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食故事|老祖母晒酱

 文乡枞阳 2020-09-01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家必备的调味品酱,早已被市场上的酱油取而代之。较而言之,酱油比酱方便得多,但营养价值和成色根本比不上农家酿的酱。农家酱虽然没有胡玉美辣椒酱味道鲜美,但是我对农家酿的酱情有独钟,那农家酱的色香味俱全,令人回味绵长。

宋朝陶谷《清异录》称,酱,八珍主人也、醋食总管也。古人把酱列为烹饪之首,作为调味的必需品,可见酿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话说晒酱(酿酱),年逾半百的乡下人并不陌生,晒酱的程序十分讲究、卫生。六七十年代农家普遍晒酱,不论家境贫富或家庭大小,家家户户一般都要晒两钵酱。

孩提时,春暖花开,清明刚过,老祖母就精选籽实饱满的麦粒放在锅里烀熟,沥干摊在簸箕里放在烈日下暴晒。那饱满圆实的麦粒烀熟膨胀后,粒粒似珠如玉,像一枚枚透明无核的胖大枣。那烀熟的麦粒经过太阳暴晒,干后用石磨磨成粉,再用洁净的冷开水拌搅,捏成一个个大饼,放在干净的簸箕里。

然后叫我到田埂上砍新鲜的黄荆苗(一种野生植物),覆盖在大饼上面进行霉菌发酵,两三周后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一股霉菌芳香的味道。这时掀开簸箕里的黄荆苗,大饼上面长出许多毛茸茸的霉菌,有黄色、红色、紫色……一旦掀开簸箕上的黄荆苗,祖母总是说“长白毫是大水年成的预兆,长红毫是好年成的象征呀!”

接着,祖母将霉菌发酵后的大饼又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多日,晒干后再用石磨磨成精细的粉末。

老祖母按一定的比例将粉末、食盐、凉开水、生姜、蒜子、黄豆、蚕豆进行配料,拌搅均匀后盛在大口钵里。放在屋顶上让六月天如火的骄阳暴晒,早晚用干净的棍棒搅拌一次。

这晒酱既要讲究卫生,又要心细。下雨天要及时遮盖,防止生雨水淋入;晴天早晚要搅拌;中途不可添冷水(添冷水要生蛆的);大热天的中午温度高不可添水;如果添了冷水酱就变成酸味。

有的人家非常讲究,用一块玻璃覆盖在酱钵上,既不影响太阳的光照,又可以遮灰尘避雨呢!(但是,玻璃在晴天的夜间应揭开,否则缺少露水的滋润,口味要大打折扣的!--小编注)

小时候,我常常把梯子靠在房檐下,早晚爬上爬下揭酱钵盖,均匀地搅拌,一股醇香扑鼻的酱味迎面扑来。经过几个月的暴晒和夜间天然甘露的滋润,酱的颜色开始发生质变,由蛋黄色渐渐地变成紫黑色。

老祖母说“晒酱晒酱要晒到霜降”,意思说酱一般要晒到农历的霜降。浓度由稀变成粘稠,上面结了一层薄冰似的酱面,这就是酱成熟的像征,一般要晒到农历霜降前后方可收场。这时,不仅从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芳香扑鼻的酱味道,而且酱的颜色成了褐黑色。熟透的酱只要你用手指沾点放进嘴中,顿觉这是色香味俱全的调味极品。

酱晒好以后,盛放在大大小小的坛里,上面用熟香油封头,然后用新鲜的荷叶盖严扎紧,封存几年都不会变质。

用酱炒菜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吃起来甜丝丝非常爽口,它是农家烧菜时不可缺少的上等调味品。孩提时,记得祖母无论炒什么菜都要放几勺子酱,烧冬瓜、炒辣椒都离不开酱。我最喜欢的一道菜叫“酱炒辣椒鳖”,将成熟的辣椒囫囵洗净,去掉辣椒籽,用菜刀压瘪成片。用旺火把菜籽油熬热,放入辣椒煸炒八成熟,放入适量的酱和食盐再爆炒几分钟即可起锅。这“酱炒辣椒鳖”脆而不辣,香甜可口,是农家上等美食佳肴。

这酱不仅是调味品,而且是农家餐桌上常备的小菜碟。小时候,常看见老祖母熬辣椒酱,将半碗酱,一碗辣椒糊,浇上香油放入锅里熬熟就做成辣椒酱,无论是吃干饭还是吃稀饭都是舌尖上的美味。记得我读高中时,炒点黄豆然后配成辣椒酱盛在菜筒里,吃几个星期都不会霉变,这种黄豆辣椒酱几乎是我高中生活常备的特色农家菜。

小时候听大人讲,酱吃多了皮肤变黑,如果身上有什么地方弄破了,吃了酱炒的菜会长小黑疤子。我想世间任何事物都存在利与弊,瑕瑜互见,酱吃多了皮肤变黑可能是酱唯一的瑕疵吧!

我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大脑中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农家晒酱为什么要经过那么多的程序,晒那么长的时间,其中的奥妙又是什么呢?后来我慢慢明白了其中的科学道理,原来晒酱要经过多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是烀熟的麦粒堆积高温发酵产生霉曲菌,生成氨基酸和蛋白质;二是经过太阳高温发酵腐化蒸发掉水分变粘稠,加上夜间天然的露水滋润生成天然的色素,经过多次发酵后才能酿成味道鲜美的酱啊!  

现在,乡村老百姓烧菜普遍用市场买的酱油作调味品,确实方便快捷,酱已成为尘封的历史。但是我常常喜欢回忆,祖母酿酱的工序和熬辣椒酱的情景,牢牢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倒映在记忆的长河之中……这不,一股酱炒辣椒的味道扑面而来,令我口齿生津,垂涎欲滴,回味绵甜呀!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字无关

END
作者简介

推荐阅读:

文乡美味|山芋角、炒米糖——那些年你吃过的枞阳小零食

文乡情怀|我爱家乡的莲藕

亲情故事|做粑为女儿送行

文乡情怀|老家的菱角菜

欢迎关注文乡枞阳,更多精彩与您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