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国兴亡——帖木儿帝国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0-09-01

1帝国的成立

1380年开始,帖木儿帝国先后夺取了波斯阿富汗,进而攻占两河流域1388年征服花剌子模1389—1395年,多次进攻钦察汗国,毁其首都萨莱·伯克尔等城市,统治亚美尼亚和南高加索1398年进攻印度德里苏丹国首都德里,屠杀战俘约10万人,占领印度北部。曾经打败蒙古西侵大军的埃及马木留克王朝因为拒绝与帖木儿帝国结盟,1400帖木儿率兵进攻叙利亚,苏丹法莱吉亲自率兵抵抗也无济于事,整个叙利亚的领土被占领,名城大马士革被焚毁。

1402720日在安卡拉战役大败奥斯曼帝国,俘其苏丹即闪电巴耶塞特一世,使其帝国疆域成为从印度德里到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的大帝国。他击败当时如日中天、不断扩张中的奥斯曼帝国,间接地缓解了伊斯兰文化对基督宗教文化与整个欧洲的渗透。而从小亚细亚带回的艺术家、工匠与学者,留给撒马尔罕无数无价的传世建筑,使该处在其孙兀鲁伯的经营下,成为了中亚伊斯兰文化的重心。

2与明朝关系

然而当时帖木儿还没有杀死了忽辛,独掌大权统一周边,到1387年起才开始遣使进贡,在官方信件中帖木儿自称是。直到14041127日率领20万士卒入侵明朝,结果1405218日在进军途中,在讹答剌病死,终结了其辉煌的一生。

这个时期,东方发生了什么呢?最重要的事件莫过于1402年,鬼力赤杀死北元最后一任皇帝坤帖木儿,自立为大汗,废北元国号,改称鞑靼,向明朝进贡求和。坤帖木儿的弟弟本雅失里流亡到了帖木儿帝国,皈依了伊斯兰教。

蒙古部落中一直有非黄金家族不能做大汗的传统。帖木儿是一心想要重现成吉思汗大业的人,一直也以蒙古大汗自居。仅仅依靠察合台汗国的驸马身份并不牢靠,最大的合法性当然莫过于击败明朝,为北元报仇。因此,帖木儿才会东征明朝。但是,东征明朝本身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还是争夺大汗之位。正好,此时蒙古是被鬼力赤篡位的。《蒙古源流》中说他不是黄金家族后裔。因此,帖木儿作为察合台汗国的驸马,是比鬼力赤更有资格问鼎蒙古大汗的。

史学家考证帖木儿东征明朝是假道灭虢冲着北元残部来的。消灭了北元,获得蒙古本部各部落首领的臣服,帖木儿或许就能不再只当个埃米尔,就能当上大汗。至于消灭明朝,帖木儿连自己家门口的察合台汗国都没办法消灭,消灭明朝谈何容易,要全力与鼎盛时期的明朝开战,作战打不了几仗,帖木儿内部矛盾重重的帝国就会奔溃,而事实也证明帖木儿一死,其继承人沙哈鲁就朝贡朱棣了

帖木儿想要和大明交手,还需要跨过瓦剌的领地。当时瓦剌被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人把持,都与明朝交好,受封为王。帖木儿是外来人,宗教信仰也不同,势必会受到极大的阻碍。因此,如果帖木儿能够不死,他想来也是和准噶尔汗国的噶尔丹一样,先进攻瓦剌和鞑靼,争夺蒙古大汗的宝座。这些此时都是明朝的藩属,以永乐帝的性格,说不定和康熙一样来个亲征。

在帖木儿的军事压迫下,受损的瓦剌和鞑靼说不定会更加依附于明朝,和满清时期依附的蒙古各部一样,使得明朝加强了在草原的影响力。

帖木儿东征的时候已经七十岁了,就算1405年不病死,也没几年可活了。按照历史来看,帖木儿去世后,帝国的分裂不可避免,对东方的入侵不可持续,势必瓦解。到时候,瓦剌和鞑靼受了损失,帖木儿帝国瓦解,明朝成了最大的赢家。

