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浮世绘与清代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异域同绘,相映成趣【图文】

 雨霖收藏屋 2020-09-01

      中国和日本同为东方国家,在地理位置上一衣带水,在文化艺术上交融互鉴,绵延千年。中国清代木版年画日本浮世绘历史渊源深厚、制作工艺相近,又各具艺术风格与民族特色,在17至19世纪的东方世界里大放异彩,成为东方艺术宝库中的两颗璀璨明珠。

      近日,“异域同绘——中国美术馆藏日本浮世绘和清代木版年画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持续至10月18日(周一闭馆)。

展厅现场

      清代木版年画题材内容贴近百姓生活,色彩明艳活泼,地域风格多样。作为岁末除旧迎新、祈祥纳福的民间艺术形式,年画寄托着人们追求平安幸福、富贵吉祥的美好夙愿,描绘了人们心目中所向往的理想世界。

      浮世绘则是日本江户时期(1603-1868)兴起的一种风俗版画,是市民文化发达的产物。“浮世绘”意为“虚浮世界的绘画”,蕴含人生如过眼云烟、及时入世行乐之意,内容上表现市井生活、人物百态和自然风景,具有肯定现世精神的积极意义。

      清代木版年画和日本浮世绘有许多相似之处。从历史背景来看,二者的兴盛得益于社会的稳定、商品经济的发达和木版套印技术的成熟。在艺术进程上,二者几乎并行发展,都在17至19世纪经历了兴起、走向繁荣和逐渐式微的过程。在制作工艺上,均受到明代书籍版画的影响,以木版套印技术为主,具有可重复性印刷的特点。在题材内容上,反映平民阶层的世俗生活与思想情感,充满生活气息和民俗风情。在表现手法上,丰富明丽的色彩显示出民间艺术的用色特点,勾线填色的手法展现了东方艺术的平面装饰特征。

      清代木版年画和日本浮世绘又各自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前者多选取农耕社会题材,气氛热烈愉快,反映了乐天知命、豁达开朗的民族性格;后者则多描绘青楼美人、歌舞伎、风景名胜,营造出华丽又略带感伤的唯美世界,反映了日本民族细腻、敏感的性格特征和对生命欲求的开放态度。

      中国美术馆藏有丰富的清代木版年画和珍贵的日本浮世绘作品。此次展览甄选两者代表作品共计一百余件,从渊源、技术、发行及风格等方面展示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异与同,进而探究两者所反映的不同的审美趣味、心理诉求与民族精神,对观众而言,堪称一场精彩的美的盛宴。

作品欣赏

铃木春信《洗衣女》

春重《美人与鱼》

一笔斋文调《恋情》

喜多川歌麿 《歌撰恋之部·物思恋》

东洲斋写乐《三世大谷鬼次之奴江户兵卫》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凯风快晴》

歌川广重《木曾海道六十九次·宫之越》

天津杨柳青《暖香坞雅制春灯谜》木版年画清嘉庆

天津杨柳青《西厢记之琴传心事》木版年画清乾隆

天津杨柳青《游园惊梦》木版年画清嘉庆

铃木春信《屏后美人》

鸟居清广《美人浴足》

鸟居清长《三女梳妆》

喜多川歌麿《三美人》

喜多川歌麿《隔帐看书》

天津杨柳青《加冠仕女图》木版年画清雍正

天津杨柳青《双美图》木版年画清嘉庆

胜川春章《第九代市村羽左卫门》

春泉《戏》

天津杨柳青《拾玉镯》木版年画 清嘉庆

天津杨柳青《莲花湖》木版年画 清光绪

歌川丰春《三十三间堂》

葛饰北斋《千绘之海·甲州火振》

歌川广重《木曾海道六十九次·洗马》

歌川国芳《大山道田村渡船图》

歌川国贞《永代桥》

天津杨柳青《黄州乐游》

天津杨柳青《丑末寅初》木版年画 清光绪

奥村政信《赏月》

溪斋英泉《宫岛之雪》

天津杨柳青《庄稼忙》木版年画清道光

喜多川歌麿《山老和金太郎》

荣松斋长喜《雪中旅人》

(资料来源:中国美术馆)

(2020/09/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