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死去,2岁孙子坐身边多日:留守儿童,是我们共同的痛

 昵称zWojhGnh 2020-08-31

    我生平最见不得两样事情。

    一是生死离别,二是孩子受苦。

    前几天,又一个新闻让我潸然泪下。

    

    在广西南宁农村,一个老人不幸死亡,多日后,才被邻居发现。

    老人尸体被发现的时候,旁边坐着一个2岁大的孩子。

    孩子面黄肌瘦,奄奄一息。

    因为老人死后这几天,孩子全靠自己拧开水龙头饮水,才熬了过来。

    村民们说,孩子能活下了,已是万幸。

    孩子母亲早年改嫁,父亲常年在外打工,陪伴孩子的,只有那个突然死去的老人。

    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

    他们弱小,却又不得不学会强大。

    他们明明应该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却成了爷爷奶奶手里的拖油瓶。

    他们明明是祖国的花朵,却要在贫瘠的荒漠里,经受着无边无际的风霜。

    他们,叫农村留守儿童。

    这个群体究竟多庞大呢?

    官方给出数据,完全农村留守儿童(也就是父母均长年不在身边)的人数,902万人。

    其中,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负责抚养的儿童,为805万人。

    由亲戚朋友,或根本无人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为97万人。

    当然,这只是“官方”的数据。

    有调查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超过2300万。并且过半的孩子,一年见父母,少于2次。

    到底哪个是真,就不多言了。

    但这些庞大的数字背后,却是无数孩子的孤独和无助,苦难和伤痛,堆砌而成。

    还记得那个冰花男孩吗?

    零下十几度的寒冬,他穿着单薄的外衣,稚嫩的脸颊被冻得通红,晃当当的脑袋,被冻成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大冰花。

    他是一名农村留守儿童。

    

    冰花男孩说,他已经好久没见到过爸爸妈妈了。

    记者采访了他的家里,发现除了穷,还是穷。

    一个老人,一个比他大两岁的姐姐,然后一些破烂的家具,就是这个家的全部。

    

    因为买不起自行车,孩子每天要走三小时才能到学校。

    因为长年没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常常会躲在角落,无声地哭泣。

    无爱无资源无保障的生存环境,对有些孩子而言,能平安长大,已是不易。

    湖北一个11岁留守女孩,被一邻居男子频繁性侵,却不敢作任何伸张。

    她说:奶奶年纪大,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不知道可以跟谁说。

    贵州五个留守孩子,一起挤在垃圾箱过夜,不幸全部中毒遇难。

    因为家太冷,而垃圾箱更暖和。

    或许你会问,是因为留守孩子缺钱吗?

    是的,当然缺钱,但他们,更缺爱。

    《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统计显示,经济问题不是留守儿童主因,心灵创伤,才是。

    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性格是残缺的。

    

    由图看出,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自卑感、迷茫度、烦乱度,都明显比正常家庭孩子,高出许多。

    幸福感则远低于其他家庭的儿童。

    这造成一系列的问题。

    

    从上图可以看出,留守孩子的学习成绩退步、被人欺负,以及使用暴力问题的发生概率,明显要高很多。

    在生活的打压下,在极端性格的形成中,有些悲剧,便从中酿成。

    2015年6月9日晚,贵州毕节一个农村平房里,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一个13岁的男孩喝下敌敌畏,被妹妹从楼上推了下去。

    紧接着,另外三个妹妹相继喝下农药。

    四个孩子的生命,瞬间戛然而止。旁边只留下一句男孩的遗书:死亡是我多年的梦想。

    母亲改嫁,父亲外出打工,四个亲兄妹,只得相依为命。

    四个兄妹一放学,就会把自己锁在屋里,仿佛要与世界隔绝起来。

    四个兄妹的每个人,都是班级里最孤僻、最内向的一个。

    这个四个兄妹曾哭诉,为什么爸爸你要去外地打工?

    但没有人,给他们回答。

    最后,孩子走向了极端。

    悲剧发生后,有人说,是不是因为孩子生活条件太差?

    村民说:“孩子家里吃的、穿的都有,每个月孩子他爸还会寄钱过来,生活条件是不差的。”

    所以,那些被生活逼到死亡边缘的孩子,不是源于穷,不是条件差,而是源于缺爱。

    被人欺负了,孩子希望可以有爸爸妈妈帮他撑腰。

    发烧感冒了,孩子希望可以被妈妈关心。

    看见喜欢的玩具,孩子希望能躺在妈妈怀里,尽情的撒一次娇。

    但这些希望,留守孩子全都落空。

    这些孩子,只能在春节时,睁大了眼睛,望着父母回家的路。

    或者,在春节后,哇哇大哭地说着:“妈妈,你不要走。”

    去年春节尾声,安徽岳西县一个乡村马路上,又再次见证了无数次孩子和父母的离别。

    一个10岁的女孩紧紧地抱住妈妈,央求着:“妈妈,你多留几天好吗?”

    妈妈摇了摇头说:“没办法,妈妈要挣钱。”

    女孩懂事的点了点头,依依不舍放开手,然后看着妈妈坐上了即将开往远方的汽车。

    

    汽车启动后,孩子突然疯了似的追着汽车跑了起来。

    直到汽车消失在转弯处,女孩才停下脚步,放声痛哭。

    

    知乎上有句话说的好:很长一段时间,留守在家的孩子,以为爷爷奶奶才是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父母”,而那两位在远方打工的家人,似乎成了一种利益索取的关系,孩子需要他们给予的只剩“物质”。

    在这种缺爱之殇下长大的孩子,会自闭,会自卑,会更容易走向极端。

    而待他长大后,可能耗上整个余生,都难以抚平这些心灵的创伤。

    或许你会问,那怎么办呢?

    社会资源的分布,出身于贫瘠的山村,这些,我们已无力改变。

    我们能做的,唯有在背井离乡的时候,尽可能地,多给孩子一些关爱。

    哪怕平时多打一个电话,多叫一句宝贝。

    虽是杯水车薪,却起码能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还是爱你的。

    然后,多挣钱,多存钱。

    有了钱,才有选择权;有了选择权,孩子才能避免成为留守儿童的命运。

    要知道,孩子最大的梦想,就是父母的陪伴。

    而为人父母的职责,就是竭尽所能地去成全他。

    也许你还想看:

    那些没有夜生活的夫妻,后来都怎样了

    “不说话”比“不亲热”更残忍

    男人为什么要出轨?

    被抛弃过,还该不该相信爱情?

    2亿独生子女的隐痛:不敢死,不敢穷,不敢出事

    欢迎加我私人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