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悲鸿厌恶发妻,故意给儿子起了个晦气名字,7年后字字应验

 嘟嘟7284 2020-09-01

“我开始觉得,人生应该要主动点,不管做什么,有什么困难,需要自己主动去明白它,那么心境就很不一样,不会有被蹂躏的感觉,要蹂躏也是蹂躏自己。” ——陆庆屹《四个春天》

在当今社会上,我们作为独立自由的个体,具有独立而自由的人格,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有权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这是我们的自由,更是我们的权利。

但是早在百年前的古代,我们并没有这样的权利,去决定我们自己的人生,在那个年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我们的任何一切大事,都需要无条件的听从父母的建议,因此,在那个年代,人生总是充满了遗憾,当然,这些遗憾中,就不乏没能够如愿以偿的爱情。

不自由的婚姻

徐悲鸿出生在已经接近覆灭的清朝时期。时代本就动乱,对于出生贫困之家的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徐悲鸿的父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平常以教书和作画为生,但是在那个年代,小地方中有觉悟将孩子送去读书习文的并不多,徐悲鸿的父亲因此收入微薄,负担一个家庭的开支已经是十分辛苦。

好在他是个有文化的,知道识字对于孩子来说有多重要,徐悲鸿九岁那年,父亲赠与他一支画笔,自此,徐悲鸿开始和自己的父亲一起学习画画。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父亲的想法很简单,学画画不一定能够出人头地,但是好歹能够在孩子以后没有生活能力的时候,替他挣口饭吃。

徐悲鸿很愿意学习画画,对于年幼的他来说,仅仅用几种简单的颜料,就可以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是再神奇不过的事情了,再加之他自己本来就有极高的美术天赋,因此,很快他的画画水平便日益精进。

17岁那年,徐悲鸿已经小有名气,在他日益精进的同时,父母也意识到,该操劳起他的人生大事了,于是,很快,父母就开始为他张罗婚事。

父母的眼光总是保守的,很快就敲定了一个温柔贤惠、家世清白的姑娘,她是旧时代女性的标准范本——裹着小脚,从小便开始学习女德,座右铭是孝顺公婆,侍奉丈夫,再为徐家开枝散叶,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女子,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但是徐悲鸿本人却不这么想,求学这么多年,他自己的宏图大志还未实现,并不想这么早就娶妻生子,更何况,对方是一个素未谋面的旧时代女性呢?

他百般推脱这门亲事,几次三番的想要逃跑,但是父母将他看得很严实,下令他必须成婚,徐悲鸿的逃跑计划便几次三番的落空,只好不情不愿的结了婚。

虽然是结了婚,但是这样不自由的婚姻让他简直喘不过气来,新婚没多久,他就以自己求学的理由离开家庭,去往了遥远的上海。

人如其名

虽然离开了家庭,去了遥远的上海,但是这个家庭的一切,都还是让徐悲鸿压抑无比。

发妻时常会托人帮忙写信,告诉徐悲鸿家中的情况,但是她没有想到的是,徐悲鸿对于家中的一切丝毫不关心,每一次发妻寄来信件,他有时候甚至都不愿意拆开浏览一二,便扔进垃圾桶;父母屡次催促他回家探望,他也总是以课业繁忙为由百般推辞,原因也很简单,他根本不想回到那个家庭。

发妻生下一个孩子后,徐悲鸿更是把对于这段婚姻的不满全部发泄在了这个孩子上,他悲观的认为,这个孩子的出生就是一个莫大的劫难,就像是一条锁链,将徐悲鸿牢牢地锁住,让他根本无法飞向自己的梦想之地。

他是一个新时代的、接受过正统教育的男性、又是一个崇尚自由散漫的艺术家,这场婚姻,就好比是他前程路上的绊脚石,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他的人生中,依旧存在着悲观的封建色彩。

他厌恶封建社会,因此,他也厌恶这些出现在他生命中代表封建社会的人。他怀揣着恶意,为自己的这个孩子取名为“徐劫生”。

孩子的到来,就像是一个劫难,出现在了他的生活中,他这样想。而他也不曾想到7年后会字字应验。

他不爱这个孩子,回去看他的次数少之又少,一只手都数的过来,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孩子四岁的时候。

这一年,徐悲鸿回家看望孩子,却意外的发现,徐劫生有很好的美术天赋,这个父亲才开始对徐劫生另眼相看,开始教他画画,想要自己后继有人,家人们见父子俩关系好转,也将他的名字改为“吉生”。

只是名字虽然改了,但是孩子依然没能够逃过劫难。

1920年,吉生感染天花病,不治身亡,正如徐悲鸿当年为他取的名字一样,结束了这劫难的一生。

小结:

骨肉亲情,是无法更改的。

年轻的艺术家一时任性,却酿成了一辈子的遗憾。我们可以理解,徐悲鸿为何竟然如此讨厌这个家庭:他是一个标榜着新时代标志的男子,却又是从旧时代的历史中走出来的人。

他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一方面,他不能够接受自己的婚姻还要被父母所左右,他渴望一段真实、浓情蜜意的爱情为主的婚姻,就像是和后来的蒋碧薇一般;一方面,他又无法放弃旧社会的世俗陈规,去勇敢的为自己争取自由的爱情和生活,这也是他人生的矛盾之处,这些接二连三的矛盾,使得他辜负了自己的妻子,更是辜负了自己的人生。

在后来的生活中,他也不是没有对这个孩子产生感情,但是年轻的他做出的事情冲动而不假辞色,将自己的嫌弃全部摆在明面上,这本身就是一种伤害,过去的几年中,他带着那个被自己迁怒的孩子一起学习绘画,培养感情,只是人生无常,在他快要恍然大悟的时候,命运却夺走了他的生命,让他明白,封建和新奇之间,始终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