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乡游记|汪丽云:三上黄山

 文乡枞阳 2020-09-01

安徽人要是没看过黄山,安庆人要是没唱过黄梅戏,都是种缺憾。

黄山为什么叫黄山?——因为黄山的石头是黄的。恭喜你答错了!黄山的石头其实是黑的,黄山原本叫黟山。“黟”看字结构“黑多”就知道黄山的石头有多黑了。传说黄帝到黄山修炼,故黟山改名“黄山”。

我先后三次登黄山。看到这,有人脑子里肯定直奔“公费旅游”去了。您又错了!都是自费的。第一次是1999年和老公,第二次是2010年朋友一家,第三次是今年和哥哥姐姐两家。三次上黄山,滋味各不同。

旅游,无非玩,吃,住。

先说玩。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古人早就印证过的。我登过巍峨挺拔的泰山,踏过禅钟幽幽的嵩山,见过亦真亦幻的雁荡山,赏过扑朔迷离的张家界山岚,游过鬼斧神工的桂林山水,看过风景旖旎的云台山瀑流,最钟爱的还是安徽人的山——钟灵毓秀的黄山。

北方的山多以雄伟著称,像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关中大汉,豪气冲天,灵气不足。南方的山,四季雨水滋润,钟灵毓秀,像个玉树临风的美男子,伟岸中不失内秀。而黄山是诸多美男子中的佼佼者。

黄山四景——奇松,怪石,云海,日出。奇松中名气最大的要数“迎客松”。“迎客松”,又名“送客松”(看你是从哪个方向来了)(此说似乎不对,迎客松位于黄山玉屏楼东侧文殊洞上,而送客松立于文殊台西侧道旁,是两棵不同的树~编者注),是黄山的招牌形象大使。傍着峭崖,又生得玉树临风,便幸运地成为明星,专配保镖,每天和成千上百人合影。待遇也是明星级别,经常打点滴补充营养。哪棵树有这样的待遇?可见出生环境好长得漂亮是很重要的。据说前些年“迎客松”被雷击坏了一根枝丫,黄山旅游区调动全世界专家来救治 。现在被雷击坏的枝上安了假肢,我特地仔细看了看也没看出来。中国人的以假乱真功夫领先世界了。

怪石。什么 “猴子观海” “蜗牛探海”“梦笔生花”“姜太公钓鱼”“鳌鱼驮金龟” “仙人指路”“童子拜观音”…个个巧夺天工,或形似,或神似,惟妙惟肖,妙趣横生。大自然的杰作可谓鬼斧神工。七份靠长相,三份靠想象。上得黄山来,您一定要看一看另一个和“迎客松”齐名的大腕——飞来石。不知道是《红楼梦》成就了 “飞来石”,还是“飞来石”成就了《红楼梦》。近距离抱抱它摸摸它,和它合个影,就想象着你在抱着大观园的公子哥儿“贾宝玉”。

有人说:“登泰山而看不到日出,就像一出大戏没有戏眼,味儿终究有点寡淡。”

黄山有两大戏眼,那就是云海和日出。这两大景观你非看不可,但却是可遇不可求的。窃以为云海比日出更有看头。第一次上山是飘雨的秋天,我幸运地看到了传说中的“云海”,白浪滚滚,那真是用“排山倒海”来形容了。山影绰绰,宛如仙境,此景此境至今还印在我脑海。看过便觉得不枉此行,一天劳累尽抛,即便大清早起来顶着凛冽山风也是值得的。 

我们第二次上山正逢朗朗晴天。早上4点多就起床,找个位置蹲点。正是7月盛夏,山上山下却是两重天,有的人裹着厚厚毛巾,有的人穿着宾馆租的羽绒服,也有光膀子光腿的勇士。等候了40多分钟,黄山太阳才羞答答出场。这个别处随处可见的平民到了黄山就摇身一变为大腕,那么多人冒着寒风痴痴守候多时,再次印证环境造明星啊。

今年去也是夏天,又是阴天。却啥也没看到。看云海和日出真要运气,就看黄山高兴不高兴了。我无所谓,反正都看过,同行的人就有些遗憾了。特别是哥哥,从国外回来,点名去黄山,就是奔云海和日出去的。如他,只能留个念想了。

黄山有两大高峰,莲花峰和天都峰。这两座山峰是5年一轮回对游客开放。为什么不都同时开放?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登登莲花峰或天都峰非勇士,两座峰都登呢?那就可能成烈士了。估计山上工作人员也是根据人的体能严密计算出来的。

99年我怀4个月的身孕还勇登天都峰,直跨鲫鱼背,现在想想都很佩服我自己。后来两次都没上去,第二次是因为天都峰被森林大火烧了,封山了。第三次是因为身边拖着个小油瓶——四岁的小侄女,大家体力耗尽,都不愿意上去了。所以想上黄山的切记,千万别带不会走路或者不肯走路的孩子。否则你就知道什么叫骑虎难下欲哭无泪前途一片黑暗了。

