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中一日,在坡上村79

 文乡枞阳 2020-09-01


周六,正在电脑前埋头苦干,樱樱来了信息:燕子姐,有空吗?

以为她有事要帮忙,立即回答:有啊!

去浮山坡上村,现在!

不由窃喜:正中下怀。其实哪里有什么闲不闲?浮生多琐事,闲,都是偷来的!坡上村79,心向往之久矣,文乡平台发过关于坡上村的稿子,可惜我还未曾亲身体验过。

几人同行,由我驾车,不过半小时便到了浮山镇。出乎我意料的是,车子到了镇区便在导航的提示下向左侧拐去。心目中一直以为坡上村79在道路右侧的浮山主景区,不由暗笑自己的主观臆断。

从水泥路到砂石路,峰回路转,一片硕果满枝的海棠林出现在眼前。我知道,坡上村79,到了!

车子在一片草地上停下。一转身,那座在文友采风图片中已见过N次的泥墙小屋便出现在眼前。

我的目光却被旁边的一口小池塘吸引去了,那里,泊着一只小船!不知是从小生长在江心洲呢,还是长大后的第一份工作是水产养殖,我一见到小船就兴奋,想去划一圈。更没料到的是,我的随口一说竟燃起了樱樱的兴致,她似乎比我更着急地想要去划船。

安主在她的小泥屋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这外观看起来并不大的小泥屋,内里实则大有乾坤。确切地说,这是一片庄园,共有三栋屋。

正屋是一栋双层别墅,进门便是一间敞亮的大堂,一整块巴西花梨大板台正中摆放,长约十余米,宽约两米,据说树龄应在千年以上。大堂一侧是个小会客厅。另一侧的隔间则是个大会客厅,里面除了沙发、桌椅,还有高大的壁炉,宽大的实木吧台。厅、堂之间的隔断则是实木书架,双面摆满了各类图书。楼上,是几间高档客房。

正屋的一侧,是两栋平房,为厨房和杂物间。别墅与平房之间有宽敞的玻璃过厅,里面也摆放着整块的原木大板台,比大堂中那块略小。

建筑样式是那种常见的民居,泥墙褐瓦,外表暖暖的土黄色,给人安宁和谐的感觉。庄园静静地卧在山脚下,周边环绕着 3000亩生态园区。

安主给我们煮了咖啡,浓香,馥郁。坐在宽大的板台前,背靠满架书香,轻啜慢饮,时光一下子静了下来,交谈的语调也不由自主地平和起来。细细打量起室内的摆设,一盆干花瓶插、一方枯枝落叶搭就的壁挂、一枚随意摆放的干果,无不透露着从容、静美、纯真、天然。一柱阳光从窗口斜射进来,光柱中有无数精灵飞舞,似有音乐隐隐响起,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是天籁?

樱樱到底按捺不住,一心想要去划船。她说她小时候家住长江边,但长这么大了,还没划过船呢。今天,坐燕子姐的船,放心!呵呵,得她如此信任,我自然勇气倍增,想当年在养殖场上班时,夕阳西下之际常驾一叶小舟独自在莲花湖里游荡,今天这小小池塘岂在话下。

三步两步奔向池塘,解绳,推舟,戽水。没有桨,只有一支竹篙,安主说她平时就用这竹篙划水的。刘总让我们带好救生圈,好在我和樱樱都会游泳,心里有底。

我先上船试划了一下,感觉不错,于是便引樱樱上船。刚开始,樱樱有些许紧张,我让她坐好了,不要动。竹篙轻点,小船离岸而去,我站立船头,一左一右,轻点水面,小船平稳地行驶开来。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蓝天白云,尽在侧畔。我们仿佛一下子走进《诗经》里。樱樱忘了害怕,情不自禁地唱起“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我也唱起黄梅戏“渔家住在水中央……”岸上的安主则乐得笑弯了腰,忙不迭地为我们拍照、录像。直到刘总不断地呼唤我们快点回去吃中饭,俩人才意犹未尽地上了岸。

午餐清一色的田园风。青椒,扁豆,菠菜,蓬蒿,萝卜,青菜,塘鱼,黑猪……刘总笑言,除了一盘千张片,都是自家园里的特产,新鲜,爽口,配上柴锅饭,每人都忍不住多吃了一碗。特别是那碗红烧肉,香醇味浓,油而不腻,无论肥瘦,吃到嘴里都是那么酥软、粘嘴。

午后,主人带我们去爬野山坡。刘总说这是他们新发现的一处景点,完全原始的韵味,他最近正在请人打通山野小径。安主带了只蛇皮袋随行,我不禁暗暗奇怪,她会在山中拾什么宝呢?