3帝国建立者

帖木儿1336—1405年)是其奠基人。1336年生于撒马尔罕以南的谒石(今沙赫里萨布兹),卒于1405218日。蒙兀儿斯坦的察合台后王秃黑鲁帖木儿1360年平定河中,以其子也里牙思火者为河中总督,帖木儿被任命为也里牙思火者的参赞,不久,帖木儿逃走,同其姻兄、迦慈罕之孙忽辛会合,共同举兵。

1362年右腿因伤致残,故又称跛子帖木儿。1364年打败和驱逐河中的蒙兀儿统治者。1370年,帖木儿又杀其盟友忽辛,灭西察合台汗国,成为河中的最高统治者。帖木儿称霸河中后,便进一步向周边地区扩张。1375—1379年间,帖木儿东攻察合台汗国1388年征服花拉子模1393年,征服伊儿汗国,而后北上进攻金帐汗国,1398年南侵印度,1399年西征小亚细亚,1402年大败奥斯曼帝国,俘其苏丹巴耶塞特一世,终于建立一个仅次于蒙古帝国的帖木儿帝国。

帖木儿在世时曾将领土分给子孙,并指定其长子贾汗吉尔之子皮儿·马黑麻为嗣君。皮儿·马黑麻率军前去争位,被哈里勒打败,退回阿富汗,后被部下所杀。帖木儿第四子沙哈鲁,以为皮儿·马黑麻报仇为名,进军河中,夺取帖木儿的王位,因此,原帖木儿王朝的所有领土,除西波斯以外,都由沙哈鲁统一起来。西波斯的帖木儿后裔不久为黑羊王朝所灭,而沙哈鲁所建立的王朝则享国较久。沙哈鲁死后,帖木儿帝国大乱。河中的政权最后落到米兰沙之孙阿布·赛义德的手中,而呼罗珊地区则被帖木儿次子乌马尔·沙黑·米尔扎的后裔苏丹·侯赛因·拜卡拉所占据。沙哈鲁的帖木儿朝遂分裂为二。1494年,阿布·赛义德第四子、统治费尔干纳的乌马尔·沙黑及其长兄,占据撒马尔罕的苏丹·阿赫马德先后死去,继前者统治费尔干纳的巴布尔,继续同苏丹·阿赫马德的后继者争夺撒马尔罕。最后是率乌兹别克人南下的昔班尼汗取得胜利。1501年,灭河中帖木儿朝。

4进攻奥斯曼

1402年春,帖木儿的军队进攻奥斯曼帝国,连下数城,兵锋直逼安卡拉。奥斯曼帝国正处于上升阶段,势力不容小视,在西部前线已经把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要这个门户一开,基督教世界就暴露在眼前。帖木儿去进攻这样的对手还是冒了一定风险的。他动员的军队在14万左右,以骑兵为主(还有战象30头),最主要的突击力量是骑兵。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绰号闪电,从名头上看绝非泛泛之辈。他动员了7万军队,在安卡拉附近的林地设防,以降低帖木儿骑兵的机动优势。 

帖木儿看到奥斯曼帝国军队占了地利,虽然自己兵力占优,也无把握直接冲那个口袋。于是他决定绕开奥斯曼军防线从南方包围安卡拉,把奥斯曼帝国军队诱到平原上决战,其军队根本不理巴耶塞特的大军,照了个面就走了。这让巴耶塞特大吃一惊,立刻拔营而起驰援安卡拉。帖木儿很得意地撤了围,稍作后退,设立了防线等待奥斯曼帝国主力部队到来。