爬黄山前几天刚在芜湖方特玩过“丛林飞龙”。我和老公挤在一群小年轻里面,一个女孩斜看着我们笑,结果她哇哇大哭着下来了,我面不改色心——有一点点跳。老妇聊发少年狂。再不狂就没机会了。听说黄山西海峡谷有玻璃栈道,我兴冲冲地前往,还想狂下。结果连玻璃渣都没看到。不过,从西海峡谷那边爬上去再下来, 估计勇士走在玻璃栈道上脚也抖了。

再说吃。

上黄山你得做好心理准备,山上萝卜都成了人参。有人卖一种饮料,名字很拉风,叫“伤心的味道”,5元钱一杯。买一杯喝了,很纳闷:不就是白开水吗?答:是啊,现在知道伤心的味道了吧?

黄山上最小号的矿泉水一瓶10元,一纸杯开水5元。矿泉水是挑山工一步步挑上来的,卖贵点能理解,白开水山上产的,也卖那么贵,现在知道黄山为什么叫黑山了吧?其实天下山都一样。

下得山来,第一件事就是杀到饭店,红烧肉黄鱼牛排,点了满满一桌,个个如饿狼,风卷残云。水足饭饱之后,准备打道回府。清点行李,发现包里还有一大瓶在山上宾馆里装的凉开水,路上忘记喝了。大家对着那个兢兢业业背水的老兄哈哈大笑。将那瓶“矿泉水”扔到垃圾桶的时候,心有点疼——这水在山上可值50元哪,关键是从1800多米的山巅背回来的,意义不同寻常。

再说住。

第一次上黄山是国庆节,旅游高峰期,宾馆人满为患,走廊上,外面都住满了人。我们算幸运的,找熟人开后门,才找到一间男女混住的小屋子,两人挤一张床(注:我和老公挤一个床)。好在是秋天,和衣睡下,大家又都爬一天山累了,也没那个精力想入非非。房费是每人100元。那时要是山下可以入住豪华套间了。

吃一堑长一智,第二次上山跟了个散兵游勇团。导游,导睡就行。让他给我们安排住宿,解决后顾之忧,我们尽可以开心地玩了。第三次上山,那可称得上聪明绝顶。网上订好北海宾馆,登上山顶把全身行头全部丢在宾馆,然后轻装上阵到处玩。

住宿190元到8888元不等。导游说8888总统套间一般给国家领导人享用。190元是一个人,一家三口就是540元,540元在山脚是天堂,住在山上就是茅房。连个毛巾牙刷牙膏都没有。不过这次比上次好多了,虽说一屋上下铺住6个人,至少男女分开的。也有2000元的标准间,把黄山所有景点玩过来也不要2000元,儿子大于老子,心理不平衡。想着这是住在海拔1800多米的山巅接近天宫的地方,你心理也许就平衡了。

寄言后来者:背得动就多带一些干粮和水,背不动就多带些钱。提前订房,免得露宿被狼叼。黄山门票有7类人半票(我只记得教师和学生两类,想去的百度)。教师带教师资格证,学生带学生证(注:本科以上)。看看这年头你要是本科考不上,连黄山都瞧不起你———这个可以拿来教育正在上高中的孩子们。60岁以上的门票全免。我如有第四次上黄山,估计只有一种情况——陪儿子媳妇,那时门票是不是全免了?

 年年岁岁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1999年拍照用胶卷相机,2010年拍照用数码相机,2017年拍照带个手机就行了。不知道等我60岁上山时用啥拍照?

上山是奥运会,下山是残奥会。两条腿直摇晃不听使唤,此时若客串本山大叔的《卖拐》,一定不需要排练。看周围人,都是衣冠楚楚上去,衣衫不整下来。彼此看看哈哈大笑。

爬山过程多辛苦,山上条件多艰苦。但,人生能有几回攀?岁月会过滤去所有苦涩,独留下美好。旅游值不值得在于每个人的感觉每个人的心境,不要把期待值定得太高,盘算花出去的钱和看到的东西等不等价。知足的人看荒漠也是仙境,不知足的人看仙境也是荒漠。

上班族绝大多数都很忙,但千万别把自己弄得象原地打转转推磨的驴,不妨找点空闲给自己“减压”,作一次人生轨道的偏离,作一次心灵的放飞,背上行囊邀上朋友携上家人去旅游吧!

作者简介  

汪丽云,枞阳县某中学老师。

推荐阅读:

配乐朗诵|如果择一城终老,我愿在枞阳

大美家乡|枞阳,那荷花盛开的地方!

文乡乱评|戏说阮大铖

周末情怀|四季周末,绚美枞川(九)

欢迎关注文乡枞阳,更多精彩与您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