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味了,湘菜。

 昵称60842087 2020-08-31

提到湘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辣

好辣,真辣,太辣了,辣哭了

其实,辣只是湘菜的皮相

检验一道湘菜是否地道的标准是
口味,调味,入味,入味了
湘菜入胃,是入味
湖南人有着形形色色的入味方法
入味是湘菜的灵魂,是湘菜的好吃
是湖南人的三餐四季,是滋味对人间的抚慰。


人们想起湘菜,想到的是通盘辣椒的菜,和辣椒变着法子出现在盘子的菜。剁椒鱼头,辣椒炒肉,香辣口味蛙。青辣椒,红辣椒,白辣椒。辣椒酱,辣椒粉,泡椒,剁椒。


但凡辣椒可以入菜的形式,便有湖南人展现辣椒做菜的机会。外地人来湖南,常常纳闷,为什么湖南厨子炒丝瓜,煎鸡蛋,也放辣椒。被辣怕后,友好地提醒其他去湖南的人:“你一定要备注免辣。不然厨师默认你吃辣椒。给你端到桌子上的青菜都可能有辣椒。
虽然湖南人把吃辣推高到一种极致。其实吃辣的地域远不只有湖南,民间的说法是:“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但湘菜却成为了辣椒最有说服力的名片,甚至有人把湘菜理解为辣,把辣椒理解为湖南的植物。


共产国际曾派特工李德来中国指导红军革命。李德在中国,一住就是七年。后来他在自传中提及他在中国的饮食,他写道:“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无法忍受强烈的香辛料味道的食物,尤其是辣椒——一种来自湖南的植物。
但,这是多么大的误解啊。


辣椒自美洲引进入中国,是明末。一开始,辣椒只是作为观赏花卉和药物被使用。辣椒作为调味料,大范围进入川湘菜,是清朝中后期的事了。至今也不过两三百年。
可是湘菜的历史,却不下两千年。2300年前,屈原流落湘江沅水,写下了华美恢弘的《楚辞》。《楚辞》除了记录屈原对湖南地貌风物的描述,他精神的高洁追求与现实苦闷,还有他的味蕾在湘菜中获得的极大满足。

@katoo
《楚辞·招魂》里有许多屈原赞美湘菜的诗句。
食多方些,稻粢穱麦,挐黄粱些。大苦咸酸,辛干行些。肥牛之犍,臑若芳些。和酸若苦,陈吴羹些。胹鳖炮羔,有柘浆些。鹄酸臇凫,煎鸿鸧些。露鸡臛臇,厉而不爽些。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湘人)吃的菜肴丰富多彩。大米、小米、穱麦、黄粱随你食用。酸、甜、咸、苦,调和适口。肥牛的蹄筋又软又香。有酸苦风味调制的吴国羹汤。烧甲鱼、烤羊羔还加上甘蔗汁。醋烹的天鹅、焖野鸡、煎肥雁和鸧鹤,还有卤鸡和炖龟肉汤,味美而又浓烈啊,经久不散。”


这说明,至少在屈原时代,湘菜就已经成为了独立的菜系。2000多年过去了,湘菜的口味和食材体系丰富了很多。但烹饪湘菜的精髓并没有太大变化。屈原笔下的食材与风味至今仍在湘菜中使用。屈原对湘菜的赞美,大篇幅是在赞美湘菜浓烈而香美的有滋味。
今天湘菜的调味和烹饪方法更加多元。尤其是辣椒的加入,极大丰富了湘菜的调味体系。但检验一个湖南菜正宗与否的标准依然不是辣与不辣,而是是否入味。味,是湘菜的灵魂,也是湘菜的命脉。


湖南人擅长各种各样的烹制方法和调味方法,使得味道充分进入食材中。做出来的菜,味道鲜美浓烈,入味到肌理。
不好入味的菜,要先腌制入味。烹饪过程中,使用焖、煨、炖等便于入味的火候及手法。口味蛇,血鸭,尖椒鸡,酸辣鸡杂,都是这样的菜。外行的人,不懂这一点,照着食材,一顿下锅,翻来炒去,绝对炒不出湖南师傅出来那个丰富浓郁的口味。


好入味的菜,烈火烹油,爆蒜,炒椒,放调料,各种调味品,相互渗透融合出浓郁的味道,再翻炒至菜中。酱油色的辣椒炒肉,要有蒜味但不能夺了主味,豆豉味要吃得出来,但不能齁人,辣椒味是在油里,而带着辣椒味的油,渗进肉片中,又流出来,反哺辣椒的鲜甜。就着辣椒炒肉,湖南人能下两碗饭。
入味,入的是香味。有异味的食材,大肠小肠,牛羊下水等,先要除味。烟熏、腌制、碱洗等形形色色的手段,去除食材本身的异味,再用米酒、生抽、陈醋腌制,烹调过程,大油大辣,大盐大料,猛火旺油,让葱姜蒜辣充分入味,盖过食材本身的腥臭,形成新的鲜香口味。


锁住了香味,去掉了异味,加入了浓郁的调味,留下的是大肠小肠的嚼劲和鲜美,猪舌头、鸭肠子、鸡胗子等形形色色内脏和火候、调料融合的新美味。
“有味使之出味,无味使之入味”。擅长味之法的湖南人,把臭豆腐也能做得香气四溢,“长沙空运而来的臭豆腐”如今,已经是全国街头小吃的常见花旦了。闻起来有点臭臭的,吃起来绝对是香喷喷的。够味,入味。
吃到碗都舔干净,再吞咽一把口水,发出一声“入味了”的感慨,是对一道湖南菜最好的赞美。


