信息的人们不能不恐慌。这是一种人类不认识的新型冠状病毒啊。
     吹哨子的李文亮倒下了;嘶哑嗓子整天广播里提醒村民严防死守的村支书倒下了;南京抗疫情组长徐辉倒下了;一线民警,卫生院长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他们带血的名字为国家铺着向前的每一寸路。
      全民都带口罩,无事待在家中史无前例;一千多万人口的城市果断封城史无前例;启动数百家企业,上万名工人两座小汤山版式的医院6天速成史无前例;全国高水平医务人员奔向武汉史无前例;主席下令各军区顶尖专家汇聚武汉史无前例。
    不知姓名的司机用了36个小时,行程2400公里把物资捐助武汉;大批农民骑着摩托车把自家的香蕉送到了救灾点;环卫工人没有留下名字把钱送到了募捐组。一批批的青年志愿者;一个个汗水雨水浸透的背影;一声声来自全国发自心声的呐喊;武汉加油!
    尽管确诊病例还在增加;尽管疑似病例还是居高不下。我们的国家真的有难了。

       但是,我们有这样的国家,我们有这样的党,我们有这样的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这是伟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我天天带着电源刷屏,时时关注疫情的信息。也焦灼着女儿的消息,此刻女儿没有来电话,没有消息就是最安全的消息。我拿着手机不知在等电话,还是要打电话,最后拨通了03年曾参加抗击非典哥哥的电话。哥哥说这个病毒怕热,等着四月份天热了就能好了。
     我望着窗外期盼四月份的到来,今年我依然想看到绽放的杏花……



  

     作者,庞大华。吉林省农安县人。恢复高考制度当年入农安师范学习。
     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曾在《黄龙府》刊物上发表过文章。



编辑部:

水天茫茫   闻雨时

主      审: 水天茫茫

主      编: 闻雨时

制      作:水天茫茫

1、面向全国征稿,体裁不限。来稿用word文档,请附作者简介(200字以内,与作品粘贴在一起)、近照一张(微信单发)、微信、邮箱、电话、地址等方便采稿联系。稿件一经采用,按来稿顺序编发推送,请耐心等待,若投稿10天后没接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