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刚,闵行又一个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验收,迫不及待想去看啦!

 chengjianwen 2020-08-31

村落肌理、江南水乡、白墙灰瓦坡屋顶,26个自然村落集中归并至1处保留农居点;公厕、管道等配套服务,享受田园风情的同时拥有城市居住的体验;高标准的农业设计,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根据不同的居住方式产生不同的集体经济利益分配;依托历史建筑和乡土资源展示本土风貌风情,让农民的乡愁有寄托,也为全区开放了一处观光旅游地……作为闵行区第二个乡村振兴示范点,马桥镇同心村在完成了17项建设任务清单后今天上午顺利通过区级验收。

同心村水系网络发达,柳条港义德桥

“马桥的非洲”羡慕“欧洲”
乡村振兴带来发展新契机

同心村位于马桥镇西南,东至管家河,与吴会村接壤,南临江川路,西靠女儿泾河,北连闵行货运站铁路,地处黄浦江二级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村域面积1.82平方公里,8个村民小组,本地农户345户,户籍人口1490人。

同心村历史人文丰富,有购良田千亩捐作义田的外交家金庆章、近代教育家顾言、参加解放战争戎马一生的金元等,均为村民津津乐道。2017年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后,村庄面貌大幅改善,长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进村啦!

然而受制于两个保护区限制,村级产业发展薄弱,特别是实施工业用地减量化和水源保护区环保清拆后,村级租赁收入大幅减少;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较落后,水稻生产以售卖稻谷为主,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不高。曾被村民自嘲为“马桥的非洲”,而北部旗忠等村则被他们羡慕地称为“马桥的欧洲”。    

乡村振兴为带来发展新机遇。同心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20字要求,努力打造以田为底、以水为脉、以路为骨、以林为肌、以业为魂的生态保护型示范村,通过区域联动推动全镇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充分凸显乡村振兴示范引领作用。

农民集中居住点

17项建设任务清单已于8月底全部完成,它们包括: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新业态等。    

26个村落归并至1处居点
保留乡村肌理、水乡风貌

同心村大力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将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26个自然村落集中归并至1处保留农居点。通过优选上楼安置地块,制定发放签约奖励、敬老院入住补贴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消除村民顾虑。截至目前同心村已签约330户,签约率95.6%,其中平移建房44户,上楼安置286户。

已建成民房,粉墙黛瓦,很江南

“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为出发点,做好同心村保留农民居住点规划设计,保留保护好村庄肌理,突出江南水乡风貌,白墙、灰瓦、坡屋顶”,同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顾文军介绍,民房建设采取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监管的方式。建设标准严格按照市府16号令规定执行,按自住和出租两类户型进行一房一设计。村民代表会议集体决策选择一家施工单位,农户与施工单位各自签约、按图施工,镇城投公司负责工程施工监管,形成闭环管理。目前同心村平移建房一期41户民房已竣工

租一套住住?

同步完善农居点配套服务,如新建路桥、四分类垃圾厢房、停车位等设施,改造标准化公厕,铺设天然气管道等,“让村民享受农村田园风情的同时,拥有城市化居住体验”

享受农村风情,拥有城市化体验

摄像头看到没?村口的人脸识别系统,没输入进去过信息,进不了这个大门

公共服务方面,将村委会改建为党群服务站,做实公共事务受理;修缮金氏宗祠作为文化活动场所;新建村民之家延伸文体、村民办酒等功能;改建网格站实施智慧安防系统建设。新增景观小品8处,居住区室外墙绘、庭院小品布置提升人居环境。

可容纳400多人的村民之家,供村民办红白喜事

想“上楼”的农民,可选择马桥大居核心区域动迁房,周边幼儿园、公交站、文体场馆、商业设施一应俱全,安置房竣工后将尽快交付

上楼安置房效果图

发展生态绿色有机新农业
采摘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

马桥同心村依托农业产业化规划编制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设计,通过复垦和农田整理,农田集中连片更加规整,通过合理布局实现农业生产更大规模、更高效率、更优生态。

同时积极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大力推进水稻创新示范园建设,实验种植水稻新品种“闵粳366”、建立新优品种试验区和彩稻景观展示区;注册“漫农语侬”大米品牌,试点线上、线下品牌化经营,实现从“卖稻谷”到“卖大米”的转变。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让同心村焕然一新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引入上海又冉生态农业科技公司,依靠其生物有机肥和土壤改良技术,开展生态栽培;设立研发展示中心,广泛开展温室蔬菜生态种植、水稻土壤改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另外探索政院企村合作模式,与漫农、又冉公司、农科院等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合作方向;依托又冉农业基地、农耕文化园、金氏宗祠等资源打造集采摘、观光、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田园文旅项目

开启安居乐业新生活
再造“回得去的乡愁”

为促进农民增收,入股马桥镇经济联合社,按照“份额到村,收益到村”,以“农龄”为主要依据量化收益分配,其中同心村占股3.25%。

保留了村落的肌理和水乡的风貌

实施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后,差异化处置宅基地权益。上楼安置户自留地以确权确利方式进行流转;平移建房户根据其自身意愿,给予重新分配或进行流转,保证其权益。另外盘活存量集体资产,统一整合资产资源。将原有仓库厂房升级改造后供企业租赁使用,并约定租金定期递增。

在实施下楼集中办公的基础上,搭建“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手机版,村民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事务办理;同步兼容社保、公积金、违章查询等多个功能。制定《同心村村庄及民房管理约定》,将民房风貌保护、宅前屋后环境、租赁管理等方面与村民福利挂钩;实现房屋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全覆盖,人房信息准确率高达99%

即将对外开放的金氏宗祠

现代化生活如何留住乡愁?金氏宗祠作为区级文保单位,已历经100多年,义德文化源远流长。此次对金氏宗祠进行修缮,依托历史建筑和乡土资源,展示荷巷桥地区历史风貌和特色风情。作为村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基地,打造文化客堂间,完成市级复核后,将尽快对外开放。

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要经过层层评审验收

你大概绝对想不到

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还有这么田园乡野的地方

乡村是上海面向未来发展

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珍贵资源

本文为闵行区融媒体中心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 崔松鸽

编辑 崔松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