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赚那么多钱,肯定是卖的”:为什么对女性的偏见如此严重?

 昵称zWojhGnh 2020-08-31

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励志偶像。我的偶像是一个普通人。她和我同一个镇,来自底层,文化不高。19岁那年,抗拒了父母一手安排的婚姻,独自一人,外出谋生。

在最穷困潦倒时,她差点饿死街头。

有人叫她去挣“轻松钱”。她拒绝了。

后来进入房产界,开始尝试销售。凭借努力,再赶上房产业兴起,几年间,她完成了神迹一般的逆袭。

她成为某房地产公司区域经理,月入10万+。

去年春节,我在镇上见过她。

开着耀眼的豪车,穿着时尚,抱着一只洋气的贵宾狗。

但是在当地,舆论却是这样的:

“这鸡头,看来又招了不少小姐。”

“不知道她接不接客,看这骚样估计还是会接。”

听到这些议论,我顿感不适。而经过四处一打听,更是刷新我了三观!

这样一个令人敬佩的女人,竟被人们传谣为“妈咪”。

有人说:“她先是被一个男人包养······后来有了点资本,就自己当起了妈咪。”

有人说:“听说她最拼的时候,一天接20个客,哎哟,难怪那么有钱。”

听到这些不堪入耳的非议,我恼火不已。

可是,你毫无办法。人都活在偏见中。看见别人开名车,就是说她是“小姐”;看见别人穿着暴露,就评价她骚浪贱。

就是这样。人越无知,越愚蠢,越喜欢以把自己理解和想象,强加到别人身上。

2

前不久,“空姐滴滴打车遇害案”爆出后,也有人这样说:你穿着暴露,当然容易引诱别人犯罪。

在有些人眼里,你穿着暴露,就是你可以被性侵的理由。

你长得好看,就是你被害的借口。

在这种偏见中,恶被忽略了,人们把矛头指向受害者,对她实行二次伤害。

滴滴司机群里,居然还有人开始意淫。警方忍无可忍,将这种口出秽语、散布恶言的人进行抓捕。

但生活中,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几乎所有的愚蠢、所有的恶,都是缘于这一点。

记得00年代时,刀郎凭借《2002年的第一场雪》,红遍大江南北。

刀郎是个西域歌手,纯“野路子”出身。但英雄不问出处。有才华,就应当被认可。

但音乐世家出身的那英,在多个场合进行贬损:“他的歌,根本不具有审美观点。”

甚至放言:“在KTV,只有农民工才会点刀郎的歌。”

连林志玲也曾受到那英的歧视。

有一次,在北京的某个宴会上,林志玲手举酒杯,去敬那英。

林志玲因酒精过敏,就小抿了口。

那英很不悦,说:“你装什么装?我喝了你为什么不喝?”

“不好意思那姐,我对酒精严重过敏。”

那英自恃有东北人的爽快,对娇弱的女人,一贯带有偏见。于是,那英仗硬是逼她喝下一整杯红酒。

顷刻间,林志玲浑身起红疹,颜面尽失。

3

神父圣多玛斯·阿奎纳说,人有七宗罪,第一宗就是傲慢。

傲慢来源于哪里?偏见——我说的,就是对的。你坚持的,就是错的。于是,我可以打压你,控制你,羞辱你.......这是正义,是维护秩序。

自以为是的恶,就这样产生。

他会觉得全世界的运转,都可以用他的逻辑来解释。

提到河南人,他就会嘲笑,你们还偷井盖吗?

提到东北人,他就会想,哼,打老婆的直男癌。

看见简朴,就说屌丝;看见别人穿名牌,就吐槽别人虚荣。

亦舒说:“在有些人眼里,朴素变成了寒酸,聪明变成了嚣张,勤力变成了结巴,没一个好人,没一件好事。”

为什么他会这样?

很简单,因为贬低了别人,无形中自然就抬高了自己。

瞬间的荣誉感、价值感、满足感,就会划过他那自卑而匮乏的虚荣心。

4

有段时间,网上很流行这样的文章。

《用至尊宝当头像的都是渣男》

《从你的朋友圈,就能看出你什么样的人》

《朋友圈三天可见,透露着你的社交观》

我一向很反感这种片面的推测,带有偏见化的“标签”。

别人半夜发个伤感朋友圈,会被你评为矫情。

别人随手发个自拍,会被你归为自恋。

别人从不更新朋友圈,又被你归为“装清高”。

可韩寒说,如果你不了解,你就闭嘴,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经历过什么;如果你了解,那你就更应该闭嘴。

去年,苹果X刚出来不久,我们一个同事就用上了。

结果,就有同事说:“她两个月工资都买不起苹果X,这不典型的爱装逼嘛!搞不好还是个心机婊,想撩富二代呢。”

后来才知道,这苹果X,是她男朋友送她的生日礼物。

并且,为了心理平衡,她打算存够钱,也送对方一个同样贵重的礼物。

每个人都是个复杂体。拥有你看不见的悲欢,也有你无法理解的际遇。那些捕风捉影,凭三两个信息,就给别人下定论的人,不过是在卖弄自己的浅薄和无知罢了。

5

鲁迅写过一段话:

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

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世间本没有感同身受一说,更别谈,你能凭着自己那三两经验,去说这个人如何如何糟,那个人怎么怎么不行。

正如思维大师朱立安所言,你以为的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所以,当一个你理解范围之外的信息抛出时,不要恶意揣测,不要妄断是非,不要任由偏见意识作祟!

流言会传播,恶会累加。于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然而,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理解和接纳,都需要智慧。也许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达成。但我想,敬畏与谦卑,我们总应该学会吧。

学会敬畏他人,敬畏未知,敬畏一切人间的艰难与不易。

同时,把自己放低一点,把话语放慢一点,在某种恶意判断出口之前,对自己说:再想想,就想一想......也许有些绑架与悲剧,就不会发生。

记得心理学者王梓恒说过一句话,这世间,只有三件事,我的事,你的事,老天的事。

老天的事,我们顺应。自己的事,我们尽力而为。别人的事,只可以尊重和接受,不要乱加审判,也不该伸出手,去干涉他人的选择与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