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铝基地 王伟钦//难忘运城师专的日子(五)

 后稷文苑 2020-09-01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点击下面链接,品读作者昔日美文

山西铝基地王伟钦//怀念奶奶张玉英!

山西铝基地王伟钦//回到阔别四十多年母校北辛高中,却让人心酸落泪。

山西铝基地王伟钦//清官难断家务事?

山西铝基地王伟钦//广阔天地炼红心  (连载一)

山西铝基地王伟钦//广阔天地炼红心  (连载二)

山西铝基地王伟钦//广阔天地炼红心  (连载三)

山西铝基地王伟钦//广阔天地炼红心  (连载四)

山西铝基地王伟钦//广阔天地炼红心 (连载五)

山西铝基地王伟钦//今年春节,小俩口也不能上班,宅在新家却有了意外收获,

山西铝基地 王伟钦//修手机

山西铝基地 王伟钦//孙建胜的蜜蜂精神

山西铝基地 王伟钦//难忘运城师专的日子(一)

山西铝基地 王伟钦//难忘运城师专的日子(二)

山西铝基地 王伟钦//难忘运城师专的日子(san)

山西铝基地 王伟钦//难忘运城师专的日子(四)

难忘运城师专的日子

(五)

 

山西铝基地 王伟钦

在运城师专让我倍感亲切的老师是中文系的王树山。他虽然没有给我代过课,而且是在我大二时调入学校。但他是临猗人,而且与我是同乡。他是临猗耽子公社(现在的耽子镇)柳村人。还有一层特殊关系,他曾经与我父亲在小学时期是同学。我父亲读完小学就辍学,而他凭着刻苦学习的精神不但上完中学,而且还上了大学,毕业后还在山西大学留校当了助教。只可惜一九五六年“反右”运动中受到牵连,戴了一顶“右派”的帽子,“文革“中受到批判迁返回乡。

耽子中学成立后,还在我们村教过学。“文革”结束后,他得到平反。重新回到教学岗位,而且来到运城师专。我遇见他是在学校饭厅,我在排队打饭,突然看到他拿个饭盒,站在教工队伍里。高高的个子,国字脸,背头,一双睿智的眼睛闪闪发亮。身材魁梧,精神焕发,性情内向,不善言辞。

我认识他,但他不认识我。我曾听父亲介绍过他,并在乡下见过他。 那天吃完饭后,我约了二个同乡同学,一起到他宿舍拜访他。他一点架子也没有,平易近人。一听说是一个乡的,急忙拿出糖果招待我们。当我说出父亲的名字,他格外高兴,惊奇。并介绍他与我父亲同窗就读的小故事。我当时心里感受复杂,同是同学,父亲在家务农,而他大学教师。当时学校还没有开始评职称。我们只能称他王老师。

自从认识后,我们每到星期天,与师专几个同乡同学看望他。他也非常高兴。因他当时也是单身,家属还在农村。一来二往,也就彼此熟悉。大三毕业照像时,我约同乡在校的几名同学一起邀请王树山老师合影留念,他欣然答应。那张珍贵的照片至今在我的像册里保存。

毕业后,我再也没去原运城师专,加之学校升格,由专科升为本科。学校规模增大,师资力量,专业和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加之在单位上班忙于工作和家庭事务,很少到学校去。只是从报纸上不停地看到王树山教授出版的专著和字典有十几本。只可惜没有拿到书本。人生一大遗憾!如果王树山教授健在,已是九十多岁高龄。我衷心祝福他长命百岁!寿比南山不老松!

在运城师专令我为之自豪和光彩的事是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我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会了吹次中音号。那是1979年,学校组建军乐队,由音乐老师为导演,自愿报名。我过去在农村自学过吹笛子,对音乐有些初级知识。我们班报名的有七八个。陈甲伍会拉二胡,他报的是吹小号,王启兴学的是拉杆号。前几年因车祸去世,埋他时我们班十几个同学得知后,从四面八方来到万荣老家给他送行。他老婆是农村户口,好多人上了大学而把家里的未婚妻吹了,而王启兴没有。他毕业后分配到万荣中学教书。从中可见他人品一斑。我们都为他高兴和赞扬。然而老天却折他阳寿。他学吹号刻苦认真,吹的音调响亮准确高亢。可好听了。但我们再也听不见他的号声,都为失去这么好这么有才华的同学而惋惜悲痛。杨立成同学与他学的一样。范福进人大嘴唇厚肚子大气粗,学的是大号。号比他头大几倍,一般人背不动大号,而他不但能背动还能吹动。学吹时虽然有点笨吹不准音调,但他刻苦认真不厌共烦终于掌握了技窍,而且吹出的音调雄壮有力激亢向上。他往队伍里一站横空出世顶天立地。毕业后分配到541一分支子弟学校,后来当了校长。我们几个人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其他人都去操场站队跑操,我们几个人到音乐室学吹号。由音乐老师指导。音乐老师当年五十出头,中等个,大背头,前额宽阔,头发往后梳得黑溜溜。他对各种乐器都很精通,能拉能吹,能弹会唱,是运城地区难得的音乐天才。他把乐谱写在黑板上,或纸上贴在墙上,教我们一个一个音调吹。不厌其烦,很少发火。经过半年多的训练,成立了由五十多人组成的军乐队。在运城地区也是少见的。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那一年的对越(南)自卫反击战结来后,为迎接和表彰参加战斗的英模报告团来运城演讲,地委和行暑在运城体育场召开万人大会。我们的军乐队承担了欢迎仪式和表彰仪式。我们五十多人的方队,从学校门口一直以娇健的步伐,高亢的旋律吹到体育场。沿途受到万人观看和欣赏。我们是越到人多的地方吹得越有劲,尤其是接到英模后倍感高兴和自豪。

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取得了反击战的胜利,一部《高山下的花环》展示出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家国情怀,我们有幸以军乐的声音欢迎他们倍感亲切骄傲和自豪。我们军乐队还在体育场合影留念。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一股股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我为运城师专有这么一支军乐队而骄傲自豪!我们还有一次友情表演。1981年,学校食堂有一名厨师的儿子结婚。家在闻喜县境内。我们经过学校批准,坐拖拉机到闻喜。当时去了十几个吹号手。迎亲路上,我们吹了十几个歌曲,欢快喜庆。沿街老百姓看见我们无不为之惊喜称赞。因为在他们农村小街从来没见过这么雄壮有力的军乐队。主家为了表达对我们的谢意,专门打破当地风俗结婚只吃豆腐宴的习俗,而给我们特意做了一桌荤素宴。从此我才知道闻喜还有这个习俗,进一步了解了十里乡俗不同的含义。

(未完待续)



 作者王伟钦。山西铝基地教管中心教师。著有《山西铝厂志》等。已退休。现居住西安。

——发刊制作:薛前发

 微信手机同号1329397178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