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乡随谈|清明的滋润

 文乡枞阳 2020-09-01

点击上方

蓝色

字关注我们吧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清明大似年”,简单的一句话。千百年来体现了炎黄子孙对老祖宗的敬畏和景仰,也使中华文明得以广泛的凝聚和传承。

今年清明,我应宗亲昌奇之嘱,第一次去老破罡参加胡氏祠堂祭祖盛典。这是大事,心情激动了十多天,作好了一切准备。由于去老家方向修路,不能乘车,我决定从白荡小街步行绕道前往。

那天早上出门,一看天气,灰蒙蒙的云层压得很低,远方已分不出云脚,手机预报,怕是真的要有小到中雨的。

十几分钟就出了小镇,上了田间的小路。明知将要经历一番风雨,且先享受起田园风光,心情还是如同出笼的鸟儿一样快活。

不一会儿,天开始密密麻麻的在田野上弥漫着下起春雨来,是只湿脸不湿衣的那种。我不用打伞,放心的慢慢赶路。是春天里这份特有的温婉和抒情,使我更加有了行走在诗情画意之中的感觉。

那油菜正是兴花期,由于雨水的湿润,温中带喜。略显鹅黄可人,不象晴天里那么灿灿的抢眼。放眼一望,遍野的嫩黄已和雨雾揉成了淡淡的一片,同时也模糊了远方山梁的影子,几处老树和小村庄倒成了这朦胧画幅上的写意点缀了。

我已有三十多年没有走过这小路了,中间也有去过几次老破罡,那都是由乡村公路乘车去的。今天情况特殊,我凭着记忆,朝着老破罡的方向走去。任由阡陌交通,估计过了修路的地段,便向乡村公路靠近。不一会,上了水泥路面,加之心情愉悦,走起路来也就更是轻快多了。

不知不觉中,雨纷纷的下大了起来,我打起伞继续前行。虽然离规定的时间还早,十点之前,我是肯定能到场赶上祭祖的,但我还是不想借沿途人家避一下雨。因为天气也不是那么冷,自信不会寒侵筋骨。不过是裤脚和鞋子被雨水打湿点的事,心里反而觉得很滋润。

主要还是我喜欢这雨天,可能是潜意识的偏爱。一直生活在乡下,尤其是对这春天里清明时节的雨水,更是有着别样的感情。

我打着伞和春雨斗起法来,觉得很有意思。就算是春游吧,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便细细的品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意境来。又想也许是老祖宗在考验我呢,浑身上下顿时轻松起来,像是在接受着春雨为我沐浴心尘,好去祭祖。

不一会,便到了老破罡的老北圩埂前。圩埂的右边,是春风不改旧时波的白荡湖,浩浩荡荡,左边则是破罡胡氏开基立业的老破罡地面,风光无限,这里也是我四十年前做知青下放过的地方。

我在这里生活了三年多,回想起当时,有一大班下放知青,天天在这里“战天斗地”,接受着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事要说也是人生的一种特殊历练。故地重游,现在这里已完全是旧貌换新颜的新农村了。感怀着人世沧桑,那些往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我有点沾沾自喜起来,觉得太有意思了,便独自笑着往前赶。

走过这一段圩埂,我知道那头即是胡氏宗祠的所在了。(老祠毁于1954年大水,现在的新祠是2003年在旧址上依原样重建的。我下放时只见到过旧址,恰处在空白的时间段里,也就没有宗祠祭祖的事了。)

我也不知道,今天这老北圩埂两边的水杉,可还是我们当年知青栽下的水杉。一株株杆粗合抱,拔地参天,春雨中显得是更加枝繁叶茂,树冠在纠结的交叉着,森森的形成了一条林荫村路。

还有那当年为我们知青遮风挡雨的护林工棚,现已变成了一栋两层的小洋楼在那里立着,也许是这片树林归他家承包管理了吧?

我没有多想,只是一路走过去,心中莫名的生出一种成就感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暗自高兴的认为,这就是当年我们知青栽下的树木,今天在默默的为我遮挡了一段风雨行程。

当心中的圣地,胡氏宗祠出现在我的眼前时,那门前的“瞻依堂广场”上已是人头攒动,雨伞锦簇。远远的就被那“江海同源开千脉,山岳永固发万支”的强大气场所震撼。

烟雨之中的胡氏宗祠,更显得庄严壮观,气势恢宏,让人肃然起敬。正向对着白荡湖,烟波浩渺,一望空阔。背依浦西、昌隆两岗,云蒸霞蔚而气象万千。

宗亲昌奇,他是破罡胡氏宗谱编辑,以前也和我谈过破罡胡九修宗谱的情况,他很自豪的对我说过,在全国姓氏人口普查中,胡姓排名占据前十三位,人丁兴旺,是大姓。这是家族文化,我当时只是听得似懂非懂,没有像今天这样来得直接的感觉。

我因为是第一次参加宗祠的祭祖盛典,由于懂得少,宗亲昌奇不放心,又给我讲了祭祖时该注意的要领和心得。说是到时会有心灵感应的,而且每个人有的感应又有不同。

然而在祭祖时,当我虔诚的跪拜在锦垫之上的时候,我是什么都没有来得及用上,只是从心底油然而生起了对列祖列宗的敬畏和景仰。

那跪拜的人多,来自五湖四海。每人只有十几秒钟的事,容不得我多想。天性真的使我有了心灵感应,将生出的一种一脉相承的家族亲情,化成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滋润感。

我忽然觉得,滋润,这正是我今天来想得到的东西,老祖宗就给了我。老祖宗并不因为我在祭祖当中,没有做到位而怪我,反而在荫护着我。

祭祖回来的路上,我能感觉得到我的心灵,承接了老祖宗累积下来的能量,也明白了千百年来孝心传递的原由。年年祭祖,是对后人的心灵锻炼,也是在滋润后人的心灵,增强着家族的凝聚力。我要说这只能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感悟,这里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

雨早已停了,我带着点点酒兴,朦胧的欣赏起春雨过后的田野。真是今日祭祖把家还,绿水青山带笑颜。时见树掩人家,草美塘影,明媚且舒远;山峦如黛,眉眼盈盈,多情而隽永,让人感觉是格外的惬意和舒坦。

到这时我才想起,来时是准备要在老祖宗面前许愿的,我却把这件重要的事给忘记了。又一想,心动神知,平安是福。老祖宗是知道我心思的,老祖宗是一直在如这春雨润物一样,在无声的滋润着我们后人。

滋润,我还能有什么愿要许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胡国友 退休职工,现居枞阳左岗,在家带孙子,乐享天伦。


推荐阅读

文乡记忆|盖草屋

文乡故事|油条店里话当年

文乡记忆|五O、六O后,我们在“双抢”中度酷暑

文乡故事|月明春江

文乡情怀|风雪会中老友情

文乡情怀|又去安洼

文乡随谈|错爱

文乡随谈|酒席话酒

文乡随谈|虫鱼双栖于水秀山清

文乡随谈|感抒“家道文化”

文乡随谈|与麻雀斗法

文乡随谈|我们为啥读书——写在“世界读书日”


温馨提示:凡在文乡枞阳微信公众平台刊载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平台与作者共有。本平台享有作品处置权。作者投稿本平台,即视为同意。感谢您的认可及支持!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

责编:燕子     小编:小小盒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