巴耶塞特的军队经过强行军赶到安卡拉战场,不及休整,1402728日晨6时,双方列阵完毕。帖木儿军全部是骑兵,人数为14万,分为重骑兵和轻骑兵。重骑兵是主力,人马皆披铠甲。配备弓、战斧、长矛、弯刀。轻骑兵人马都没有甲胄,携带2-3张弓、3个巨大的箭袋和一把短弯刀,帖木儿把主力摆在两翼,并准备了预备队。战役结果证明贴木儿的安排是非常正确的。按照奥斯曼军的习惯,巴耶塞特一世将军队分成三个部分,即左、中、右。左翼军团由欧洲召集而来的雇佣军和塞尔维亚国王斯提芬率领的塞尔维亚骑兵组成。右翼军团由从安纳托利亚地区原突厥公国所征募的士兵和鞑靼军队构成。而中军则由加尼沙里军团和奥斯曼正规军西帕希骑兵构成。 
  战斗从10点开始,奥斯曼军左翼塞尔维亚骑兵表现出了强大的攻击能力,鞑靼人 帖木儿军)右翼被强劲对手压着打。加尼沙里军团和西帕希骑兵还没有投入作战。就在双方的战事正在进入白热化的时候。奥斯曼军的右翼出现了大规模的混乱。原来奥斯曼军右翼军团所面对的敌人,几乎都是以前被巴耶塞特一世赶出安纳托利亚(小亚细亚地区)的突厥公国的王公。基于此,巴耶塞特一世右翼的突厥士兵和鞑靼士兵中出现了大面积的战前倒戈。如果不是奥斯曼中心阵营精锐加尼沙里军团的支援,巴耶塞特一世的右翼早就已经就不复存在了,但左翼以塞尔维亚国王斯提芬为主的欧洲雇佣军团,却出人意料地忠诚于巴耶济德,奋勇迎战如潮水般涌向左翼阵营的贴木儿大军。不过还是有一些反叛的士兵汇同贴木儿的部队左翼士兵,趁着混乱冲向了巴耶塞特一世的中军。

巴耶塞特一世率领左翼塞尔维亚军队和加尼沙里军团中的精锐力量,发动了闪电般的反击。正处于胜势的贴木儿中军转眼就被冲乱,并且被击溃。受到巴耶塞特一世的影响,渐渐颓废的奥斯曼军队士气顿时一震随即扭转了战场上的局势。而中央突破的奥斯曼加尼沙里军团已经险些攻破贴木儿的中部军帐,左翼塞尔维亚军队则击退贴木儿大军数轮强攻,由欧洲重甲骑士和巴尔干骠骑兵组成的奥斯曼雇佣军,甚至向庞大的贴木儿军大象阵和突厥-靼鞑骑兵方阵,发起了数次冲锋。贴木儿面对奥斯曼军队的强力突击,很镇定的调动了后备部队5万人。眼看就要攻到贴木儿大帐下的奥斯曼军队被一批新的生力军给赶了出去。巴耶塞特一世的儿子苏莱曼·查拉比放弃阵地逃之夭夭。左翼人数越战越少的塞尔维亚军团,率先被兵力源源不断的贴木儿军团击溃,塞尔维亚国王斯提芬率余部撤出战斗。贴木儿切断了撤回中央战线的奥斯曼加尼沙里军团补水供给线,巴耶塞特一世率领加尼沙里军团和西帕希骑兵竭力战斗到傍晚,他带着三百名西帕希骑兵退守到附近的一个小山丘卡特尔山。在太阳西下之时,战事接近结束。整个奥斯曼军团全军尽没,苏丹巴耶塞特一世突围时坐骑中箭,落马被俘,但斯提芬公爵率塞尔维亚骑兵余部突出重围。安卡拉的总督见状只有献城投降。贴木儿顺势攻陷了奥斯曼帝国在安纳托利亚(小亚细亚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布尔萨。到此奥斯曼帝国和贴木儿帝国的战事基本结束。奥斯曼帝国以惨败而告终。

帖木儿获胜后,觉得目的已经达到,把后顾之忧给剪除了,所以并没有乘胜把整个奥斯曼帝国灭掉,而是把安纳托利亚(小亚细亚地区)分给了巴耶塞特一世的四个儿子,帖木儿带着从奥斯曼帝国境里俘获的工匠,被迁到撒马尔罕,班师回朝。这期间发生了鬼力赤杀死北元最后一任皇帝坤帖木儿,自立为大汗,废北元国号,改称鞑靼,向明朝进贡求和的事情。坤帖木儿的弟弟本雅失里流亡到了帖木儿帝国。