路过我们上午划船的小池塘,刘总向我们介绍说,庄园吃的水都是这个山塘里的,用水泵提水上山,沉淀过滤,不用消毒,经县卫生防疫站检测,完全达到优质饮用水标准。 

路边有个集装箱,刘总说那是存放猪粮秕谷的,庄园喂的猪吃的都是自家园里产的有机稻谷。难怪中午红烧肉的味道那么正! 

弯弯山道,砂石原径,让我不由想起小时候穿着布鞋走在上面哧溜哧溜的感觉。樱樱蹦蹦跳跳与安主走在前面;刘总与我们一行边走边聊,从城市聊到乡村,刘总说他一年约有三分之二时间住在庄园,他年近八旬的老母亲也喜欢常来这里小住。流连于山径两边的野花杂木,我不时逗留拍照,所以总是落在后边。

在一堆枯枝旁,安主停下了脚步,我终于明白她今天要拾的宝是什么了。之前她给我说过,庄园要做一个亲子活动“手把手教你用树枝打造格调”,枯枝落红皆如画——想起庄园那些随处可见的小摆设,忽然有所感悟,对于自然、对于生命的敬畏、尊重与升华,原来就在举手之间!

 所谓野山坡,林深,树密,坡并不陡。有粗藤老树,怪石奇葩。岔道口,一棵枫树上生着两只眼睛,睫毛与睛珠毕现,栩栩如生。有趣的是这两只眼睛却是纵向排列,非如人类,让人不由联想到树神。 

在刘总的带领下,我们先向右穿行去看红叶谷。在一棵枝丫横生的老榆树前,大家停下了脚步,吟诵起《一棵开花的树》;在一处平坦的石坡上,刘总指点江山,说要在此处建一座小亭,命名“琴台”。俯看漫山遍野的红叶,仰观悠悠飘荡的白云,山风轻柔,拂面生悦。石巴上匍生着各种杂花野草,我指着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垂盆草说,这个是降转氨酶的好药材,又可做悬挂盆景。安主立即撸了一大把,说要带回去种在花盆里。

这让我又想起她的小花园,鸡冠花、千头菊、虎皮兰、铜钱草、仙人掌、红豆杉……鲜有名花异草,多是寻常花色,蓬蓬勃勃,生机无限。最有趣的是那些千奇百怪却又都是信手拈来的花器:坛罐、木桩、石磙、磨眼、猪槽,甚至葫芦瓢,都能种上一株花,一棵草,那么朴拙可爱,又那么浑然天成,处处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又是匠心独具!

回身向左,新辟的小径还露着深软的泥土,遇到刘总请来开路的山民,他们驮着农具,开心地与我们交谈,让我们感受着山里人的淳朴与实诚。一棵被风吹倒的大松树横在路上,上面长着许多红色的菌菇,我用手指捏了捏,硬硬的,又闻了闻,香香的——灵芝呀!刘总轻描淡写地说,是呀,家里采了好多野生灵芝呢!

兜兜转转,从一条支路下得山来,又回到了我们来时的山道,庄园近在眼前。兴奋的樱樱完全放下了往日的矜持,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截竹棍,抡开膀子舞了起来,看她一身花布行装,又挽着个可爱的丸子头,活脱脱一个可爱的蓉儿形象!

夕阳在山,我们回到庄园饮了杯茶,樱樱又发了回诗兴——

野山坡,野山坡

樱樱

因为一株铜草花的微笑

对一处山坡保持尊敬

我们看到2018金属的

光泽

慈祥而温暖的蓝紫色

开在一首诗里

野山坡,野山坡

灌木丛中一双乡愁的凝望

催开了山中一棵开花的树

替我们爱着和承受着

这世间的风雨

坡上村,开启了村庄的一首诗。室内巨大的壁炉等着一场雪的到来。

该惜别了。我们相约,待到漫山飞雪时,再来围炉夜话。 

回程。到家,电脑仍开着,没干完的事,继续……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文乡燕子,就职于县文化委

文乡枞阳公众平台主编

推荐阅读

云岩闲草|函云关的名字与故事

文乡情怀|栀子花儿开

枞阳民间故事二则

文苑新苗|老师,请您原谅我!

请您欣赏|金秋,漫步浮山……

乡村振兴雨坛行|来车富圩,陪你一起看草原!


温馨提示:凡在文乡枞阳微信公众平台刊载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平台与作者共有。本平台享有作品处置权。作者投稿本平台,即视为同意。感谢您的认可及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