湖南地处洞庭湖腹地,境内拥有湘、资、沅、澧四大水系,三面环山。这种山水阻隔,田多,水多,山多,既造就了湖南的鱼米之乡美誉,同时也导致了饮食上的是自给自足,很少依赖外部食材。
靠什么吃什么,湖南靠的是大江,大湖,大山。湖南的饮食根据地形地貌的不同又分成了三个子系统。一是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代表的湘江菜。二是以岳阳、常德为代表的洞庭菜系。三是以怀化、永州为代表的湘西菜。


湘江北去。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水系。沿江水系稠密,良田众多。民谚道:“湖广熟,天下足”。沿河居民坐拥优势的地理地貌,地产丰盛,做出来的湘江菜,油重色浓,主味突出,原料入味,以香、辣、鲜见长。
现在流行的口味系湖南菜,如鸡鸭鱼蛙,都可追溯至湘江菜。火遍全国的麻辣小龙虾,最早只是长沙街头的口味虾,麻辣鲜香。由开国领袖带红大江南北的毛式红烧肉也是湘江菜系的代表,油重色浓。


八百里洞庭。洞庭湖曾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岳阳、常德绕洞庭湖而居,以洞庭湖为生。靠湖吃湖。洞庭菜的特色因而是,以河鲜、鱼鳖的烹调见长,芡大油厚,咸辣香软,最具代表性的是剁椒鱼头。
湘西山林野味多。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曾写下“永州之也野产异蛇也”。湘西菜的特色便是,长于烟熏辣制,口味重咸和辣。湘西菜,首推腊肉和血鸭。


不管湘菜内部分为多少个派系,湘菜对外输出时,都有着明显的共性:重于口味,重在入味。
这一份入口不忘的浓郁口味,便是湘菜的精髓。湖南人认为,食物的灵魂在于调味,在于口味,在于入味。


很多人学湖南菜,总觉得学不会。那是因为湖南菜的食材,看着简单,这份入味的功夫并不简单。湖南人一年四季都在琢磨吃,很多味道是提前半年,一年就备下的。
熏制入味,腊味。腊肉,腊鱼,腊肠,猪耳朵。但凡荤菜,在湖南都可以成为腊菜。腊味在没有冰箱的时代,是荤菜最好的保存方式。农家杀一头猪,吃上一年。并不是说每天去猪身上割一点肉。而是变着法子做腊味菜。


豆制品也是常见的熏制菜,香干,豆干,猪血丸子。甚至连做豆腐剩下的豆腐渣,加上盐,揉成团块状,也能熏制成美味的下饭菜,“豆腐粑子”,茶油一煎,有薯片的酥,豆腐的甜,饼干的脆,还有调味品炒制出来的咸辣鲜香。我在故乡时很爱缠着家人做这道菜。可惜离开湖南后,很少吃到。
腌制入味,坛子菜。湖南人一年四季都在做坛子菜,辣椒、豆角、黄瓜、刀豆,萝卜,生姜,藠头,甚至是吃西瓜剩下的皮,在湖南人家里,都能腌制成一道道酸香透味的可口下饭小菜。
蔬菜瓜果洗净,切片或是块,沥水后,放入酸菜坛子里,一个月后,发酵的蔬菜浸润了坛子的风味,酸辣可口,入味极了。坛子菜放到屋里阴冷通风的地方,能吃上一年四季。


胃口不好的时候,或者青黄不接的时候,坛子菜就是湖南人最好的下饭菜。腥味重,入味难的食材,坛子菜又是最好的调味品。酸辣鸡杂和剁椒鱼头的精髓都是靠腌制出来的这份风味。
风干入味。湖南夏天,水热充足,时令蔬菜基本都是夏天成熟。豆角,黄瓜,茄子,辣椒,冬瓜。农家吃不完的菜,城里觉得买时令菜跟不要钱一样,于是家家户户都会在夏秋季,大把大把地风干晒菜。干豆角,干茄子,干黄瓜,干辣椒。晒好后,能平衡一年四季的物资短缺,或者在冬季蔬菜大涨价的日子里,也能吃到夏天的味道。
很多地方都有风干红辣椒,做成干辣椒,或者磨成辣椒粉食用的习惯。但湖南,除了风干红辣椒做调味品,也风干青辣椒。风干晒制而成的青椒,会脱水成白色,是湖南人一年四季的配菜。炒肉时放一点。蒸腊味的时候也放一点。白辣椒吸入肉味后,比肉还受欢迎。


有些菜风干之前,还要入锅煮。烟笋是这样的菜。外婆菜,梅干菜都是这样的菜。春天,把吃不完的大白菜,或者发的贼快的春笋,采收回家,剥壳,放到热水一烫。再放到阳光下或者灶台上,晒干,熏干。保存两年三年都没有问题。
夏秋季节,叶子菜短缺,烧汤,煮肉,小炒,烹调的是一份冬春的味道。家里有人出远门,送远行的亲人熏制的菜、坛子里的菜、风干的菜,是送一份家乡的念想。
入味是湘菜的灵魂,是湖南人的三餐四季和人间。


吃湘菜,吃入味。入胃了,入味了,是湘菜的好吃,也是滋味对人间的抚慰。
疫情的阴霾仍未完全散去,但生活已在逐渐恢复日常。
收拾心情,去吃一顿有有滋有味的湘菜吧。


编辑丨欧阳毛毛
图片协助 华南




誰最中國「谁园」直播间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