5分裂和灭亡

奥斯曼帝国被打败之后帖木儿从探子那里不断了解明朝的情况,大体得到的信息是明朝的军队动员能力在110万,而且战斗力不低,城市众多,但有完善的城墙防御体系保护,不易强攻。帖木儿帝国要打这样的国家确实不太容易,像打败奥斯曼帝国一样,细做准备,开始动员顷国之兵准备东侵。很多史书载其动用的军队达130万,实际上真正的主力战斗部队也就70100万左右,其他为后勤,要维持这样一支大军,以帖木儿帝国尚不太稳定的经济供应看风险比以往的冒险要高。如果不能立刻击溃明军主力获得大量补给,持久战是有问题的。

明朝方面,虽然内乱导致国力有所损失,但军队因战乱战斗力得以保持增加。140411月帖木儿挥军往东,时明朱棣夺取帝位不久,军威正盛。但是,1405218日帖木儿在行军途中病亡,大军未与明军发生大规模交战即停止了东侵。

帖木儿在世时曾将领土分给子孙,并指定其长孙皮儿·马黑麻(帖木儿长子贾汗吉尔之子)为嗣君。帖木儿去世后,其后裔立即开始争夺王位的斗争。皮儿·马黑麻因远在阿富汗,撒马尔罕遂为帖木儿的另一孙子哈里勒所夺据自立为汗。原帖木儿王朝的所有领土,除西波斯以外,都由沙哈鲁统一起来。与此同时,土耳其人、贾拉尔人、土克曼人在西部开始恢复失地。结果,西波斯的帖木儿后裔不久被土克曼人的黑羊王朝所灭,其领土落入黑羊王朝(据有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白羊王朝(据有迪亚巴克儿和阿塞拜疆)手中。沙哈鲁的控制区只限于河中、阿富汗和波斯东部。

沙哈鲁命其长子兀鲁伯驻撒马尔罕镇守河中,自己则仍以赫拉特为首都。沙哈鲁当政时,波斯、中亚同中国明朝之间,贡使往来不断,官私贸易十分活跃。但沙哈鲁死后,帝国发生内乱。在争位战争中,兀鲁伯被自己的儿子阿卜拉·拉迪卜所杀,而后者又被兀鲁伯的亲信杀死。 河中地区的政权最后落到米兰沙之孙阿布·赛义德的手中。而呼罗珊地区则被帖木儿次子乌马儿·沙黑·米尔扎的后代苏丹·侯赛因·拜卡拉所占据。沙哈鲁的王朝遂一分为二。

1451年,阿布·赛义德·米尔扎(Abu Sa'id Mirzaابوسعیدمیرزا)将大部分的帖木儿帝国旧地统一起来,击败了东部强敌察合台汗国,并且重新将帖木儿帝国的触角伸向了波斯地区。随后其与盟友黑羊王朝统治者贾汗·沙赫达成协议瓜分波斯。1466年黑羊王朝君主贾汗·沙赫入侵白羊王朝,被白羊王朝雄主乌宗·哈桑击败,应贾汗·沙赫的要求,阿布·赛义德.米尔扎也加入黑羊王朝一方参与战斗,最终贾汗·沙赫与阿布.赛义德.米尔扎相继被乌宗·哈桑击败,1469年阿布·赛义德·米尔扎被俘后为乌宗·哈桑处死。

阿布·赛义德·米尔扎死后帖木儿帝国分崩离析,呼罗珊帖木儿王朝为海塞因米尔扎所统治,其余的帝国分为艾哈迈德统治下的布哈拉撒马尔罕Hissar(三地在艾哈迈德死后分裂),乌马尔米尔扎统治下的费尔干纳马赫穆德统治下的巴尔赫和米尔扎乌鲁哈统治下的喀布尔1500年,术赤(成吉思汗的长子)的后裔昔班尼汗率领乌兹别克族游牧部落攻占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建立乌兹别克布哈拉汗国,帖木儿帝国灭亡。1501年,乌兹别克汗国灭河中帖木儿王朝;15075月,灭呼罗珊帖木儿王朝。河中地区形成由乌兹别克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但帖木儿的家族并没有因此全部消失,帖木儿的五世孙巴布尔以喀布尔为根据地力图复辟,失败后进入印度,于1526年建立了莫卧儿帝国。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延续了帖木儿帝国。莫卧尔王朝可以说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版图包括整个印度次大陆,具有完备行政统治,各宗教的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较融洽,经济和文化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